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改变这种现象,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做法是:改变教学方式,以读代讲,提倡个性阅读,教师引领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去读课外书籍、去读整本的经典,通过举三反一,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有效性 以读代讲 个性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讨论对话多,默读思考少,习题做得多,体验探究少。大多数语文教师用过于复杂的手段去教平白简易的课文内容,逐字逐段地分析,不厌其烦的讲,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根据我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可以改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逐步达到高效的目的。
  一、以读代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改变教学方式
  《语文新课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言文字掌握、运用得越好,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就越能完美地表达。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应体现在学生自己的阅读过程中,体现在学生的语文实践中,别人是不能代替的――哪怕是老师。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去感知,在读中去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培养能力。
  如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一文前,我大肆宣传“生物污染”的危害及部分人的麻木不仁,学生情绪高涨时戛然而止,让他们自己去查相关资料。结果,学生搜集的资料比较齐全,涉及的书之多,出乎意料。如《我国加大防治生物入侵力度》《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现状》《入侵生物,朋友还是敌人》等。因大量的阅读,学生自然见多识广,再加上学生敢于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因而上课的效果相当不错。这样的课文,只有让学生反复地去阅读,去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积累、学会阅读,达到悦读的境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二、个性阅读,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
  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其次是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社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戏不好看,那请想想“我”热衷看戏的真实原因可能是什么?问题一出来,答案可谓层出不穷,有的说是热衷自由,有的说是追求刺激,有的说是赏夜景,有的说是看热闹……我对这些答案给了肯定、给了鼓励、也给了引导,最后明确看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的是看戏的那一份轻松、那一份自由、那一份友爱、那一份美丽。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提高。
  三、举三反一,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形成语文素养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韩军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应是“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反三”的观点,即不能只学“例子”而要“博览群书”。
  “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体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理念,也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教学策略。“举一反三”是“以少胜多”,是一种原始的、简单的、低级的训练方式,“举三反一”是“举多”而“胜少”,“举十”才“反三”是人类特有的本能,是一种主动的、复杂的、高级的发现式的学习方式。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必须由“举一反三”走向“举三反一”,大量地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活动,更多地让学生自主阅读,数量在先,量变达到质变,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诵读经典,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继承传统文明
  什么是经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经典,就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经典不光指中国的,还包括外国的。为什么要诵读经典呢?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13岁以前是人类记忆力的高峰,15岁以后人的理解力慢慢上升,记忆力慢慢退化。”根据这一规律,在初中阶段诵读经典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学生也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那么如何落实呢?
  1.背诵经典。每天四句,反复背诵。学生到校读一读,每堂语文课前读一读,课后读一读,周六、周日写一写,一周一复习。
  2.诵读经典。每天的自习课,让学生自主阅读。老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和指导学生阅读。阅读时分小组阅读,每组4个人,每人一本书,一周阅读完一本,第二周换书阅读,这样每位学生在七周内能读完7本书,阅读时有合作伙伴,能交流读书体会,并且组间有竞赛性。要求读得快的学生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培养学生在家阅读的习惯,教师布置适当阅读内容,让学生将书带回家,鼓励其在家阅读,做到每天半小时。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作为自己的职业使命,引领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去读课外书籍、去读整本的经典,在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阅读,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韩军.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2694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