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与核心目标,也是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仍有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积累辨析、巧设疑问、创设情境与渗透传统四方面出发,分析与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和出发点,进一步诠释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同时,只有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实践过程中,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和重要阵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顺应教育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原则,探寻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切实实现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积累辨析,优化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的基本技能,指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和表达,所以,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辨析是优化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首先,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阅读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使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生字、生词辨析,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语用问题,实现语言文字的建构;其次,教师也要让学生进行组词、造句、写作练习,或者通过组织演讲比赛、游戏活动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进行基本语言文字的运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的有效优化。
  例如,为了优化学生们的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拓展学生们的知识积累,我每周都会定期为学生们开展一次课外阅读活动。我会提前为学生们准备具有学习价值的阅读资料,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们能够积累到更多的知识。另外,我还会利用一些时间为学生们举办辩论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积累辨析,优化了学生的语言建构并提升了运用素养。
  二、巧设疑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运用联想、分析、比较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从审视的角度看待文学作品。而问题是知识的有效载体,问题的提出能使学生自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巧妙设置问题,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随后,语文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问,确保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欲,使学生能够自觉对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批判性的思维看待问题,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从而有效优化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例如,在教授鲁迅先生的《故乡》这篇课文时,为了调动起学生们的思考动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我以问题为启发点,为学生们预设了几个问题,问题如下:“通过阅读课文,请大家认真思考,在故乡中,作者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对于少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理解开始思考,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巧设疑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创设情境,培養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主要是指,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阅读、观看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而从中发现美、认识美,掌握美的规律,并能够充分利用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从而使自身具备健全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而情境的创设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态度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美、认识美。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将语文知识内容以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形式,直观、形象、立体、动态地呈现给学生,创设出直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化的阅读、观看和欣赏过程中发现、认识、感知和欣赏语文教材中的美,优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利用其中的规律进行美的创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例如,在学习《白杨礼赞》一文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我运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情境。通过展示有关白杨树生存的环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学生们只有将文字与图片相结合,才能更直观地体会作者所描述的白杨树的“形”。另外,我播放了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学生边听课文边动笔,在书上圈点勾画,标出重点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以及自己的疑问。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们与文章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有效活跃了语文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感性认识,掌握了教材的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渗透传统,强化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保障和延续,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能够感悟文化的多样性,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将各种优秀的传统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必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领略与感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实现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和更加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实现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使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与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全面接受文化的熏陶,做到对文化的有效传承,最终有效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例如,在教授《鱼我所欲也》这篇文言文时,为了强化学生们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我结合本节课的知识为学生们渗透了传统文化。该课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文的重点,在此大义之中,古人们早已看透其中的道理,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通过渗透传统,有效强化了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准则,通过积累辨析、创设情境、巧设疑问与渗透传统等方式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落实,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推动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发展。
  (责任编辑 林 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6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