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这门学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数学课程中还应注重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那么针对小学数学的课堂,如何更有效的促进教学呢?
  一、上好一节课首先应先备好教材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学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学段1~3年级,第二个学段4~6年级,在课堂中应注重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在每节课的开始应该先全面把握本册教材,了解它所处的学段,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例如:平均分这个知识点,在小学二年级只需要理解它的概念以及简单应用,而到在高年级再讲授到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则会对这个知识点进行更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再来设计教学过程。
  二、采取适当教学方法
  现有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談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实践活动。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节课讲授的内容不一样,那么它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会不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设计一节课堂,可以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起来相对比较轻松。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可以用演示法来进行讲解,而《小数除法》这种需要讲透算理过程的则选择讲授法比较合适,《长方体的面积》这节课用讨论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通过交流实践来总结长方体面积计算方法。
  三、精选习题
  一节数学课,在新知讲授之后就要进行有练习来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习题的设计一定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突出重难点,难易结合,简单习题来巩固基础,有难度的习题来提升知识点的灵活掌握情况。设计有层次有“深浅度”的练习题,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另外习题的设计还可以更近一步的贴近生活实际,增加习题的趣味性。生活中本就处处存在数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更进一步的调动学生做题积极性。也就是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再到拓展延伸。
  四、理性看待“课堂沉默”
  在大部分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要么是犹豫着回答,要么就是不说话,尤其是教师在数学课堂进行公开课时,教师经常比较担心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者课堂气氛不活跃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心里是比较着急的,结果就是教师自问自答,要么就是斥责学生没有去配合老师,导致出现认真开始教学,草草解决了事的状况。这就是让很多教学都比较关注的课堂沉默。
  在新课标中明确的讲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资助探索的机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之间去沟通、讨论、合作学习等等方法,适时有效地给与引导和帮助。”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不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让小组合作、探讨型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之间自主的去交流、讨论、探究,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探究中收获到新知识,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效率。
  五、注重课堂反思与总结
  教师的教育教学成长中离不开反思与总结,每上一节课都有出彩部分,也有不足之处,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效率更高,语言更精炼不啰嗦,这就需要课后的反思,在下节课或者讲到同样知识点时,效果好的讲解方法继续保持,不足之处避免,久而久之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效率。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本节课是否抓住了重难点知识讲解?每个环节是否衔接自然合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有效?下节课该如何调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好一节课,精心准备一节高效的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程度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会有差异,虽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课堂更生动直观,但有些知识点的讲解还需更好的技巧与方法,这需要我们更用心的去设计去整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