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智联时代:用AIoT赋能传统行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要打造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赋能引擎,确实是我们一步步实践到今天最切实的体会。”特斯联科技副总裁谢超用“探索中成长”来概括公司成为科技独角兽的过程。
  如今AIoT已经成为新兴产业对人工智能的场景落地应用的共识,而特斯联在2017年创造性地首次向市场提出这一概念时,是源于当时对业务总结和未来产业的理解。
  专注场景落地的使命
  无论是“AI+”的技术找场景,还是“+AI”的场景找技术,人工智能与产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已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与技术创新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的使命。
  特斯联在2015年成立之初,就定位于偏应用型的城市级智能物联网平台。而物物相联的场景很多,怎样切入成了当时最重要的抉择。聚焦物联网,从最直接的应用智能硬件开始的特斯联,很快意识到完成场景中“末梢”的智能,不足以实现从汇聚、储存、分析、反馈的闭环。谢超表示:“我们更应该将智能硬件定义为特斯联整体场景解决方案的基础产品,而不是以售卖智能硬件为核心。”
  智慧社區是特斯联布局较早,也是较为明确的场景。
  在特斯联的AIoT解决方案中,囊括了人工智能视觉算法、智能硬件、混合组网、物联网PaaS、大数据平台以及最后的垂直应用;从硬件至软件,从客户端的边缘计算到后台智能决策达尔文智能数据分析平台,特斯联将完整的AIoT解决方案全链条打通,切实将AI技术产品化、商业化。
  在社区场景的落地,从最早智能门禁、车辆微卡口,到如今的人车、房屋、烟感、电压电弧、水压、高空抛物等全方位的感知部署。谢超说:“物联网的本质是数据,而人工智能的落地离不开数据做支撑。AI就像聪明的大脑,而IoT就是整个智慧系统的‘手’和‘脚’。我们一开始就定位做智能物联网平台,产品迭代和项目执行的过程,也在不断验证我们对AI+IoT的判断。”
  谢超表示,经过三年多的积累,特斯联已经在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体系方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将核心能力从已成熟的场景适配给相近的行业。赋能不同的产业场景的本质是相通的,即通过AIoT帮助传统行业进行结构化转型,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拓展“场景复用”的王牌
  从一个社区、一栋写字楼的数据连接,到全国落地8000多个智慧项目,遍布70个城市。特斯联在三年多的快速成长,一方面的是在技术产品化上有持续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得益于能深度理解场景痛点和团队的落地执行能力。
  “在不同城市落地的难度,除项目本身,还和城市的自然条件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重庆依山而建,城市结构和北京、上海这些平原城市完全不同。同一栋楼,会在一层和十层都有出入口,同一个社区可能跨了大半个山头。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设备部署量级、网络架设上的难度都成倍增加。”谢超说道。
  在重庆,从2016年开始对渝中区11个街道近3300单元楼栋的智慧城市改造,到今天智慧城市项目遍及渝中、南岸、江北等13个区县。打通建筑、社区、城市空间的毛细血管,特斯联的触角不仅涉及社区服务和城市安防,还在智慧建筑、节能减排上大有作为。
  目前,特斯联已形成了AIoT+安防、消防、能源、服务、通行的“5大产品线”,将场景覆盖从社区、建筑,拓展到消防、商业、警务、水务、停车、校园等智慧城市的全场景。
  在AIoT赋能的这条路上,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吃下整个市场,也无法覆盖所有应用场景。特斯联善于找到不同场景间的共性,选择与成熟业务互通性较高的场景优先拓展。在不断复用拓展的实践中,迭代、打磨产品和技术,以实现更多的“场景复用”。这也是对特斯联一路发展,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提升的佐证。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评价道:“特斯联最早的模式并不出众,但团队凭借着对产业需求的深度理解与挖掘,不断对商业模式进行打磨、迭代,终于成为了现在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整合平台。”
  谢超表示,长远来看,特斯联的目标是将智慧城市切分为多个板块,打通物理空间的各个终端和数据连接,将物体的真实状态实时映射在数字空间中,并在云端予以分析,从而构建一座以AIoT驱动的“数字孪生”城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6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