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事处处总关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学生的情感是构成他们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情感是丰富的。所以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中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使学生真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此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即:(一)情感教育有助于诗化、美化语文教育 (二)情感教育有助于强化语文学习 (三)情感教育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作用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色彩斑斓、性格各异的情感世界,他们需要教师的关怀呵护,滋润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是个体对客体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和预期所产生的一中体验,是情绪、情感、情操的综合反映。中学生的情感是构成他们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情感是丰富、独特的。因而,它能描绘出中学时代这段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动的画卷。人有“知、情、意、行”,情感常常成为行为的动机。
  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活动的。我们古代就有“为情造文”之说。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而辞发”。我们学习语文也应从情切入。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中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通情达理”,“以情育情”,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1情感教育有助于诗话、美化语文教学
  语文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工具,它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既然语文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那么用语言文字组成的作品、文章,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包含一定的感情色彩。语文教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带有浓厚的感情因素。寓情与语文教学之中,有助于强化语文教学的特点,诗化、美化语文教学。使语文课有滋有味,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做情感教育的模范。在上课时,教态应是娴雅和悦的,不应该是冷若冰霜使人敬而远之的;语言应是生动准确地,不应该是平淡无味,使人听起来“难受”的。应该把课堂营造出美的艺术氛围,使课堂成为一个情感的“磁场”,从而吸引学生。老师要努力运用课文中含有的真挚情感,叩击学生感情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教的有情趣,学的有兴趣。例如:抓住导入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朱自清《春》这篇散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一上课,我就端上了一盆鲜花,在那时还基本看不到春天痕迹的时候,学生马上来了兴趣。我问学生:“当你看到这翠绿欲滴的叶子,鲜艳的花朵,你感觉到了什么?”大部分回答:“感到了春天的到来,春天的美。”我又追问:“春天到底是怎样的美?”随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春天的美景。然后再比照《春》中描绘春天的语句。这样,导入环节就吸引了学生,然后再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情绪变化,环环相扣,把作者描绘的五幅“春之图”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春天的迷人。课结束时,再用朗读、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咀嚼回味。这样,一堂课经过情的起伏跌宕,最终得以情感的升华,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蕴满着感情。师生情,文中情,生活情,情情交融。
  2情感教育有助于强化语文学习
  青年心理学之父霍尔,曾把青少年时期个体的情感描写为“疾风怒涛”,这一点也不夸张。青少年的情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易激动。同样的刺激情境,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不致引起明显的情感反应,但是能激起青少年强烈的情绪体验,甚至导致感情冲动。他们可以长时间地在精品屋前逗留,只是为了看清那贺年卡上的一行行小字;他们会为了寻觅自己一首心爱的歌词费尽心机;为了崇拜一位电影明星、体育明星,而穿上印有明星们肖像和名字的T恤衫。诸如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尽管他们对自己情感的认识相当模糊,甚至莫名其妙,但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两点:其一,学生无法忍受枯燥、单调和乏味,即使是对他们有益的“枯燥”也会有抵触;其二,他们易被感染,感情的起伏波动很大,一旦遇到喜欢的东西,兴奋度高,比较执着而且情绪化。
  青少年的这种情绪特点,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注意,孔子称之为“血气方刚”。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说,青少年容易兴奋,“不能在火上浇油”。而语文教学倘能置身于学生的情感兴奋中,它就能成倍的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不能代替认知,但是,凡是能够使学生情感发生强烈波动的事物,就比较容易记住,而且记忆牢固,有的甚至终生不忘。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信号功能”和“强化功能”。没有老师要求学生把《潇洒走一回》的歌词背下来,而绝大部分学生却会背诵并富有情感的唱出来。他们可能不会流畅地背诵一篇课文,却能几十首、成百首的唱出他们喜爱的歌曲。所以,我们要重视情感在认知过程中的强化功能。目前,尽管语文课本上不少文章篇目远离学生生活,缺乏趣味性和情感,但是我们还是要去揭示、去展现教材中一切美好的情感。在教贺敬之的《桂林山水》一文时,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①反复朗读,力求读的准确、生动、有感情;②准备几幅桂林山水画;③借来音乐带子。课上,先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画,让他们说一说桂林山水的美,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就结合一幅幅画面,配乐朗读。我读的如痴如醉,学生听的津津有味,师生共同进入了一个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境界。学生置身于“奇、秀、美”的山中,“静、清、柔”的水上,一定能感受到大好河山的壮丽。学生对这一堂课记忆深刻,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想要亲自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愿望。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神情冷漠,只是作者、时代背景、段落大意的讲述,就会拉大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学生会始终视你为没有血肉的陌生人。
  3情感教育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每个人都难免有产生压抑、困惑、寂寞、疲倦等消极情绪的时候,也难免有情感脆弱的时候。语文教学虽然不等于心理学,但可以从语文教学中去寻找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东西,尽量把学生对“流行歌曲”“大明星”的情感、迷惑中,拉回到对语文的热爱上来。
  语文教学中情感、情操教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学习朱自清的《春》,可以体会到春天的“新”“力”“美”;学习冰心的《小桔灯》,可以感受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领略到“闲适安静、自由和谐”的意境……因此,情感体验是一种接受,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所有这些都有益于影响学生的情感发展,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如:我在教《白毛女》这一课时,注意挖掘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内容。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分成几组排练,开展比赛。在编排时特别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这样,拨动了学生感情的“情弦”,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表演,演得非常成功,内容把握非常熟,这当然是学生兴趣高的结果。这样,“爱”“憎”之情自然就会建立起来了。因此,挖掘教材中情感、情操教育的内容,不但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所学知识记得牢,理解的透,而且能激起学生感情上的波澜,更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感培养情感”。若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情感,没有激情,那是很难教好学生的。我们语文教师应“事事处处总关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980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