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文化为主导的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这个被称为“文化转向”的时代,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向相关领域拓展和延伸,以文化为主导的融合发展理论和实践呈现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近年来也在某种深刻的维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融合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思考与探索。在全球化时代思考融合发展问题,既应该具有一种全球性视野,同时必须考虑地方性知识,在全球化与地方性的张力中战略性地探讨自身的融合发展问题。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地方性;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19)03-0064-08
  融合发展既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理论问题,更是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发展中的实践性问题,而文化在融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科学家开始认识到并描述了生活中许多领域都存在的‘文化转向’,其中也包含了我所描述的文化动力的矛盾。文化转向也反映在诸如世界银行这样的全球发展思考中,特别是在1980年基础发展的实际失败之后,这种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文化语境和敏感性。事实上,文化已成为发展思维中的一个中心概念。”[1](P3)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一种重要的转变,即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从物质性生产向非物质性生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中,文化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在产业转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融合正以长期发展的方式进行着一个全球化和地方化过程,并改变着包含人类活动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结构”。[2](P56)澳大利亚学者哈特利等人认为,“很多与融合有关的发展都是全球化的,当民族国家政府和政策制定者试图在地方和国家层面上进行控制的时候,融合就给他们带来严峻而急迫的挑战。”[3](P36)在全球化时代,这样一种挑战对于地方性发展来说是全方位的。既然融合发展是一个全球化和地方化的过程,那么,融合发展也就既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地方化的问题。在这个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当代的发展既是一个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毫无疑问也是一个地方化的问题,现代化、全球化和地方化的问题同时并存。因此,我们对于文化与相关领域的发展研究,就必须具有一种国际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视野,也应该具有一种融合发展的中国视野,需要在这个视野中紧密结合文化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实际来聚焦中国的城市融合发展问题。
  一、国际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融合发展的问题,无论是其理论产生的背景,还是理论研究的方法,抑或是融合发展的模式都源自于西方对文化发展、技术创新以及向相关领域的扩张、延伸和拓展,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与技术运用影响、作用下的相关产业和领域的融合,相互之间的延伸、拓展和跨界加快了产业和领域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某种程度、某种维度和某些层面上的融合。从理论上看,国外学术界对融合发展问题的研究可以从产业融合理论、创意产业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四种模式来分析。产业融合理论发端于产业经济学,它所关注的是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更多地偏重于对技术、产品、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考察。这种理论大多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侧重于网络、电信、广播电视、传媒、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创意产业理论把技术融合和技术产品的问题纳入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更大范畴中进行分析和考察。可以说,创意产业概念是产业边界模糊的结果,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它不仅包含影视传媒、娱乐演艺、出版印刷等传统文化产业,而且包括建筑、设计、时装、广告等行业。城市规划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可以说包括城市发展定位、城市发展目标、城市生产和城市生活等方面,而文化生活、科技发展、商务活动等方面成了其中的重要内容,城市复兴的规划则充分考虑到城市历史文化发掘与利用的问题,同时也涉及文化旅游的问题。
  事实上,产业融合理论、创意产业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这四种理论模式都表明,融合发展是复杂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实际上都包含着人类社会活动和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文化、科技、商务、旅游当然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一体化的融合发展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市场、文化产品和服务、人才培养、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而且以更宏观、更复杂的形式体现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等更高层面。综合国外理论界关于融合发展的研究,可以归纳出四种重要的基本路径,即技术革命、企业一体化、政策扶持、全球化,这是四个层次不同且具有递进关系的基本路径。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它不仅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且带来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技术在文化创新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强人类的交流交往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不同领域的交互作用和跨界融合中,尤其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科技、经济等相关因素都处于全球性的流动之中。正如英国学者斯克莱尔所言:“全球化研究实际上围绕两种现象展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两种现象日益重要。第一种现象是一种全球经济的兴起,其基础是生产、财务和消费的新体制,其驱力是全球化的跨国公司。……第二种现象是全球文化理念,其焦点是具体的跨国公司的全球规模。这些公司占有并控制大众传媒,尤其是其中的电视频道和跨国广告公司,这样的全球化常常和某种消费模式联系在一起。……并非所有研究全球化的人都完全接受全球经济和全球文化存在的现象,但是大多数人都同意,无论你如何界定全球化,但正是由于全球化,重大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意识形态变化都正在全世界发生。”[4](P169-170)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全球化中,文化、技术、资本、生产、传播、消费等常常是在跨领域、跨产业与跨行业之间交互、渗透和融合,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发挥着创造性的作用。
  在融合发展的实践维度上,国外不少重要城市做出重要的示范,并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例如,纽约既是深刻影响世界金融、政治、教育发展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性的时尚、旅游和文化城市。在融合发展上,它首先非常注重文化与商务、旅游的融合,是世界著名的“商务旅游之都”,是世界金融、商务中心以及总部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最发达的世界城市。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再城市化”过程中,纽约市政府对曼哈顿地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重建,曼哈顿中央商务区不仅发挥了金融商务功能,而且强化了文化旅游和会展业的功能。而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则有力地升级改造了文化传媒产业,1995年提出的“數字纽约,联网世界”口号便是数字和信息技术推动融合发展和全球化的有力明证。与加州北部的计算机制造业基地“硅谷”不同,这是一个新媒体和互联网企业的创意产业园区,具有体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城市融合发展战略。在城市文化空间规划上,纽约采取分散建立文化创意集聚区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纽约先后在格林尼治村、苏豪(SOHO)、翠贝卡、威廉斯堡、邓波等地建立艺术区,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文化活力。近二十年来,曼哈顿地区的商务金融功能得到了强化,而迁移到曼哈顿以外的威廉斯堡、哈莱姆等地区的艺术产业,则有力地带动了这些区域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相关的措施还有很多,如政府投资支持草根文化团体、小型企业和城市公共文化创意活动的发展以及相关公共设施的建设,都促进了城市不同领域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已经发展成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世界创意之都。伦敦的创意产业自2001年以来的年均产值超过210亿英镑,是仅次于金融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12奥运年更是达到300亿英镑的峰值。创意产业的艺术基础设施占英国的40%,拥有英国80%的电影行业、74%的证券交易和基金管理行业、46%的广告业从业人员。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大伦敦政府发展计划。1997年,布莱尔政府成立了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DCMS),管理艺术、博物馆、图书馆、历史遗迹、体育、博彩、旅游、广播、电影等多个领域,而贯穿这些产业门类的东西就是“创意”,它在大文化理念和思路下包含多行业、多领域的文化发展战略,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发展的特征非常明显。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政策规划发挥了极为明显的作用,大伦敦政府的规划设计是伦敦实现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且产生了世界瞩目的效果,即在全球化的时代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创意中心和科技之都。伦敦还充分利用举办2012年奥运会的契机,把金融、商务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伦敦政府在强化城市中心区功能的同时,积极扶持伦敦东区的发展,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相关的商贸、金融、保险、广告等现代服务业和创意产业。“伦敦将历史感、前沿创意以及生机勃勃的流行文化熔于一炉。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为世界性的、有包容力的首都之一,伦敦吸引了真正多样化的人民——从极端的激进主义者到商业领域,从知识分子到时尚人士。”[5](P75)可以说,在这种“熔于一炉”中,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融合发展在众多国际大都市的转型发展或城市复兴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不仅纽约和伦敦,而且巴黎、柏林、东京、新加坡等大都市的发展也同样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城市定位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融合创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和措施,并取得了重大成效。“全球化和信息化共同导致了最高级的城市,即所谓的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的重要性日益增加。”[6](P270)
  从城市战略与具体途径来看,融合创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深刻地影响着城市领导者和规划设计者,一种符合城市发展历史、城市发展目标要求的城市规划将对整个城市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以及城市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上看,本文所探讨和分析的纽约、伦敦等六大城市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全球视野和世界城市体系中谋划城市的战略发展,高度重视面向世界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活动。可以看到,英国伦敦的“文化大都市”“世界科技之都”计划、法国巴黎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的“大巴黎计划”、德国柏林的博物馆岛修复计划、新加坡的“城市复兴计划”“全球艺术城市”计划等,都是综合性的系统城市工程,都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构的各领域因素,全方位增强城市要素的聚合与辐射,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世界影响力。其二,纽约、伦敦等六大城市都改变了以往对城市文化功能的单一认知,它们不仅高度重视城市文化的软实力,而且善于把城市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硬实力,把文化作为一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融入城市整体发展之中。这些城市的发展规划把过去各自独立的城市建设规划、地方经济规划、文化规划相结合,例如,《东京愿景2020》的水系建设规划便把市政建设、景观塑造、文化旅游、环境保护、江户时代历史文脉传承等多种工程融为一体。“随着世界各地日益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增长和伴随增长而来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文化在城市语境中的地位已经得到更加明确的认可。艺术对于城市经济生活的重要性和艺术城市的再造的促进作用早在几十年前就得到了承认。最近,人们的兴趣扩展到了更加广泛的问题,如城市文化结构、社区价值观和从环境敏感性与文化敏感性角度对城市的前景的再思考。”[7](P135)其三,“创意城市”“创意产业”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创新的发展,文化、技术、金融、创意、设计等成为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动力要素。在纽约、伦敦等六大城市的发展战略中,创意产业得到空前重视并获得政策上的延续性。最后,纽约、伦敦等六大城市的发展战略普遍突出了数字产业的优先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纽约便在下城等区域建设“硅巷”(Silicon Alley),实施“数字纽约,联网世界”计划。又如,伦敦以数字产业为主的东部科技城计划、“世界科技之都”计划均以数字产业为重点。而柏林的“传媒斯普雷”“柏林新媒体园”等城市开发项目均是以发展数字产业为主要内容,文化生产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果不注重对文化生产的根源,即创意过程本身的研究,任何关于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都将是不完整的。如果艺术和文化方面的创意活动促使了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產生,那么可以预测,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都会影响创意形成和表现的方式。”[7](P102)纽约、伦敦等六大城市就是这种高度融合发展的世界性城市。
  20世纪出现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正在不断加速全球化进程,“这个概念意指全球的压缩,整个世界逐渐被看作是‘一个地方’,在数量和速度都激增的货币、商品、人口、信息、技术及符号之激流中,民族国家也越来越难以退出或难以避免被拖入一个渐渐紧密的实体的结果。”[8](P113)在这个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信息、技术、商品等都处于相互流动中,并且相互渗透融合,共同发挥作用。全球化语境中的城市融合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立足自身的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对融合创新发展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紧密结合城市本身的多种动力因素制定融合创新发展的战略措施和发展路径。
  二、国内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这一概念不仅越来越成为人们讨论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问题的时髦词语,而且成了人们分析和审视当前和未来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它体现了人类开始从“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视角来思考全球性和地方性的各种问题。因此,“全球化”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术语,一种逻辑概括,而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人们必须正视和探讨的问题。“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9](P1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全球化、国际性的理论和实践视野无疑是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发展所需要的。近年来,国外的融合理论和融合创新实践为中国学者所重视,并用以阐释中国的融合创新发展的实践需要,力图把这些国外的理论和经验运用于中国当代的融合创新发展。   国内学术界关于融合发展问题的理论首先来自于西方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产业间的融合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与西方学者的谈论一样,产业融合的问题主要基于新的技术革命,即以信息技术为重要动力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而这种新的技术革命又成了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因素。“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这个世界有时被描述为存在于‘后现代性的状态’,或者反映了‘新时代’的存在,然而,这个世界主要是由以信息技術为基础的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巩固以及卡斯特尔所认为的‘网络社会’而形成的。”[1](P4)
  关于产业融合研究的文章还算不少,大致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对于这个概念,或者沿用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和日本学者的理解,或者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和延伸,把产业融合看作为适应产业增长而产生的产业之间边界的收缩或消失的现象,是同一产业不同行业内或者产业间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跨界发展而融合一体的发展过程,从而产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产品,推动经济的增长。例如,周振华认为,产业融合是在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这三个产业融合基础上的更大范围的拓展化,产业融合拓展化过程实际上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运行平台在产业经济中转化为主导资源、核心技术和基础平台的过程,产业融合“只是在与信息有关的产业部门及产业关联环节中有可能进一步拓展,而不是可以无限制地拓展到所有领域及物质产品方面”。[10](P109)在这里,与西方学者一样,中国学者们尤其关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技术创新,而被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信息技术更是成为关注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末,对互联网所蕴含的经济及传播功效的欣喜的看法,助燃了关于‘融合’问题的大量思索。”[11](P263)正如赫斯蒙德夫所认为的,互联网是文化生产和消费中一个极其重要且有意思的进步,并对文化形态的融合、公司产权的融合和传统系统的融合进行了分析。
  二是对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进行分析。中国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同样具有共同性,就是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渗透与融合,尤其是信息技术在这种融合中的作用。“技术创新开发出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然后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改变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同时,技术创新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给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的空间。重大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不同产业间的边界趋于模糊,最终促使产业融合现象产生。”[12]产业间的融合也是学者关注的重点,所谓产业间的融合是指通过产业之间的延伸、跨界和功能的互补以创造和生产出多功能的产品。目前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在融合发展的趋势中,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跨领域之间的渗透和融合,科技与文化、文化与旅游、科技与金融等之间的双向或多向渗透与融合。
  三是对产业融合动机的分析,对动机的分析有对内因、外因的分析,有对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分析,有对产业升级需要的分析等。然后,就是或多或少结合国内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总体来说,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数是在借用和改用西方的理论,借鉴西方的实践经验和案例,也存在融合发展的较为成熟成功的案例,学者们也针对中国的产业融合的现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厉无畏提出了在认识上和机制上存在的重要问题。“虽然我国也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现象,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不同产业间相互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不同产业间就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力,而政府也因认识不足而未采取必要措施去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是受我国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不同行业的企业可能分属不同部门管辖,商委、经委、科委等等都有各自管辖的企业,有各自的利益;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的企业又受到经营乏味的严格限制,从而使产业的融合发展变得难以协调。”[13]因此,中国当前的产业融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然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跨领域间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国内对于文化、科技、商务、旅游等跨领域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而对于相互之间的融合发展比如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等方面的研究则比较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在国内也做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东部沿海的发达城市具备较为成熟的转移部分优势产能和劳动密集型产能的条件,积极实施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根据自身的不同条件,也呈现某些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以此积极推动文化科技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自2012年公布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来,我国的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加速推进,融合型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得到显著提升,涌现了一批集聚效应显著、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基地、园区和龙头企业。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全国各省市区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例如,201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互联网+”将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提出了包括4大部分15个领域的发展重点。其中,第一个重点领域就是要使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金融、商务、制造、文化、能源、环保、旅游等领域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新兴业态加速发展,跨界融合型企业大量涌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上海市于2016年2月出台的《上海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提出抓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和培育“四新”经济的契机,以创新、开放和包容的“互联网+”思维改革创新,打造“互联网+”产业融合新模式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宽松生态环境。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融合概念与简单的产业融合范畴,在新技术条件下的融合发展远不只是限制在产业之间和行业之间,而是在全球性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拓展到不同领域,延伸到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互相促进、融合创新,推动产业变革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三、北京文化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问题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许多资源尤其是文化和科技教育资源在全国城市格局中始终具有优势地位,专业化和中心功能的集聚程度很高。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城市日益成为资源、市场、资本等各种要素配置和流动的中心,全球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也日趋增强,如何整合各種有效市场资源、构建完善发达的城市发展体系,是摆在现代城市发展面前的重要问题。由于北京的市场开放程度和金融、资本的发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促进城市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亟须在布局城市整体规划和发挥优势资源形成规模效益上做出有益的尝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今后,北京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积极依托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中心的现存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和市场面向,加强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之间的融通和交流合作,并利用文化、经济、金融、科技、旅游等方面的有利资源,寻求有效整合资源、加快融合创新发展速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
  首都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融合发展应立足历史和现实、强调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为促进首都文化发展,实现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全面推动首都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提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在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商务资源和旅游资源上有极大的优势地位,如何整合这些力量,更好地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特色,有效提升首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影响力,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角度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甚至有人认为:“‘全球’经济与文化的决定因素在于重塑这个世界,其重塑的方式在于超越民族国家的政治甚至政治本身。”[4](P10)当前,北京经济服务业的主导格局总体上已经确立,北京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开始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柱,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推动着首都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文化创新开始成为首都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强大引擎。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首都社会转型不断加速,社会结构和形态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利益诉求更加趋于多元性和多样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在首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明显而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了促进首都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撑。此外,北京作为中国的科技、教育中心,不仅有着丰富的科技教育文化资源,而且拥有强大的创新人才优势和文化创新优势,发挥着文化人才培养、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支撑性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需要积极寻求首都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结合点、融合点、增长点和生长点,形成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尤其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融合发展,在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整体提升首都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有效发挥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在文化设计、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生产中的作用,推动文化业态的创新发展;发挥首都高新技术优势,创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措施,探索科学有效的保护途径,有效整合首都文化资源,把首都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首都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文化资本;积极推进首都三网融合的建设发展,运用首都高新技术,特别是北京作为中国网都的网络技术、网络人才优势和网络文化优势,构建首都文化传播体系,增强文化传播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北京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参与城市高端竞争的需要,是城市文化发展中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的必然性选择,也是推动文化与科学及相关领域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布局日益集聚化、高端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的总部设在北京,不同产业之间融合的趋势日渐增强。从精准把握城市功能定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现阶段调整转型的角度出发,探索适应城市发展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增长道路势在必行。北京在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和信息内容产业方面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商务、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能更好地带动不同产业的平衡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融合带动整体竞争力提升。北京市《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在融合创新方面,要充分发挥首都互联网人才、技术和产业优势,加速推进互联网技术应用向经济社会等领域渗透,以深度融合促进创新发展,释放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动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积极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创新城市管理和服务模式,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文化是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资源,也是融合的核心要素,科技是融合发展的必要促进手段,商务为一体化融合发展提供贸易环境,而旅游则依托与文化、科技与商务的融合促进了产业升级并开拓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在首都文化的发展战略中,科技、商务、旅游都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性力量,以文化和科技、旅游相结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以文化和商务联合推动商务区文化建设、提升商务区文化氛围,文化作为生产资源的巨大潜力得到彰显。首都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一体化融合,从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出发,以融合促深度发展,带动整体效益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集约效应,增强文化、科技、商务、旅游的产业实力和竞争力,推动首都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推动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资源一体化融合发展,还是探索新形势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城市,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等资源的融合发展,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产业发展趋势,也是城市文化发展中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的必然性选择。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与相关诸要素的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城市文化活力,需要在改革过程中充分注重各要素、各部门间的整体性、协同性,这就决定了北京推动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资源一体化融合发展,是一项既关乎顶层设计又关系发展实践的系统性工程。从总体来说,近年来北京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等资源一体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在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净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文化在当代城市融合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融合发展的一种助推器。诚如有学者指出的:“文化对于城市生活至少存在四种互不排斥的作用。第一,特殊的文化设施本身就包含了影响城市经济的重要文化象征或文化魅力:比萨斜塔或者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就是这方面的例子。第二,像在匹兹堡或都柏林已经发生的那样,‘文化区’往往会成为一种区域发展模式。第三,文化产业,特别是表演艺术产业,可能构成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在伦敦或纽约这样的主要中心区城市是这样,即使在范围较小的乡镇和小城市也是如此。第四,文化可能利用城市及其居民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习俗,通过培育社区认同、创造力、凝聚力和活力对城市发展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7](P135)因此,文化以某种全方位的方式作用于城市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它不仅仅提升技术产品的内涵,丰富商务活动和旅游活动的内涵,而且对城市的整体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在文化与相关领域日益交叉、渗透和融合的今天,文化与相关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也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家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丰富多样的资源,进一步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文化与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既有非常好的基础,又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于北京的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在如下方面做出战略性的思考:首先,树立全局观念,继续发挥好政府的综合统筹作用,在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多重关系中规范并完善一体化融合发展格局,重视市场需求,尊重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上的能力;集中精力重点打造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功能区),为企业提供孵化与成长的平台,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集聚效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有体制改革的强力支撑;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融合发展工作办公室,健全一体化融合促进工作的长效机制。其次,继续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稳步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重视政府层面政策制定的理论先导性;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定,完善融合发展政策体系;为规范和完善首都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融合发展格局,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长期有效的发展规划。建立融合发展的专项资金,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完善投融资体系;以公共文化服务带动首都文化、科技、商务、旅游融合发展。第三,充分发掘文化、科技、商务、旅游在融合发展方面的贡献,突破各种资源要素的行业界限,加强融合的优势整合。首都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融合发展是对首都文化、科技、商务、旅游等资源要素的综合运用,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和融合效益使整体水平得到提升;首都文化、科技、商务、旅游融合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达成文化、科技、商务、旅游等资源要素的有机整合,突显首都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充分重视北京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北京市拥有多所国内外顶尖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在全国人才市场中居于前列。北京市政府还利用多项政策优惠积极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他们为北京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四,进一步巩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有成果,深化商务与旅游的融合贡献率,加快首都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创新融合的进程。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原创研发能力、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推进完成从政府扶持向市场主导转变;积极引导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文化与各种资源的融合发展主要以一种产业的形式出现,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既需要政府宏观政策的大力引导,也应尊重企业主体在市场化中的作用,通过市场竞争、市场选择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完善文化金融配套服务体系。第五,从政策层面加强区域协作与对外开放,打造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良好外围环境。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构建京津冀区域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营造国际化发展格局,在全球化的世界交流与合作中,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协作,巩固优势、取长补短,以良好的国际品牌和形象彰显中国特色和北京特色,积极推动首都文化与科技、商务、旅游跨界发展、纵深发展和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Greg Young:Reshaping Planning With Culture [M].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8.
  [2] Zizi A. Papacharissi:A Private Sphere:Democracy in a Digital Age[M]. Polity,2010.
  [3] John Hartley,Jason Potts,Stuart Cunningham,Terry Flew, Michael Keane,John Banks:Key Concepts in Creative Industries[M]. SAGE,2013.
  [4] [英]吉姆·麦圭根.重新思考文化政策[M].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英]罗伯特·保罗·欧文斯,等.世界城市文化报告2012 [M].黄昌勇,等,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6] Peter Hall:“What is the Future of Capital Cities?”, Planning Twentieth Century Capital Cities[M]. edited. David L.A. Gordon,Routledge,2006.
  [7] [澳]戴維·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M].王志标,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 义与认同[M].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 [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全球文化[M]. 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 周振華.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3.
  [11] [英]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2]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4):14-19.
  [13] 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 (4):4-6.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ulture-le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LI Jian-sheng
  (Institute of Culture Research,Bei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In this era called “cultural turn”,culture is increasingly expanding and extending to related fields in depth and breadt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ulture-le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shows a global trend. In recent years,it also affects our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ome profound dimension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we should not only have a global vision,but also consider local knowledge,and discuss its own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ally in the tension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ty.
  Key Words:culture;globalization;locality;integration developmen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0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