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最有学问的家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科学家这个群体中,家族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它以亲情关系为纽带,把一些杰出个体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羡煞旁人的科学世家。家族中的每个科学家大都在相似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例如钻研放射性元素的法国居里家族,热衷天文观测的英国赫歇尔家族,堪称为数学奇迹的瑞士伯努利家族等。
  然而还有一个家族,它的成员分别在生物学、人类学、物理学、文学、商业、艺术、国际事务等众多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可谓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典范之家,为世界罕见。它就是被誉为“英国最有学问家族”的赫胥黎家族。
  “达尔文的斗牛士”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5月4日不仅是中国五・四运动纪念日,也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学者赫胥黎的诞辰。说到赫胥黎与中国的渊源,著名思想家严复曾于1896年翻译过他的演讲文集,取名为《赫胥黎天演论》,这使得国人第一次接触到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促进了近代中国文化界、思想界的启蒙。
  1825年5月4日,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出生于英国伦敦西部的一个宁静的乡村。赫胥黎的父亲乔治・赫胥黎是当地的一名数学教师,但要供养全家人还是有点困难(赫胥黎家中一共8个孩子,赫胥黎是第7个)。早年家境的贫寒让赫胥黎没有接受到完整的学校教育,但他心里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并孜孜不倦地自学。
  17岁那年,赫胥黎获得奖学金,开始在查灵十字医院接受正规医学教育。但年轻的赫胥黎真正感兴趣的是机械工程学,他后来在自传中提到,自己因此而没有在大学期间用功学习。在大学的所有专业课程中,唯一吸引他的是生理学,在赫胥黎看来,这多半是因为生理学与机械工程有些相似之处。
  1846年,赫胥黎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医学考试,此前他还发表过一篇小有名气的科学论文,描述了人类毛发根部的一层未被发现的构造,后来命名为“赫胥黎层”。但是因为年龄太小,他最终没能获得入学资格。
  为了维持生计,赫胥黎听从朋友的建议,给海军军医署司长写信,希望能获得一份工作。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做法,因为那位司长根本不认识赫胥黎。但令人很意外的是,他受到了接见。司长威廉・伯内特先生对赫胥黎的谦逊有礼印象深刻。很快,赫胥黎便以哈勒斯医院员工的身份登上了前往托勒斯海峡的军舰“响尾蛇号”。
  “响尾蛇号”于1846年12月3日驶离英国,执行勘探任务。一抵达南半球,赫胥黎即埋首研究海洋无脊椎动物。他开始将他的发现以一封封信件的形式寄给英国的“林奈学会”,但其结果就像诺亚从方舟中送出的渡鸦一样,杳无音信。1849年,赫胥黎决心放手一搏,他向英国皇家学会寄出了一篇比较详尽的论文,题目是《论水母科动物的解剖构造及种属关系》。本以为这不过又是一只一去不返的鸽子,直到1850年“响尾蛇号”回到英国后,赫胥黎才知道这篇论文已经于一年前发表,他因此被授予皇家学会的奖章。
  26岁的赫胥黎尽管已获不少殊荣,但他发现很难以此为生。养家糊口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随“响尾蛇号”航行的过程中,赫胥黎已经与来自澳大利亚的埃塔・索希恩小姐订婚,因此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与她结婚,其次才是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
  在求职过程中他处处碰壁,要想找一份与科研有关,又能名利双收的工作谈何容易。他曾想过放弃生理学研究,去澳大利亚做一名医生。不过远在澳洲的索希恩小姐却一直鼓励他坚持下去,不要轻易离开伦敦。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1854年他被爱丁堡大学聘任为博物学终身讲师。
  1855年7月,赫胥黎终于和索希恩小姐结婚,为了这一刻,他足足等了8年之久。根据他儿子的说法,索希恩最初吸引赫胥黎的地方是她“非凡教养下展露出的单纯和直率”。他曾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无论是孩子还是其他人,对我来说,没有人比你更重要。尤利西斯到死都一直爱着他的妻子,而我现在体会到他的明智。”
  1859年底,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发表,随即在英格兰掀起了轩然大波。赫胥黎站出来坚定地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并与多人展开论战,他也因此获得了“达尔文的斗牛士”的绰号。为了排除《物种起源》引起的非议,他甚至写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本书《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提出人类和大猩猩的脑部解剖具有高度相似性的科学论证。
  作为赫胥黎家族中第一个辉煌成就的缔造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当之无愧是学者的最高典范,同时也是维护真理的无畏勇士。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做研究就是在为普及科学知识而奔走。正是因为怀着为真理而斗争的理想,他还专门学习了演讲和写作技巧,尽管他本人很讨厌演讲和写作。赫胥黎的外表总是显露出一种阳刚之气,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总是给人一种权威、可靠、不可动摇的感觉。
  乌托邦里的思想者
  奥尔德修・赫胥黎
  “尽可能广泛地涉猎各门学问,并且尽可能深入地择一钻研。”这是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传世名言。从赫胥黎的儿子――小说家伦纳德・赫胥黎(Leonard Huxley)开始,文学在这个家庭中落地生根,到了赫胥黎的孙子奥尔德修・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这里,已经发展为一座让世界瞩目的高峰。
  奥尔德修・赫胥黎,著名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的作者,也是赫胥黎家族中最杰出的成员之一。《美丽新世界》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这本书出版后立即引起激烈的讨论,大众普遍认为它有预言的意味,其内容和未来不谋而合。它大量引用当代的科学技术,构成一个充满社会性、警惕性的科幻世界。
  在奥尔德修的小说里,可以看到许多充满科学理性的叙述与描写,独特的写作风格似乎体现了他同时具备深厚科学素养的一面。这不禁让人们怀疑是不是“赫胥黎家族的基因遗传”的影响,因为奥尔德修的爷爷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就是一名生物学家。奥尔德修从小就能接触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在他入学前,父亲的植物实验室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是赫胥黎家族独有的传承。   如果按照家族的传统,奥尔德修应该有一个光明的学术前途,但不幸很快就降临了。1908年,奥尔德修的母亲去世,后来父亲又娶了另一个年轻的女人,他与父亲的关系也逐渐疏远。1911年,奥尔德修又患上了角膜炎,左眼失明长达三年之久,这使他免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征兵时遭到拒绝)。但失明对于奥尔德修来说或许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正如奥尔德修的哥哥朱利安所说:“失明对于他是因祸得福,在黑暗中他把自己的所有知识进行了一番内省。”
  视力逐渐恢复后,奥尔德修开始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学习文学。1916年他编辑了《牛津诗歌》,并随后以一等荣誉毕业。离开贝利奥尔学院之后,由于得不到父亲的经济支持,奥尔德修必须自己挣钱维持生活。他在伊顿公学教了一年法语,班里有一个名叫艾里克・布莱尔的学生,就是后来的乔治・奥威尔。
  一战期间,奥尔德修大部分时间都在加辛顿庄园度过。在这里他不仅接触到英国著名的文学团体卢姆茨伯里派,还遇见了让他心仪的比利时姑娘玛丽娅・妮斯。1919年,两人结婚并生有一子――也就是日后的知名作家、人类学家马修・赫胥黎。
  20世纪20年代,奥尔德修带着家人定居意大利,为了生计他曾去化工厂做过工人,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创作《美丽新世界》的灵感源泉。在《美丽新世界》中,奥尔德修描绘了一个建立在大规模生产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则上运行的社会,反应了科技灭绝人性的一面。
  1937年,奥尔德修一家搬到了好莱坞居住。此后,他的下半生都在美国生活,直至去世。1956年,他与作家劳拉・阿切拉结婚。劳拉创作了传记《时光消逝的瞬间》,追溯奥尔德修晚年的生活与创作。
  奥尔德修的死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他于1960年诊断出喉癌,临终时已经无法言语。据说他通过手写向妻子劳拉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麦角二乙酰胺(一种强烈迷幻药),100毫克,肌肉注射”。根据劳拉在《时光消逝的瞬间》中的记载,她服从了。
  进化论与人道主义
  朱利安・赫胥黎
  哲学家弗莱对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站在全人类命运角度思考的人。作为大名鼎鼎的赫胥黎家族成员之一,朱利安的成就一点都不逊色于他的弟弟奥尔德修。
  朱利安・赫胥黎是一个生物学家,同时也是一个积极的动物保护者。1946年,朱利安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任职期间,他帮助建立了一个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自然保护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60年,朱利安前往东非考察野生动物。回到伦敦后,他在《观察家报》上发表了三篇文章以警告英国公众:如果人类以现在的速度去破坏动物栖息地,捕杀野生动物,那么该地区的野生物种将在20年内毁灭殆尽。
  朱利安的文章在英国引起了轰动,公众们开始认识到自然保护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他收到许多来信,其中包括一位名为维克多・斯托兰(Victor Stolan)的商人。他在信中指出创立一个国际组织来筹集保护自然的资金十分必要。于是,1961年9月11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登记注册。
  作为生物学家,朱利安是现代进化论的创始人之一。在1953年出版的《行为的进化》一书中,朱利安试图从更广泛的角度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看法,他认为进化是天然的进步过程,而相继出现更加高级的生命形式,不断增加超越环境限制的能力,是衡量进步的标准。
  诺贝尔奖得主
  安德鲁・赫胥黎
  1771年,意大利科学家加尔瓦尼设计用电流刺激蛙腿的实验,让人们看到电流的力量,然而电流如何流经生物体这个问题,却直到一个多世纪后才被解答。解答此题的人之一,便是英国著名生理学家安德鲁・赫胥黎。
  1917年,安德鲁出生于伦敦。他同样来自于传奇的赫胥黎家族,19世纪为进化论振臂高呼的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便是安德鲁的爷爷,而安德鲁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成就非凡。不过,当被问到这是否印证龙生龙凤生凤的道理时,安德鲁却说:“得了吧,几率小得要命,老托马斯40多个子孙也就出了两三个科学家。”
  然而,安德鲁承认自己在伦敦北部的“居家童年生活”激发了他对科学和实验的激情。几部老显微镜成为他童年最深刻的迷恋。在摆弄显微镜时,他渐渐因自己的设计能力而欢欣鼓舞,开始制作、组装各种物件。这种实践热情伴随其一生,为他以后进行创新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安德鲁天资聪颖,年仅18岁就进入了剑桥大学。本想成为工程师的他,在上了生理学选修课之后改变了人生轨迹。在这里,他遇到了在科研道路上的挚友艾伦・劳埃德・霍奇金,两人开始共同研究神经生理学问题。他们证明了神经脉冲传输,并没有通过神经纤维的中心,而是在神经纤维外部的隔膜中进行,他们因此而赢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完成神经学的实验之后,安德鲁又立即把目光投向当时科学界的另一个难题――肌肉收缩的发生机制。研究这个问题需要一种更精确的显微镜,他凭借高超的动手能力设计了自己的显微镜,并在1954年提出了微丝滑行学说(sliding filament theory)。
  安德鲁于1960年至1983年任教于伦敦大学,之后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在长期受制于政府的英国科学界,安德鲁是一个敢于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科学家,他的气质总能让人想起那个为真理而斗争的勇士――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685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