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探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血栓事件的影响

探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血栓事件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以及血栓事件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抽选A医院2016年~2018年接诊的108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男性患者,按照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之分为两组,分别为高Hcy水平组和低Hcy水平组,在研究中,需要对两组患者在血栓之前的状态以及血栓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Hcy水平组患者的抗凝血酶Ⅲ要低于低Hcy水平组,而血栓调节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凝血酶原片段都要高于低Hcy水平组,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栓调节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凝血酶原片段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抗凝血酶Ⅲ呈负相关关系,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在控制了抗凝血酶Ⅲ的影响之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栓调节蛋白之间仍然为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了血栓调节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D-二聚体的影响之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抗凝血酶Ⅲ之间仍然呈负相关关系。在随访期间发生终点事件、中心以及脑血管事件、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数分别为31、19、7、5。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的患者更加容易发生血栓事件。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血压;血栓事件;老年男性患者;血栓前状态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2..02
  同型半胱氨酸会使机体内的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损伤,从而导致血栓。血栓前状态在临床医学当中又被称为血液高凝状态,这种状态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止血凝血和机体内抗凝系统失调所产生的一种状态,会造成机体内血栓的形成。根据临床医学研究来看,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等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在此次研究当中,为了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以及血栓事件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抽选了A医院在2016-2018年接诊的108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男性患者,根据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進行分组并对比各项数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抽选了A医院在2016年~2018年接诊的108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诊断,并且由病理科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对此次研究系知情并同意。这些患者均不存在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肝肾功能正常,不存在意识障碍。研究中将按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高低分为两组,分别为高Hcy水平组和低Hcy水平组。高Hcy水平组共有44例患者,年龄63岁~75岁,体质量17 kg/m2~30 kg/m2;低Hcy水平组共
  有64例患者,年龄60岁~74岁,体质量17 kg/m2~28 kg/m2。
  1.2 检测指标
  在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需要进行静脉抗凝血标本的采集,采集工作需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且在采集前患者不可服药。在检查患者血清当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时需要采用酶循环法来进行,检查患者体内的血细胞比容(Het)时需要采用微量离心法来进行,而在对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凝血酶原片段(F1+2)和D-二聚体(D-Dimer)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来进行,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的抗凝血酶Ⅲ(AT-Ⅲ)进行检测,检测中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栓事件的测定则需要通过人工手段来进行解决,其主要包括患者机体内的动静脉血栓导致的急慢性血栓而产生的各种疾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由诊断血栓事件资历比较丰富的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检查中的各种影像资料来对患者进行确诊。
  1.3 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医师应该根据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用药方案,既可以采用单药控制方式进行给药,又可以选择联合药物控制方式进行给药,从而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在药物的作用下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
  1.4 随访方式
  随访工作由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进行,既可以选择门诊随访,又可以选择电话随访,两次随访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为一个月,随访中必须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血压情况、血压事件发生情况。在患者发生血栓事件之后,需要立刻结束随访。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院专用的SPSS软件来对所收集到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并进一步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对比
  由表格1当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高Hcy水平组与低Hcy水平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异。
  2.2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栓前状态对比
  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栓前状态比较,由表格2当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高Hcy水平组患者的抗凝血酶Ⅲ要低于低Hcy水平组,而血栓调节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凝血酶原片段都要高于低Hcy水平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
  2.3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性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栓调节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凝血酶原片段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抗凝血酶Ⅲ呈负相关关系,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此外,经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抗凝血酶Ⅲ的影响之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栓调节蛋白之间仍然为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了血栓调节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D-二聚体的影响之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抗凝血
  酶Ⅲ之间仍然呈负相关关系。
  2.4 随访结果
  此次研究的随访时长在14个月以上,87个月以下,中位随访时长为49个月。在随访期间发生终点事件、中心以及脑血管事件、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数分别为31、19、7、5;因发生终点事件而死亡和失访的病例数分别为11和6。
  2.5 Cox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的年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栓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比较显著,体质量以及其他血栓前状态指标与血栓事件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在经过回归分析之后发现,年龄大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的患者更加容易发生血栓事件。
  3 讨 论
  在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和血压事件的影响展开了实验以及研究。经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造成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进而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促使血栓形成,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生理性抗凝功能、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血小板功能之间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其可以对患者体内的凝血以及抗凝功能进行破坏,进而促进血栓的形成,对血栓事件造成影响。若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升,其抗凝血酶Ⅲ水平就会下降,而血栓调节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凝血酶原片段都会增加,进而导致抗凝功能衰弱,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导致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若机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高,就会造成血栓的形成,导致血栓事件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提起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晶晶,冷 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血栓事件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2).
  [2] 马莉娜.依那普利联用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07).
  [3] 张德智,吴艳梅,姜 勇,江静如,马 飞,何 翼,孙俊福,王 静,王振龙.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18(01).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