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设计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以深圳松岗街道燕罗路西侧,松岗富士康科技集团对面边坡工程为例,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设计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的边坡隐患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边坡地质工程;支护设计;地质构造;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6.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9.123
  1 工程概况
  该边坡地质灾害工程位于深圳宝安区松岗街道燕罗路西侧,松岗富士康科技集团对面,交通便利。根据勘察范围,自北向南把边坡分为A,B两段,其中,心坐标(深圳坐标)分别为X=47 383,Y=94 214;X=47 072,Y=94 247.
  2 施工场区的地质条件
  2.1 场区水文条件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中风化粉砂岩的风化裂隙中,呈网络状和脉状分布,属中等含水性、中等透水性地层,水量较小。场区内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以蒸发及渗透为排泄方式。钻探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1.20~1.30 m,标高为4.32~5.13 m,雨季地下水位将会上升。
  2.2 场区的地形、地貌
  该边坡所处场地原始地形地貌为台地,为修建市政道路人工开挖所形成的高、陡岩质边坡。A段边坡长约135 m,坡高10~43 m,坡度40°~60°;B段边坡长约167 m,坡高3~29 m,坡度40°~60°。边坡走向南北,倾向西,近似直线型展布。
  2.3 场区的地质构造
  根据现场调查、钻探揭露及室内土工试验,发现场地内地层有杂填土层(Qm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的粉砂岩(J1qy),现将场地内各岩土层主要岩性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①人工杂填土层(Qml),呈灰黄、土黄色,为坡脚修建道路近期堆填而成,主要成分为含碎石黏性土、不均匀含碎石及建筑砼块(26%~32%),稍湿,松散状态,未固结。在ZK2、ZK4、ZK7、ZK9、ZK12、ZK14、ZK16、ZK22、ZK24、ZK28、ZK30号钻孔揭露该层,揭露层厚0.30~1.50 m,分布于整个边坡的坡脚地段。②侏罗系下统桥源组基岩(J1qy)。场地内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下统桥源组粉砂岩,细粒结构、中厚层构造。
  3 基坑边坡支护设计
  3.1 治理工程设计总思路
  目前考虑采用“局部削方减载+冲孔灌注桩+锚拉格构+系统锚杆+排水绿化”的模式来施工。
  3.2 治理工程设计
  以新修道路边界为边坡坡脚线,在边坡坡脚线处设置抗滑桩进行加固。桩为冲孔灌注桩,截面尺寸D=2 000 mm,桩的中心间距4 m,桩总长11 m,其中,地面以上高度3 m,地下埋深8 m;桩与桩之间采用挡土板进行连接,挡土板厚300 mm,宽600 mm,分块搭接。为了有效地排泄进入滑坡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抗滑桩背侧按设定坡率回填透水性较强的填料,并设置500 mm厚砂砾反滤层,反滤层外包透水无纺土工布,通过挡土板安装缝将地下水排至桩板墙以外。此外,在抗滑桩顶部以下2 m处设置一根4×7φ5锚索,长10 m,自由段长5 m,入射角度为20°。
  以桩顶为起点,下级边坡设置锚拉格构进行加固。清除坡面松动或悬空岩土体,边坡设置5排锚杆,长度为9 m。所有锚杆间距3 000 mm(垂直)×3 000 mm(水平),锚筋直径φ32 mm,入射角度为20°。此外,在边坡局部稳定性较差的部分适当增加锚杆的数量。格构梁为“井”字型格构,格构纵、横向主梁截面尺寸均为300 mm(宽)×300 mm(厚),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锚杆位于格构梁交点处,格构间喷混草灌绿化。
  清除坡面松动或悬空岩土体,上级边坡设置系统锚杆。锚杆长度9 m,间距6 000 mm(水平)×3 000 mm(高差),梅花形布置,锚筋直径φ32 mm。为了系统锚杆的整体稳定性,相邻三四根锚杆间用横梁连接,截面尺寸为500 mm(宽)×400 mm(厚)。对于岩面较完整处,可减少锚杆布置,对人工难以清除的大块危岩或裂隙发育的坡面,需增设随机锚杆进行加固。如果岩体较破碎,可根据现场进行调整,具体长度以穿透破碎面为宜。坡面上部采用系统锚杆,减少对边坡原始植被,尤其是乔木的破坏,保持边坡的原始生态。
  边坡坡顶均修筑截水沟,坡面修筑跌水沟。排水沟均采用毛石砌筑,尺寸均为600 mm(宽)×600 mm(高)。截水沟与水沟汇水最终排至坡脚,与公路排水系统衔接。
  4 施工要求
  4.1 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要求将坡面现有滑动土体及松散浮土全部清除并符合设计坡率要求,开挖至设计开挖面后应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土层。对于局部凹陷区,应采用毛石或砂浆回填,要求坡面尽量平整。土方开挖应采取自上而下、分段跳挖的逆作施工法,并尽量缩短开挖时间和减少暴露面积,及时进行支护结构施工,并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雨天积水侵蚀。
  4.2 锚杆施工技术要求
  锚杆锚筋制作时应先除锈,按设计长度切割成段,需要焊接的,可采用双面搭接,焊接长度不少于8d。为使锚筋在锚孔中居中,每隔1.5 m设一对中支架。注浆管管头用胶带封闭,安设在对中支架的一侧,用细铁丝绑扎,管头用胶带封闭,且管头比锚端少50~100 mm。
  4.3 格构梁施工技术要求
  格构梁施工技术要求主要有:①在坡面上按图纸设计尺寸进行测量放样,人工开挖沟槽并清理岩屑,沟槽面喷素混凝土,保持沟槽面平整。②格构制模。格构施工时,需嵌入坡面约100 mm。③钢筋制安。钢筋铺设时,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 mm,钢筋搭接不小于35d,箍筋采用φ8@200,并根据需要预留适当钢筋挂钩供喷混植草挂网。④混凝土浇筑。采用C25混凝土,浇捣时要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及滑移流淌现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886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