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现代建筑,是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两者的区别之一在于建筑中所体现的地域特性。建筑适应和传承地域特征的方式就是建筑地域性的表达方式。地域特性中,自然环境、建筑技术及社会文化三种因素对建筑地域性的影响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于其中民族文化特性在现代建筑中的表达方式,结合通辽市蒙古族中学规划建筑方案设计实例,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辩证的设计观及自省的态度,探讨现代建筑的地域性及其文化性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学校建筑;文化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引言
  工业革命时代产生的现代风格建筑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面积在城市中迅速铺展开来,造成了城市面貌趋于同一化的特点,建筑地域的界限已经消失,加之未有规划的不合理拆除已经导致一些地方的特色建筑风格流失,中国本土化的、传统的建筑风格在逐步丧失。建筑外形式的趋同会逐渐掩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失去文化多样性的民族,会遗失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陷入民族文化危机之中。全球化所导致的建筑形式的趋同早已引起了国内本土建筑师的重视,吴良镛先生是较早关注建筑地域性的学者,他于1998年便提出了“现代建筑地域化”的命题,意在寻找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而“地域化”概念也伴随着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不断引起讨论和探索。
  学校建筑,具有教育功能的文化载体,对于其设计建造的地域性的创作表达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案例。结合通辽市蒙古族中学建设项目,分析其地域性表达的具体方式方法,使地域文化融合到学校建筑创作中来,提高其文化价值,创作出有地域特色的学校建筑,进而弥补逐渐缺失的地域文化建筑。
  1 项目背景
  通辽市蒙古族中学建设项目,是为促进通辽市民族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满足民族地区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扩大对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并完善城市建设功能而建。地块位于乌力吉牧仁大街以南、成吉思汗大道以东,余粮堡路以西,罕白大街以北,西距成吉思汗大道规划中心线71.50米,北距乌力吉牧仁大街规划中心线64米,东距余粮堡路规划中心线20米。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25460.77平方米,其中地块一用地面积为60579.21平方米,地块二用地面积为64881.56平方米,容积率≤0.9,建筑密度≤25%,绿地率≥35%,地上建筑总面积≤112915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教学辅助设施、生活及办公用房、运动场地、绿化、道路、广场、景观等。项目建设场地位于通辽市新城区,场址地势基本平坦,建安费用总投资约3亿人民币[1]。
  2 设计分析
  优势:
  ①用地周边环境相对简单,大面积的规划用地,对建筑的形体和高度不会造成影响;且远离市区,易形成优美、安静的校区环境;②校区周围的城市绿化带有效的隔绝了道路和校区,有利于隔绝城市噪音和保护校区安全,同时大面积的绿化也美化了环境;③周围的城市道路交通方便,利于学生的接送,四周围合的道路也有利于校门位置的设置。
  劣势:
  ①北侧地块有大面积的不能建设永久性建筑的绿地,减少了校区的建筑用地,使得用地紧张;且校区内有横穿的高压线,影响局部建筑高度;②建筑用地地势平坦,但被城市道路一分为二,不利于地块的整合,影响校区功能的划分,且对交通形成很大的不便;③校区被城市道路围合,噪音污染相对严重。
  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用地条件的优势与劣势相伴而生,有些优劣可以相互抵减,更多的还需要通过设计强化优势,降低劣势,使校园总体布局与周边条件环境相适应,满足教学建设要求,在功能合理化的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打造优质的学校建筑工程[2]。
  3 总体规划思路及各方案建筑表现
  为了保证解决好校园各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规划宗旨是合理功能分区、使用方便、人车分流、动静分离。通过对场地条件的分析,总体规划方案确定了“一轴”的原则,以场地由南至北贯穿的中轴为线,教学区、生活区及运动区依次沿中轴线布置。通过三大主要功能区的不同设置,而顺其布置形成景观与绿化系统。以下三个方案的总体规划皆是以此为基础所进行的不同功能区的变换与组合(见图1)。确立了总体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三个方案的表达重点不约而同地放在了对于学校建筑的整体表现上,是运用现代建筑手法来表现学校建筑,还是更应体现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域性,不同设计师根据对该项目的不同理解,尝试不同建筑表现手法,由此产生了多样化的建筑表达方案[3]。
  3.1 方案一(图2)
  各建筑外立面设计选用常见的红砖和白砖为主外墙材料,结合浅色的高级外墙涂料和局部金属板,带来积极乐观的外观感受。造型和色彩上不同立面透明与不透明的对比、中性色和纯色的对比,使整个建筑语言简洁、清晰,在选择这些建筑材料的同时,也考虑了耐久性和维修的便利性(见图3、4)。
  3.2 方案二(图5)
  整体规划建筑外立面的主色调为白色、配以砖红色与浅灰色,浅灰色运用于轴线中心的综合行政楼给人以稳重感,砖红色及宿舍楼中蓝绿色的运用使整个校园更显活泼。所有建筑造型皆追求简洁大方,又不失现代与时尚(见图6、7)[4]。
  3.3 方案三(图8)
  因项目地处内蒙古,整个校园规划方案围绕“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构思,跳脱出常规思维的学校建筑风格进行创作,主要建筑外形体皆采用椭圆形设计。轴线上的综合行政楼为平面及立面中心,满足办公功能的同时,弧形形体向上具有升腾感及庄重感。其他教学楼及宿舍楼呈扁状椭圆形,立面形象未做区分以形成群落,整个教学区及生活区布局参照草原上的蒙古包,向阳而聚、向阳而生。主要建筑外立面材质采用金属、玻璃、真石漆表现,充满現代气息(见图9、10)。
  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为营造学校空间多彩生活环境并体现民族文化性做了以下构思:
  (1)校园内的步行路:学校用地占地较大,需要设置校园内学生上课、运动和生活区的步行路。沿步行路结合景观绿化,参考草原内的蒙古包群落,非中心自由式分散布置体育馆、剧场及食堂,引导学生参与和使用,作为相互交流的空间。   (2)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校门设计(见图11):校门作为学校的主要标志性建筑,更应具有地域及民族文化辨识感。校门造型以蒙古包为原型,并取其上的民族符号“云纹”加以装饰,展现地域民族文化特色[5]。
  (3)方案二中教学楼与楼之间做了连通的户外长廊,在这里可以流畅无阻的通行,内设长椅及民俗展示墙。长廊可以调节学校生活的变化,展示各种文化作品,更符合蒙古族孩子们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天性。
  (4)露天剧场:规划中取宽阔平整的绿地,设置了具有环形席座和圆形舞台的下沉式露天剧场,作为举办隆重民俗表演、文娱活动的场地,以符合蒙古族人爱唱歌和跳舞的天性。
  (5)方案二的体育馆,以蒙古包为参考加以符号提炼,蓝色和白色作为民族性颜色,在立面造型和空间立意上,运用现代手法加以简化和运用,力求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使之成为现代性的蒙古式建筑(见图12)。
  4 方案对比与评价
  方案一整个校区的总体建筑风格比较现代化、中性化,这种外立面材料和形式的运用在世界范围内,包括学校建筑风格里都比较常见,放之四海皆可,无地域辨识度。
  方案二从校园整体来看,综合行政楼的灰色与教学楼的红色、宿舍楼的蓝色绿色有割裂感,建筑形式缺乏统一性。且与方案一同样为现代建筑风格,未体现地域及民族文化特点。
  方案三采用了良好的具有民族性的立意,主要建筑形体几何化处理,且希望以形来映射文化。但外观材质的选用有强烈的现代气息,造成规划的整体风格压制了民族性与地域感,由此显出立意的生搬硬套,且造成建筑现代感与民族性的冲突,亦无法体现现代性与民族性的交融特色。
  此项目的侧重点主要是如何满足学校建筑对于民族文化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从而达到建筑地域性和多元化的目标。三个方案对比不难发现,方案一、二没有体现民族文化的内容,这两种外观形象放入其他地域的学校建筑中亦可,两个方案都只是现代建筑。方案三,虽取意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建筑轮廓采用椭圆形进行几何化成组的表达,但综合材料的选用情况,呈现的仍是四海皆可的现代建筑。对比以上三个方案,其他建筑中具有良好立意的体育馆及校门建筑的民族文化感或许更显充足。
  5 方案调整及表达地域民族文化的方法
  本项目建筑创作方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如何在地域性建筑中表达民族文化特色?
  对于民族象征性符号的提炼成为设计表达的关键,这也是众多地域性建筑作品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中国的南北方,南方建筑因气候因素无须过多考虑冬季保温,只需考虑遮阳与通风,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有更多的余地,其地域性可通过对当地建筑材料的有效运用而体现文化感。但北方寒冷的冬季,建筑外保温热工性能的要求使得建筑形体及构造受限,因此地域文化性的表达更多的趋向于符号化,需要从具有民族代表性与地域特点的物体中加以提炼及运用,如几何形体的模仿、地域颜色的选用、特色图案的罗列等,对于民族生活习性的体现也应贯穿于各建筑功能及流线的考虑中。综合以上,进行方案表现调整,即将民族符号应用于外观表现中(见图13、14)。
  对于地域性建筑的设计创作,要展现其文化内涵,其表现手段与方法归为以下几种:①地域性颜色的运用;②当地建筑材料的使用;③建筑形体几何符号的提炼;④民族特色符号的提炼运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已无法通过再现过去生活的具体面貌来反映民族特色,而是靠现时所拥有的技术条件,顺应自然环境实现所需的功能,将文化性与地域感贯穿其中,使地域性建筑因地制宜,显示其适用性、经济性、生态性,反映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并形成其特有的风格及世界观。以此,根据不同项目所面对的制约因素的不同,采用多种或单一手法综合运用、精确提炼、准确表现,将成为建筑创作者们永恒探索并为之努力的课题。
  6 结束语
  现代建筑地域文化性的表达,要将文化与历史贯穿于建筑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而非仅仅进行表皮式创作,才能使地域性建筑拥有灵魂和精神文化硬核,充分考虑地域性特点,充分尊重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在建筑形式、结构及空间布局的设计中,融入地域特点和文化内容,提升建筑设计的效果。
  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日渐发达的今天,表达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核的建筑语汇不应该是唯一的,或许也不一定要依赖于传统建筑元素和符号。如何运用其他建筑语汇表达中国特色文化精神,应该成为现代建筑创作者们的时代课题。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应该为弘扬、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凝聚力做出更多的贡献,用具有鲜明地域感、民族特征与个性,并符合时代特征的形象,将中国建筑展示给世界。
  参考文献
  [1] 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09.
  [2] 王育林.地域性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51.
  [3] 张建涛,刘文佳.现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7-18.
  [4] 杨宏烈.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风貌特色的传承与创新[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4:211.
  [5] 刘莲.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整合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王俏(1987-),专业:建筑学,学历:大学本科,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师,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师,现就职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6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