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偷得妙语写华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创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是的小学生生活阅历浅,作文素材积累不多,在刚接触作文时大多感到头疼和枯燥,无从下手。正所谓“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通过课文仿写引导小学生掌握写作规律,是帮助小学生打开写作之门的金钥匙。
  一、开门见山,引“凤头”
  古人称文章的开头为“凤头”,就是说开头要精巧、新颖,要有创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让读者一见钟情,产生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因此,下笔之前一定要精心构思,反复琢磨。而课文的开头是很好的迁移仿写范例。
  苏教版《珍珠鸟》一课的开头语:“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真好”二字真切地道出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为全文做好了情感铺垫。学完此文,很多学生都会用这样简洁而情真意切的开头来作铺垫,引起下文!
  抓住独特的这一句,感悟这一句,模仿这一句。只要我们稍加点拨并能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到习作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开头一定会大 有长进。这样的练习,也会让学生经历厚积薄发,学以致用的语文学习过程。
  二、捕捉形式,仿美文
  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时往往用词不够规范,词不达意。语文课本中不乏是富有韵律的诗歌、意境优美的散文。而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也是学生初学写作时的有效方法。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准确捕捉语言形式,让学生的习作语言更将得准确、优美、自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的“练习”中《风》这首小诗清丽、质朴、有味。诗的两个段落结构相似: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你看,
  树梢轻轻地摆动,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你看,
  湖面泛起了碧波,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诵了这首诗,他们通过对关键字、词的琢磨中领悟诗的意境,感受到栩栩如生的“风”的形态。
  在学完古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除了树梢、湖面可以感受到风儿,生活中还有“谁”也能感受到风儿走过?联系了生活实际,学生的思维瞬间被激活,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我趁机鼓励他们:“你们也来写一写!相信你们会写得很棒!”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下,他们模仿诗歌的形式,写了自己眼中的《风》: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你看,
  蒲公英雪花般飞舞,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风儿在哪里?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你看,
  炊烟如云雾般散开,
  风儿已从那里走过
  ……
  给了学生拐棍,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迸发出创作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了习作的简单和快乐,分享了文字的美丽和优雅。
  又如《孔子游春》描寫泗水河畔春景的一段文字,可谓是景色描写的范本,语言的音乐美,节奏感,表情达意的准确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以“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为引领,连用四个比喻句,对春天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课上,我让学生读文字,想画面,寻找到文章写作的密码。继而,请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照样子写一写.能写几句就写几句,一句、两句皆可。学生的文字给了我惊喜:“清澈的溪水是你甘甜的乳汁。”“洁白的云朵是你神秘的面纱。”“巍巍的群山是你坚强的臂膀。”……这些文字展现,学生既读懂了这句话的思想情感,读懂了作者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
  因此,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语言的形式,作为范例,拓展启发学生思维,这样,学生们才能在课堂上,自觉投入情感,享受着语言文字的趣味,一步步掌握写作的密码。
  二、巧用心思,挖空白
  补白是课文的延伸理解,是文本解读一个独特的视野,是文本解读永不枯竭的源泉.通过补白,可以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引发共鸣,激情达义,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渗透写作能力的训练。
  苏教版五上《莫高窟》的一文中描写壁画上的飞天一段,文质兼美,是学生练习排比句的范文。挖掘文末省略号给予的空白,让学生仿写。上课时,我这样引导学生:飞天是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这么多的飞天,作者无法一一描绘,请同学们赏飞天,也学作者来写一写。接着,我出示飞天图片,请学生把刚才看到的飞天,用“有的……有的……有的……”来向大家介绍。学生们通过观察,仿写,触摸到了飞天令人陶醉的美,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匠心独运。
  以教材文本为例,引导学生修炼习作基本功,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其从“读得进”“记得住”顺利过渡到“用得上”。
  又如:苏教版五下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中理解“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相机理解“年老体弱”“奋笔疾书”后,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借助下列情境:
  这是一个酷暑难当的夏夜,谈迁……
  这是一个滴水成冰的夏夜,谈迁……
  这一天,谈迁生病了……
  展开合理的想象,具体的描绘一下谈迁“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的情景。
  一扶一放,先扶后放,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又合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
  四、局部补写,续精彩
  在教苏教版五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时,在学生了解了说明文列举事例讲究“简明准确”这一点后,如果再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个事例一定不难。我让学生回忆同一册的《装满昆虫的衣袋》,整理法布尔的故事,然后根据说理性文章的表达要求“简明准确”的特点,把它改成一个事例,作为佐证《滴水穿石的启示》观点的补充事例。
  学生有例可循,写来得心应手,有理有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样的练笔设计自然巧妙、落雪无痕,让学生在实践中对说明性文章的叙事特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让语言的“种子”充分释放了能量。
  随文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关键词语、精彩语句、段落,研读赏析,随文仿写,偷得妙语写华章。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