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水彩绘画中融合水墨韵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传入中国不过百年时间,但其发展速度相当迅速。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在兼容并包的环境中逐渐发展壮大,中国的绘画艺术家结合中国的传统元素,把水彩画和水墨画的特性进行融合,使得水彩画在中国逐步的本土化,发展成为了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水彩画,不仅独具中国特有的水墨情趣,且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趣。
  水彩画与水墨画都有“水”字,而它们最相通的地方也就在这一个“水”字上。没有水,水墨画与水彩画就不可能产生。水乃至清之物,水墨画与水彩画正是因为有了水而韵致飘逸,满纸生辉。水墨画的奥妙,在于墨色借助水分而变幻出的黑白、浓淡、干湿、晕化淋漓的变化与统一效果。而水彩画对于水分的把握更要精细,水分的多少能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如水枯比干能引起古藤老树般的苍劲之感,水分饱满则产生杏花春雨般的问道。对于水的运用,是水彩画与中国水墨画最大的共通之处。
  随着水彩画的繁荣与发展,其作为“舶来”画种被引入到中国。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很相似,无论在是绘画工具,还是在作画风格或是绘画媒介上,都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而我国在传统水墨的绘画与研究上有着很深的造诣。国之圣人的思想对于中国绘画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老子》中提到“道法自然”,讲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中国绘画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合,体合为一”的精神。这是一种“静”的精神境界,强调的是顺应自然法则,动中有静,强调人的精神境界与自然精神的结合。老子、庄子提出的“道”是“自然”,也是“虚无”。世间万物皆从虚中来,也自会回到虚中去。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论”,其中就说到了“气韵生动”,即指大到穹宇山川,小至蛇虫鼠蚁的生命的“动”。而画家在画面中表现出的是一种深层次的静寂,把山川树林、花鸟鱼虫抛落在宇宙间,意境悠远深邃。中国写实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那是心灵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在有限的尺幅中表现出无限的精神世界。自然的境界就是艺术境界。宋朝有三家,即关仝、李成和范宽。其中,李成是宋朝时期最知名的山水画画家,他善于琴书且能诗作画,开创了“平远寒林”画体,笔法简练且运笔锋利,喜爱淡墨且用墨精微,有“惜墨如金”之誉。他把思想注入给了本无思想的树木山石,并被夸张地表现出来,多有荒寒之感。
  自水彩画传入中国后,就不断地被中国的艺术家研究探索,且融入了中国式的思维与情感,创造出了中国的水彩画风格,把西方的明暗、透视、解剖与中国的皴擦、渲染、勾勒相结合,绘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情的绘画物象,把水彩颜料的透明性与水墨画的運笔笔法相结合,赋予水彩画新的生命。水彩画用笔工具与中国水墨画的毛笔极为相似,甚至可以直接将中国画中的运笔方式运用到水彩画中,或可以在水彩画中运用渲染、淡彩、笼罩、留白等方法。可以用传统的运笔来掌控水分的多少,或湿染、或干擦、或拼接,这就与中国水墨画的用墨方法很相像,用于控制墨中水分的多少,用干墨、或湿墨、或淡墨临画写实的物象,画面不失气韵的表达。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画家都致力于观察大自然,并把情感融汇到绘画中,这就产生了画面上的情感解读,即在意境上的融合,把空、灵、淡、雅用外显的物象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能解读、能看到的精神境界。它可以感染、影响观者的情绪,而东、西方的意境是有区别的,用现代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的话概括即:“东西方画法所表现的境界层次完全不同,一为写实的,一为虚灵的;一为物我对立的,一为物我浑融的。”然而,相同的是,他们都可以感染、带动人们的情绪。艺术无国界之分,我们可以把水彩画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来进行探索和研究,把其当作一种文化,一种情感世界的表达。一幅画的精神感受是极为重要的,画家通过把中国水墨画中皴、擦、点、染的手法以及水色淋漓的画面效果运行在水彩画的画面中,使得读者能更好地由表及里的解读一幅水彩画,这便是一位优秀的水彩画家的精神世界。
  中国水彩画是中西绘画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中西绘画不同要素重新组合而产生的具有艺术新特质的一个画类。中国的水彩画在保留了西洋水彩画的自身特点的同时,也融入了更多的中国自己的元素,吸收中国水墨画的绘画技巧和着色方法,这大大增加了色彩的表现力,在此基础上,中国水彩画还借鉴了水墨画的意境,强调画趣和“笔墨韵味”。
  水彩画的“韵”,即指水色交融的节奏韵律,也指因画面形神妙达所产生的“气韵”、“神韵”以及带给欣赏者的无穷“韵味”,同时它也是对画面形象精神气质的一种概括,还带有一种类似“味觉的感性品质”。由于受传统中国水墨画技法的影响,中国水彩画家在对水、彩、笔、纸等相互关系的驾驭能力上具有天生的优势,因此,形成了中国水彩画独特的水韵、色韵、纸韵、笔韵以及趣味之韵。
  水彩画与水墨画的融合与发展是一条曲折却又充满无限惊喜的道路,需要无数艺术家的辛勤探索与研究。这不仅是存在于画面上的物象世界和画面外的可解读或不可读的精神世界的融合,更是中国文化精神与世界的融合。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代社会,对水彩画更好的研究与运用,是每个水彩画家、艺术家不可推卸的责任。水彩画的民族化不是一句口号,这需要每一位画家的不懈努力。同时,水墨画也能给在水彩画创作方面失去方向的画家一些灵感启迪,其可以通过水墨的语言与表达找到创作水彩画的新方向,为画家带来更强大的创作动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8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