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伦理的视角解读临终关怀的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0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4-0237-01【摘要】临终关怀是对临终阶段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与临床医疗相比较,它不仅具有特殊的服务内容和目的,而且还有特殊的伦理价值。
  【关键词】伦理;价值;临终关怀临终关怀始于中世纪欧洲,最初是教会为患病的朝圣者修建的庇护所。现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于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英国兴起,1967年7月,英国的女博士D.G. Saunders在伦敦东南方的希登汉创办了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医院,开创了临终关怀的先河。如今,临终关怀事业在西方国家已经走上了产业发展的道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临终关怀起步较晚。1987年,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北京松堂医院成立。目前全国成立的临终关怀医院和病房已发展到数百家。由于我国重视临终关怀事业,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和规范,并将它纳入医疗卫生第三产业的服务范围,加之临终关怀观念与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临终关怀服务一出现就普遍受到了社会、病人及其家属的欢迎、支持。故临终关怀在我国尽管起步较晚,却能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取得长足的发展[1]。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一种“特殊的服务”, 是指由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等社会各层面人士组成的机构,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内容的全面的照护。其工作内容包括:针对病人的病痛,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心身照顾;对病人亲属提供温暖的照顾和帮助;为病人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鼓励临终病人相互沟通和互助;推行居家护理等。其目的是使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得以改善,在人生的最后旅程中免受痛苦,体验人生价值,感受人的尊严,享受人间温暖,同时也使临终病人的亲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
  可见,临终关怀是对临终阶段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它不仅有特殊的服务内容和目的,而且还有特殊的伦理价值。
  1临终关怀彰显了医学人道主义精神
  临终关怀从多方面照护病人,且回避了安乐死的道德难题和法律困惑,可使病人的临终生活活得有意义、有质量、有价值、有尊严;死得安详舒适,减少牵挂,不留或少留一些复杂的家庭纠纷和难以处理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同时,临终关怀还包含着对病人亲友进行慰藉、关怀和帮助的内容,相比于临床医疗,其所体现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更彻底、更完善、更具有新的内容和活力[2]。
  2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
  当人经过一生的努力、奋斗、创造和拼搏后,其生命处于临终状态时仍然受到了应有的关心和照顾,这就维护了生命的神圣。一个人的临终生活是在舒适的状态下度过的,其生命质量也在其一生的最后阶段得到了确保。临终病人获得临终关怀,能尊严地离开人世,其生命价值也得以提高。因此,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
  3临终关怀有利于树立现代医学观,完善卫生保健体系
  临终关怀改变了传统医学关于应急性救治和活人至上的观念,也改变了医务人员在临床上见病不见人的现象,让医务人员重新审视医学的本质及人类生命的意义,这有利于树立现代医学观,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同时卫生保健体系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即预防、治疗和临终关怀,或无病则防、有病治病、治不了则提供临终关怀,这为保护人类健康利益所设的三道防线,因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变得更为完善。
  4临终关怀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50年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4%。所以,临终关怀作为现代社会最具人性化的一种医学发展,它不仅顺应了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势,而且还适应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向[3]。同时,临终关怀的发展,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道德要求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尊老敬老”优良传统的体现。
  5临终关怀是一种更容易为人们接受的临终处置方法。
  把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相对照,两者的对象都是临终患者,但在患者临终阶段的处置上是有所不同的。安乐死作为一种死亡方式,虽然也是出于对临终患者身心痛苦的关怀,希望赋予临终患者死的尊严,然而它只是求助于无痛的迅速死亡,以此来摆脱无法解脱的痛苦,忽略了在患者临终过程中的全面关怀,尤其是给予心理上、心灵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料。因而,患者在前往往身心痛苦依然存在,甚至是带着某种遗憾而离开人世的。何况,人死不能复生,安乐死这种终止患者生命的方式虽然在理论上可以为许多人接受,但是在实践上却面临着重重障碍。而临终关怀从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出发,采取适宜性和支持性的照料方法,既对临终患者的疼痛加以控制,又和患者家属联手,从身心上给患者以全面的照护,始终维护着患者临终期的生命价值和尊严。临终关怀在现实中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也更容易得到伦理与法律的认可。
  6临终关怀有利于医学道德水平的提高及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
  临终关怀的特点决定着做好这项工作更多的是倚重于医务人员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及对病人人格、权利、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病人亲属的同情和关怀。这项工作必然会促成医务人员高尚的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随着临终关怀运动的蓬勃发展,其中的道德行为必将辐射到医疗卫生行业的各个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其结果是医德医风大大提高,社会风尚大大改善。
  实践证明,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志愿者、慈善团体等)都越来越关注临终关怀。有些志愿者利用节假日走进临终关怀医院,给临终患者送去爱心与温暖。据北京松堂医院李伟院长介绍,2006年到2007年,松堂医院接待的志愿者就达上千人次。所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更有责任也有义务按照尊重病人、理解病人、帮助病人的伦理要求给临终患者送去临终关怀。
  参考文献
  [1]郑金林. 临终关怀本土化的伦理困境及其重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9:02
  [2]曹志平. 护理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丘祥兴,孙福川. 医学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276826济宁医学院社科部,山东 日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32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