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感于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世纪新课改的今天,历史课越来越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教育魅力,尤其是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它不可或缺,更不可替代。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感受颇深。
  关键词历史科学学生
  
  历史属于社会科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某种技术和生存的技能,它更关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历史素养。它不同于数理化等,不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而是主管人们的意识,改造人们的思想,锻炼人们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而这种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上,特别注意其内心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和外人无法观察和干预的特殊性,适时适度发挥,教师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发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的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不断塑造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
  例如新教材七年级(上)在学习大禹治水时,除了让学生能够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大禹治水的方法和精神。
  禺的父亲治理黄河水患,只用“堵”的方法而失败,而大禹用堵疏结合,治理了黄河水患。可从中得到启示:遇到问题应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处理矛盾更应灵活变换思维角度。进而再联想,当今是一个创新时代,呼唤创新的人才,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注重对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
  在教育学生时,适时引导、启发、点拨,使学生有所启示。学习大禹“三国家门而不入”,引导、启发学生应有这样的启示: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要确定目标,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应一往无前。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深刻领会,指导实践,我给学生留了一小论文作业:“大禹治水的启示”。
  学生们写的很成功。有的写学习大禹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上坚持学,不能偷懒;有的写学习应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有的写遇到困难,应多方面考虑问题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反应在学生实际学习中,同学们学习劲头比以前更足了。在我以后的教学中,遇到有的学生学习上偷懒,不能好好坚持,我就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学习大禹治水的精神。
  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体现的很成功。这里之举了一例,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历史教材中,可教育学生的“素材”进而点拨、启发、使学生有所启示,并使其内心得到升华,化作行动,以达教育目的。
  历史教学中,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师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并非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与相互启发的关系。学生的善良、诚实、直率并不一定都是“不成熟”的代名词。而成年人的复杂、委婉、持重也不一定都是“高尚的”在精神境界,人格品味,人性善恶,更多的是沟通、理解、互补、互为镜鉴。因此,师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互为感动是关键因素。二是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坚决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原则,不但要把自己也列入受教育者的行列且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觉的走向人类神圣的精神殿堂。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作为一名教了十几年的历史老师来说是很有感触的,与大家共勉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18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