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翻译是一种“对话与交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介绍了接受美学的主要思想,通过翻译过程与接受美学的类比,分析了美学应用于音乐翻译的可能性,提出了在音乐文献翻译过程中使用接受美学思想的具体建议,如重视读者地位、承认作品开放性、关注译文读者等。
  【关键词】接受美学;翻译;音乐翻译;启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影响美学、接受理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为西方文学研究的进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与视角,代表人物为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和伊瑟尔。姚斯于1967年出版的著作《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标志着接受美学的诞生。
  接受美学随着时间的发展及流派的不同,形成了许多理论,但核心思想是读者中心论及期待视野,读者中心论强调对于文学研究来说,读者具有与作者、译者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文学研究过程中不能仅仅将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也应将读者涵盖在研究范围之内,因为他们也参与了作品的生产与再创造。这与之前文学研究一贯秉持的作者中心论、作品中心论是截然不同的。而期待视野是指在读者阅读作品之前,内心就对作品的呈现方式存在一定的期待。“期待视野 ”一般分为两种形态:其一是在过去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期待视野,其二是在过去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生活期待视野,二者相互交融,构成具体的阅读视野。在进行音乐翻译的工作时,重视并了解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具有前瞻性的,是做好音乐翻译的前提。接受美学打破了人们将文章看成是仅由作者与作品二者构成的传统观念,即把文章创作的完成视为文章的完结,只注重作家与作品,而忽视对读者阅读活动探讨的传统阅读论,重新创造了一个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构成的相互交流的三维立体世界,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接受信息并对其进行反馈,将由静态的文字构成的作品还原为具有鲜活生命的生物,展现出文学本应具有的活力和审美价值。
  二、接受美学应用于音乐翻译的可能性
  接受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本和文本的意义、作者的意图、读者在文学作品生产及再创造过程中的参与作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读者对作品的能动作用等。而翻译研究的对象则是原作者和原作、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简言之,两者研究的都是作者——作品——读者的过程,在研究对象及范围内存在一定的重合,故接受美学的理论可以为翻译研究的进行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和视角。而音乐翻译作为翻译研究家族中的一员,自然也可从接受美学中汲取不少适合自己的养分。
  三、接受美学对音乐翻译的启示
  过去的翻译研究往往认为,翻译的过程是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要求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淡化译者的痕迹,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再现原作,故有严复的“信达雅”“对等”等翻译标准的产生,并非说这些理论对翻译研究价值不大,只是它们都忽视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因为译者在翻译之前必定会阅读原作,并且这种阅读通常要比一般读者都要细致、深入,所以,译文中难免融入译者的“期待视野”及理解,即译文是译者与原作进行对话、交流后的产物。此外,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时也并非是一个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读者由于自身知识文化、背景等不同,对于同样的译文也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由读者与译文进行交流与对话而带来的。因此,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对话与交流”的过程,而所谓的“信达雅”“对等”等追求译作尽可能靠近原作的理论都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按照接受美学,译作与原作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最多是大体上相似。
  既然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翻译是一种“对话与交流”,那么,我们在音乐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应如何做呢?
  (一)重视读者的地位
  由于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作品创作中具有与作者同等的地位,并且读者的接受过程受其自身知识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是具有能动作用的,所以,我们在音乐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应摒弃过去的作者中心论、只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等传统观念,重视读者的地位,此处的“读者”既包括譯文读者又包括译者,因为译者也是原作的读者。
  (二)承认作品的开放性
  以往的翻译研究认为作品在创作完成后便是封闭的、具有固定的意义,但根据接受美学,作品是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因为无论是译者阅读原文的过程还是读者阅读译文的过程都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相反是一个与文本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都会受到“期待视野”的影响,因此即便是阅读同一个作品,也可以获得多种不同的理解,当然,这并不代表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肆意地理解原文,而是说译者首先应在客观上承认作品的开放性,不必非要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完全一致,然后在不偏离原文的情况下进行翻译。
  (三)关注译文读者的特征和要求
  不同时期的读者由于自身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历史时代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点及特征,这些又决定了他们会对译文有一定的要求与预期,再加上译文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那么必定会带有这个时代的一些特点。因此,在翻译之前译者必须要对译文读者的特征以及要求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大到文体、风格,小到遣词造句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使读者对文章的接受程度达到一个较好的程度,避免读者对译者呕心沥血的作品视若无睹。这也正是许多经典作品会有众多重译本的原因,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读者的特征以及审美口味也会随之变化,因此,译作也应据此做出相应调整,以满足读者变化的要求。
  (四)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
  既然翻译是一个“沟通与交流”的过程,译者作为连接作者和读者的桥梁,自然要与作者和读者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原作的意图,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的过程都涉及不同思想、文化的转换过程,这就对译者的文化素养提出了要求,需要译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透过文本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并结合读者的期待视野进行语言、思想的转换,使译文既不会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也不会丧失读者的思考空间。随着近几年音乐与其他学科跨学科研究的兴起,要求译者除了掌握音乐知识外,最好还能掌握一些生理学、心理学、声学等方面的知识。
  (五)将读者的接受程度纳入译文质量评价标准
  以往的译文评价标准往往是将其与原文相对比,看其与原文存在多大程度的相似,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意图等。而接受美学对于翻译过程的重新解读,使我们意识到译作的完成并不代表着翻译过程的结束,读者的接受程度也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译作最终还是需要读者去阅读的,所以,读者的接受程度对于译文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故我认为,不妨将读者的接受程度纳入译文质量的评价标准,这样既有利于译文质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弥补以前的不足,也有利于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客观评价译文质量。
  四、结语
  斯坦利·费什是当代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读者中的文学:感受文体学》中写道:“意义的产生与否都取决于读者的头脑,并不是在印成的篇页或书页中去寻找。”这句话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接受美学的核心思想。随着接受美学对当今众多领域研究影响的扩大,音乐翻译者也应与时俱进,思考如何将接受美学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作品当中,从而不断创作出一件件音乐翻译的珍品。
  参考文献
  [1]包风兰.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D].西北民族大学,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4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