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课程分析
  基于新课标教学理念,“Body language”一课,我对课文进行了补充与拓展,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了解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不同含义并正确运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们程度参差不齐,但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热情、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在课堂中展现很好。采用活动式的教学法,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三、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一些阅读技巧,训练他们预测、猜测的技巧。
  2、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身势语,培优学生英语交流和运用的能力。
  四、设计理念
  1、在高中英语课堂中,阅读课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提倡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模式,由学生共同努力来实现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
  五.具体教学设计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互动,探究”的教学方式,辅助以多媒体,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warming-up引入
  采用影像资料导入,让学生欣赏卓别林的《城市之光》。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此时趁热打铁,提出问题,导入主题。
  1、What kind of ways can you us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2.What do you think “Body Language” means?
  二)Act out
  为了启发学生对身势语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带领大家做游戏。如: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分开向上伸直,问学生这个手势表示的意义。然后,咬紧牙关,告诉学生I’m an Arabian.看看学生有没有知道这表示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的陈述,做动作。
  让学生就给出的意思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学生到讲台前充分展示一下自己。此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调动起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三)Reading
  使学生学习身势语同时,理解身势语的不同文化涵义并正确加以运用。
  1、让学生解释文章的title(communication:No problem?)
  2、談论图片,根据标题和所给的图片预测文章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3、阅读后学生完成表格(大部分学生能找到答案)
  4、在了细节的基础上,再次阅读(skimming)。概括段落的大意,而且要求使用不超过3个单词来概括,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归纳能力。
  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小组活动)
  “阅读”部分以机场接客人为场景,讲述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初次见面时互相问候的方式迥然不同,而造成一些小误会,形象地表明了身势语与文化背景的密切关系。
  “理解”部分设计了三个练习:
  1、要求学生根据阅读课文填写表格。表格的内容主要是课文中提到的不同国家、不同身份和性别的人在初次见面时互相问候的情景,特别是身势语的使用细节。2、要求学生阅读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学生回答4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所隐含的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如要求学生运用细节推断作者的性别,对“入乡随俗”的认识等,引发学生对身势语的文化差异进行积极的、深入的思考,如身势语无优劣的观点。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第3题。
  2、小组活动:利用网络或图书查找一些国家的身势语和习俗,并用英语表达。
  六、课后反思
  明确任务目标,站在学生角度,精心设计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英语交际环境。以任务型为教学原则,本案例的每一个任务都是从学习者“学”的角度设计的。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在阅读后回答问题这一环节,设计的问题有两个是半开放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七、板书设计
  八、学案设计
  1.How do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ehave when they greet people?
  2.Use the passage to help you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Is the author of this passage male or female? How do you know?
  2)“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What do you think this famous saying means?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方法指导的策略与研究?<课题编号:JCJYC18050608>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