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麦种植技术优化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必须对小麦种植技术展开优化。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并研究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科学选择种植品种、提升种子前提处理质量、细化小麦整地流程、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4方面内容。
  关键词: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种子处理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530048
  前言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农业结构也进行了适当调整,逐渐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管理。小麦在我国粮食种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处理,能够提升我国小麦种植水平,对我国农业良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1.1 品种选择
  小麦种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小麦的种植效果。科学、专业的小麦品种选择,是优化小麦种植技术的关键环节。小麦品种的选择要结合当地的综合条件进行。
  1.1.1 结合当地的降水条件
  例如山西省,全年降水量不足400mm,季节降水分配不均衡,普遍存在干旱少雨的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要优先选择耐旱性能好的小麦品种,如高水肥区种植邯麦19、鑫麦296等品种,保障种苗能够在缺乏灌溉水源的情况下正常生长。
  1.1.2 结合当地的气温条件
  山西省冬季气温低于0℃,冬季时间较长,夏季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差较大。光照条件较好,全年光照充足。在这样的环境下,要优先选择耐低温性能好的小麦品种,如临丰3号、晋麦87以及运旱20410等,增强小麦在“倒春寒”等天气的耐受力。
  1.1.3 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
  山西省的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土,这种土壤的透气性较差,土壤蠕动性较高,保水性能较好,土壤的腐殖质含量较低,养分供应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下,要优先选择对水肥转化率高的小麦品种,如烟农836、济麦22和山农20等品种,保障小麦在贫瘠的土壤环境中正常结穗。
  1.2 播种技术要点
  在确定种苗之后,正式播种之前,种植人员要对小麦种苗进行充分的处理。采用晒种的方法,利用阳光中充足的紫外线,杀死种苗中的有害细菌,减少小麦种子的多余水分;药剂喷洒处理,在固定的距离向小麦种苗喷洒药剂,减少种苗中的寄生虫,保证种苗的栽培实效。
  在播种过程中,优化种植技术,提高小麦种植效果,种植人员要控制好小麦播种的时间,避免过早种植,造成种苗受低温冻害的影响,或生长期过长,消耗过多的养分和水分,影响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也要避免种植延后,导致生长时间不足,小麦结穗晚,不饱满,出现抗倒伏性能差的状况。在播种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土壤的深度,落实种植管理制度,及时抽检种植的效果。
  小麦播种之后,要进行严格的水肥管理。利用现代化的农田管理设备,加强农田水分养分监控。对气温、降水进行严密监控,对于灾害性天气,要建立种苗保护应急预案。对干扰小麦正常生长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小麦种植后的生长高度、根系发育状况、出芽率、抽叶时间进行严格的管理。
  对小麦的播种进行周期化的监控,在播种结束一定时间后,及时对密集种苗进行分苗,对生长不佳的种苗进行补种,避免小麦田出现断垄的现象。还要注意对生长过快的种苗进行根系处理,避免强势种苗侵占其他种苗的生长空间,提高麦田的整体产量。
  2 小麦种植技术的优化措施
  2.1 科学选择种植品种
  种子是小麦种植的基础,因此在正式种植之前,需要对小麦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土壤营养情况等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区域中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实施生长环境最为吻合的小麦品种。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针对小麦的抗逆性进行测量,必须达到相应的种植标准,才能对生长中的病虫害展开有效防护,保证自身的实际生长质量。针对小麦的抗倒伏性能进行检测,选择符合种植环境生长标准的小麦,即使小麦在生长中遇到恶劣天气,由于自身抗倒伏性能达标,能够降低外界环境对小麦正常生长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在选择小麦的过程中,将小麦的实际生产量作为标准,确定小麦的实际经济系数,在此基础上针对小麦的早衰等问题制定预防措施,保证小麦能够顺利生长。通常情况下,将1000kg的小麦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种植数量在50kg以下时,需要使用65%的乳剂和水资源,水的含量在1~2kg之间。添加水资源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相应的规定进行,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在将乳剂与水相互结合之后,处理小麦种子,将乳剂与小麦充分结合,为今后小麦的良好种植提供条件[1]。
  2.2 提升种子质量
  小麦种子质量直接决定着最终小麦种植质量,因此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必须对小麦种子展开有效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种子,通常情况下饱满完整的种子生长效率更高,因此选择小麦种子需要将其中干瘪或者破损的种子剔除,保证种子的播種质量。在种子正式播种之前,还需要进行农药拌药处理或者是包衣处理,防止小麦种子在生长中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升小麦种子的发芽率。经常使用的拌药包衣材料为化肥、生物调节剂等,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在处理种子的过程中,需要从挑选以及处理两方面进行,保证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发芽率,这是小麦生长的基础条件,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对一过程进行充分重视,提升我国小麦生长成活率的同时,优化小麦种植技术。
  2.3 细化小麦整地流程
  在对小麦整地流程展开细化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设计小麦整理程度,整理人员需要对整地工作进行细致处理,认识到整地对提升小麦种植水平的重要性,尤其是小麦种植中的耕地环节,在小麦正式种植之前,将耕地中的杂草去除,同时使土壤湿度达到适应耕地的水平,为小麦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整个耕地过程需要保持良好的平整性,这种类型的耕地具备较强的锁水能力,避免水资源流失。例如,种植中小麦的种植深度应该在25cm以上,保证小麦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能力,但是深度不能超过30cm,使小麦能够在春季大风天气正常生长。实际种植中,小麦的种植深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如果种植土壤中的水资源含量较少,则小麦的种植深度可以适当加深,保持在水稻的种植深度[2]。
  保证营养充足。小麦正常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营养物质,这是基本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则在播种过程中进行灌溉,为小麦生长提供条件。灌溉工作需要从小麦刚开始种植阶段进行,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小麦在生长中后期出现养分不足等情况。由于种植区域的不同,小麦种植中的土壤养分含量也不同,因此必须保证整个生长过程的水分充足,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灌溉,灌溉时间不能确定在下雨前,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最终小麦的灌溉效果。
  2.4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对小麦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监控,一旦出现生长异常等情况,必须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病虫害发生的早期阶段,可以采用物理方法进行控制,物理处理法能够降低对小麦生长的伤害。但是在病虫害发生的后期阶段,情况较为严重,就需要采用化学与物理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例如,在对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在小麦拔节阶段,喷洒浓度为20%的三锉酮,小麦纹枯病则可以使用浓度为5%的井冈霉素或者15%的三锉酮,都能够起到合理控制小麦病虫害的目的。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小麦在实际生长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具有针对性以及科学性的管理技术,这种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小麦的生长质量,降低出现小麦病虫害的概率,提高小麦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结构的良好转型,最终达到提升我国小麦种植技术水平的目的[3]。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优化,能够降低我国小麦种植的成本,提升小麦种植效率。在此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环境的小麦种子,针对小麦种植中的病虫害展开有效处理,提升我国小麦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最终达到促进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粘永康,孙彦玲,赵金,冯佐龙,张晋国.小麦播种机田间作业对比试验(二)——不同小麦播种机对小麦苗情的影响[J].河北农机,2019(02):18-19.
  [2] 刘丰.关于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67.
  [3] 刘兆.连麦8号小麦在新沂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23):30-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7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