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追问“教育理性”之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绿色润泽。核心素养、互联网+、慕课翻转、生本理念、生命教育等新观念、新方法、新策略扑面而来。在当前教育改革呼声一片的浮躁时代中,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坚守一些教育的“农家养料”。
  思变和思辨谁更重要。一味求变只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反复变、经常变一定会无所适从,政治运动式的变、外科手术式的变都会带来行动的异化和走样。比如“核心素养”,我理解三个词最重要:超越——核心素养需要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超越;反思——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情景中的运用与反思;联结——核心素养需要在变化场域中的兼容与并蓄。
  智能和智慧谁更科学。智慧城市、智慧学校、智慧教室、智慧课堂……许多的“智慧”,实质是“智能”。依照这个理解,我们应该可以清晰地区分、运用互联网,现代技术所实现的技术现代化都是智能化的。智慧教育指向人的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它是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已具有的智慧与智慧潜能,等等。
  课程与课堂谁更上位。理想课堂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并孜孜以求的教育胜景,但我们在平时的行动中却太碎片化、割裂化、学科局限化……用崔允漷教授的话说:就算是课堂,我们的课堂是依据教案、学案还是学历案?我们更多的是在传递信息还是在引导信息加工?我们是否依靠所谓的外在有趣還是在挖掘知识的本真意义?我们的设计是一课还是一单元,是内容单元还是方法单元?课程是核心素养的表达载体,研究的低质、低品是因为缺乏课程意识,我们的研究需要从教学意识上升到课程意识,从学科逻辑、认知逻辑、教学逻辑、学科目标倒逼教学设计。这样的路径之下的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目标确立、学习方式寻找、学习评价的采用才清晰地表达了学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集体备课与集智备课谁更有效。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今天,集体备课很大程度上异化为下载、复制、粘贴,演变成备课任务的划片、局部包干,以致于很多备课完全是白白的打印纸加油墨,丝毫没有所谓的班情,没有自己的个人特色。就算是学校要求重在写课后反思,也都是三句话——成功、不足、构想,内容空洞,思想匮乏。我倡导“2+1+1”的学习分享式备课:“2”是两位名师的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案例;第一个“1”是学习后的一个最核心环节的比较分析;第二个“1”是教师的一个改进环节。这样的备课既能减负,又能促进学习。
  成果与成长谁更值得期待。最近在努力思考着一个问题:什么是科研?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高大上,系统、有主题的学习是科研,课题研究是科研,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是科研,把实践经验提升为规律性策略是科研,日常反思是科研……尽管科研一定要写论文,但写论文不等于科研。科研实质是培养问题意识、学习意识、反思意识、总结归纳意识、自我成长意识。我们不排斥论文、结题报告,我们更希望在研究的路上改变我们的教育视界、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话语体系。
  教育需要创新,更需要变革,但教育更需要应有的理性,因为深刻的冷静才会更逼近教育的真理和本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7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