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足够好”的神奇威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案例】
  “疯野”的学生
  杭是一个女生,今年上七年级,长得很靓,但她的“疯野”却让人头疼。她和几个女生厮混在一起,上课嬉戏课间吵闹,像一个“假小子”。她很霸道,谁也不敢惹她,她就像浑身长满了尖刺的玫瑰。
  入寝时,她带头起哄说笑到半夜,还把零食垃圾沿着床缝向下铺乱丢。下铺制止她也不听,还爆粗口,弄得寝室长哭着找我辞职。与她沟通时,我说:“你是一个女生,要自尊自爱!”她低着头,时不时仰脸忽闪忽闪双眸,看上去很诚恳。我想,她是个学生,正处在叛逆期,再加上她个性张扬,飞扬跋扈一点也实属正常,作为老师,我能做的也仅此而已。总幻想着有一天她能够幡然醒悟,自然而然地有所收敛。
  同学当面不说她什么,可私下里打她小报告的纸片乱飞。无奈下,我多次与她沟通,可每次都是我说的话多,她却耷拉着脑袋,不言不语,温顺得像只小绵羊。事情也并没有朝我预想的方向发展……
  这期间我偶然得知,杭曾经在六年级时离家出走过,在外待了7天后才被家长找回来。我感觉这太不可思议了,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同时我也感到后怕,对她的毛病我再也不敢小觑了。我没有找她谈话,也没有旧事重提揭她的伤疤,就当我不知晓算了,我生怕再触动她那灵敏的神经。自那以后我对她的言行更加小心翼翼了。
  事情还是发生了,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拌嘴,杭竟然把龙打了。龙是男生,个子弱小,自然打不过她,委屈地找我告状。我目瞪口呆,一个女生哪还有女生的样儿。平静心绪后,我把杭叫到办公室。我问她怎么看待这件事,她不吭声。我说,也许在你内心中,你觉得这样的行为很光彩,也许你认为你的做派在其他学生眼中很风光、很体面,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不知道,在别人眼中你的做派令人厌恶至极,在老师心目中也是被嗤之以鼻的。杭依旧低着头不言不语,不过再也不敢直视我了,她自知理亏。
  当我提到父母供养她不容易时,没想到她竟然哭泣起来,眼圈噙满了泪水。她说,她的父亲在外打工,前几天因为工伤住院了,母亲一听说哭得不行了,连夜出发要去照顾父亲。说到这儿她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了。看起来她还是一个孝女。我说,你要记着,你不是一个人,站在你身后的永远是你的父母,你也不小了,该为父母有所担当了,父母在外打工供养你,吃了很多苦实在不容易,你在学校最起码不能给父母再添麻烦。
  杭稳当了一周多,她用理性克制着自己的言行。我想,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一切就会有希望吧。可好景不长,杭的毛病像割过的野草又长出来了,虽然不再打人,可还是说话很冲,经常爆粗口。对此我很无奈,我对她说:“你知道什么是淑女吗?女生嘛,要学得淑女一点,男生都喜欢淑女,女生也一样啊,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才好嘛!”每当她故伎重演时,我就用“淑女法”提醒她。
  我也和她的家长沟通了几次,她父亲在上海打工,杭说,父母总感觉她太不争气,经常数落她,不过她明白,这是父母恨铁不成钢。看来杭在“疯狂”的外表下隐藏着通情达理的基因。看到了这一点,我就与她的父母沟通,希望不要动不动就责怪杭,要好好说话,杭其实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她应该是他们的骄傲!这期间杭经常肚子痛请假,我联系她的父亲,而她父亲显得极不耐烦,认为杭事多。电话里,我反复劝他要及早带杭到大医院检查一下,以免小病拖成大病。杭听到我讲电话,竟然抽噎起来,看来疯野的外表掩饰不了她内心的脆弱啊!
  杭曾经说不想读书了,开学后她还是来了,看来春节时父母也没少做她的思想工作。我也惊奇地发现她变了,没有了“疯野”,稳重了很多,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我不知道导致她转变的诱因是什么,我想,也许是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意识到了,也许是我灌输的“淑女“形象影响了她,也许是“肚子痛”事件,让她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
  河南省襄城县十里铺镇初级中学 孙红旗
  足够好的老师,这是我读罢案例之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声赞叹。虽然,班主任孙老师在陈述中不曾展现过呕心沥血的悲壮,也不曾沉迷于苦口婆心地喋喋不休,可正是孙老师在教育管理中的真挚与投入,让我们清清楚楚地读懂班主任老师完全接纳学生杭的诚心与践行。纵然杭给班级管理的各个层面带来过挑战,可是,孙老师对她的接纳也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折扣。春节过后,新学期的杭变得温和守纪,孙老师在思索:什么诱因导致杭的巨大转变。我想告诉孙老师:您这位足够好的老师,就是杭转变的根本原因。
  一位足够好的老师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有行为问题学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的。“足够好”充满神奇的威力,足够好的成年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迫切的需要。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足够好的?
  足够好的老师(Good Enough Teacher)的说法得益于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的启迪。足够好的母亲这个概念来自英国著名儿科医生、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W・温尼科特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兼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医学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过大量的孩子和孩子们的母亲。温尼科特经过40多年的治疗实践与学术研究,验证了“抱持性环境”即holding environment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抱持(holding)就是母亲用真心的关注来环抱孩子。我们不妨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解释温尼科特的观点:普普通通的妈妈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专心地用简单纯朴的爱心照料孩子,拥孩子入怀、帮孩子洗浴、给孩子喂饭,等等,以平常心为孩子营造出真切而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身体能在妈妈营造出的安全环境中存活并成长。
  也许读者不禁要问:“哪个当妈的不会啊,那岂不是说每个人都是足够好的母亲了?”当然不是。足够好的母亲无论是在意识层面还是潜意识层面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即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需求,妈妈愿意把孩子当成一个有别于妈妈的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在各个生命阶段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恰如其分地营造出能响应孩子需求的健康环境。如此,孩子最终才会成长为身心健康的独立个体,才有能力与生命中的其他人建立起健康的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hip)。这样的妈妈就是足够好的母亲,是温尼科特从医学与心理学多重角度总结出来的Good Enough Mother。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911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