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角色转换与自我超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类语文课是一个学生实现角色转换的过程。学生只有在课上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在课堂结束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己,这节课我们才认为是有效的。所以我们必须采用恰当策略引导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关键词】角色转换;自我超越;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类语文课堂,不仅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也是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成功的课堂往往就是由一次次成功的角色转换组成的。所谓教学策略,很大程度上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的策略。课堂上,当引导学生时而成为追慕者,时而成为评论者,时而成为拟作者,时而回归至现实自我。课堂由开始到结束,由自我不断融入文本,实现角色转换,最终再抽离出来回归现实,当抽离之时,学生若能变得更为细腻,更为深邃,更为坚定……那就实现了对自我的一种超越。
  角色转换到自我超越,后者是目的,前者是过程,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关注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的点。比如对于《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而言,三个角色转换就非常重要。
  一、由自我到演讲者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演讲词。对于“演讲”而言,其意义只在演讲之时,演讲之时若未能打动观众,演讲词再好也是枉然。演讲是否成功,首先便取决于演讲者的表现力。在很多课堂上,往往一开始就让多位同学进行演讲尝试。可是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学生的角色转换需要引导。
  如果我们真希望学生明白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成功,并要去学习他,其实可通过视频让学生欣赏他的神采,而且应该把那最精彩的一段(连续七个“我有一个梦想”)拿出来给学生看。笔者曾设计过这样学生活动片段,先进行氛围渲染,进而让学生看五分钟左右视频,再让学生上台表演,前一两位同学有些局促,也局限于对作者的模仿,但后面的同学被视频和前面的同学带进了一种演讲的氛围中,举手投足、抑扬顿挫间已然有了演讲风范,读出的不仅是情感,还有一种演讲的气度,演讲的效果令人惊叹。有些课堂也放了视频,却往往放在学生尝试之后,马丁路德・金的精彩表现只会成为他们不可及的终点。若放在开始之时,对于某些优秀的学生来说,那视频就会成为他的起点。所以,只是一个朗读环节,若能让学生实现角色转换,效果就会有所不同。
  二、由欣赏者到听众
  我们在《我有一个梦想》课堂上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比如马丁路德・金用怎样的语句深深打动了黑人的心),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为一位欣赏者。学生在与文本、与老师进行对话中,会很轻松地总结出内容上的关键点(说出一种现实、讲出了黑人的心声等),并会列举出一些手法(对比、排比、比喻……)。可见,问题设定是有效的,因为它唤醒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可若止步于此,这种唤醒层次还有些浅。因为还没有引导学生将自己置于“听众”的位置去真正体会这篇文章的特殊语境,学生自然也就难以真正明了这个演讲对在场听众的真正魅力所在,引导学生转换成一位身临其境的听众至关重要。下面两个特殊语境的铺垫在这种引导中是不容忽略的。
  (一)历史语境
  百年的历史沧桑,百年积聚的心理落差,百年的屈辱,这些是听众奋起的根本缘由,也是马丁路德・金一开始就抓住的心理触动点。这一点若不让学生仔细体会,学生的情感就会在理性剖析的压迫下夭折。
  (二)圣经文学语境
  为什么听众比较容易接受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在演讲词中多处采用圣经文学的常识、圣经故事、圣经语言、圣经修辞等。而这种文化的唤醒是不是更容易让听众去追逐精神的自由、平等呢?这一点涉及西方文化,难度比较大,但不提不引未免会让文本减色。而一旦点破这一点,学生便不会只囿于“欣赏者”角色,更容易转换为一些与马丁路德・金有着同样文化积淀的“听众”。有了这种角色的成功转换,才会对这篇演讲词有真正的体会和领悟。
  三、由演讲者、听众回归到自我
  学生最后还要回归自我,从各种拟角色中走出来。究竟得到了什么?是否相对于课前实现某种程度的超越?学生在回头检省自己的收获时,往往会注意这堂课的收尾。
  一节好课往往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而最后一笔要么是这件艺术品点睛的神来之笔,要么是绕梁三日,惹人长思的余音,这一笔往往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整堂课的感情投入、理性分析后,到最后总要有个归依。记得一位老师的课,他最后以几问(这个梦想实现了吗?能实现吗?什么时候能实现?)收尾。这几问让学生在心中也在代那个“演讲者”,代那些“听众”发问,然后又用这个“自我”来思索。然细究起来,第一问启发作用有限,因为答案再明显不过,没有思考的必要,而第三个问题也已衍变成了政治式质问,不是学生之力所能及。所以,三连问的有效性值得商榷。收尾用“问”是可以的,但问题的设计就要细加思量。如设计为“他的梦想要怎样才能实现?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该如何写你的演讲词呢?”让学生回思课堂而又不囿于课堂,并能将对文本的欣赏转换为自我对写作的思考,岂非更好些?
  当然这种角色转换绝不限于此文,我在《陈情表》教学中,也曾尝试过用想象式描写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到一个“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境中,让学生由现实中的自我转换成了那个孤苦的李密,学生对于李密的处境,对于他的“孝”情体会得更深了。在《一个人的遭遇》的交流中,我曾让学生就索科洛夫站在被毁了的家面前的那段场景设计一个电影画面,学生很快实现了由自我到主人公的角色转换,他们设计出来的场景实在精彩。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的点,并经过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每堂课之后都能有所超越。
  (编辑:陈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976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