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工科背景下,我国为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教育部着重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精英人才。在国内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还不成熟,高校亟须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索以适应时代发展。高校应将人工智能进行学科化,明确其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的职能,促进校企合作,打破校园和企业之间的壁垒。
  [关    键   词]  新工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46-02
   新经济时代下,新工科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运营而生。新工科泛指依托新兴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设立的专业,包括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优化与再造[1]。新工科承载着新体系、教育教学的新质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學科专业的新结构、工程教育的新理念等使命,赋予了工科教育新内涵[2]。新工科建设主要涵盖途径新、要求新与理念新三个方向,以达到培养创新型、多元化工程人才的要求,树立塑造未来、应对变化的新理念。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改革步调应和时代发展一致。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也渗透到民生和新经济行业。人工智能有助于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进式上升,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因此,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人工智能发展作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受到高度重视。教育部在2018年4月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战略支撑[3]。因此,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精英人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将人工智能学科化
   人工智能技术路线与发展走向主要倚靠高端人工智能人才。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迈出实验室挺进市场,整体处于产业大突破前的应用摸索与技术冲刺阶段,部分产业体系与技术仍然尚未成熟。因此,培养推动创造性应用与技术突破的高端人才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可以说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力与水平由人才数量和质量来决定。在新工科体系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仍有不足,原有体系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多集中于热门方向,AI架构师、仿生机器人研发人员等人才稀缺,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4]。经调查,当前中美两国人工智能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对比悬殊,两国人才比例近1∶2,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数量缺口大,改革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是当下重要任务。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吸收了多门学科,具有学科交叉融合性。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很多专业知识体系都与人工智能领域有关,但这些专业的人工智能课程不是重点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碎片化、高开低走等问题。另外,我国极具学科前沿代表性的高校目前都只将人工智能设置为一个研究方向,还未将其正式设置为一个学科或专业,使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具有局限性和被动性,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与产业发展。
   要对当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首先要将人工智能学科化,将人工智能设置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专业来提升人工智能学科的专业性和普及度。可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为人工智能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培养学生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思维。人工智能学科主要研究人工智能、认知科学、脑科学等方向,涵盖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在研究生招生阶段,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交叉学科,适当进行跨学科招生。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独立设置人工智能学科培养该领域精英人才,必将成为我国培育人工智能人才的一片沃土。
   二、明确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的职能
   高校承担着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重要文化使命[5]。在新工科背景下,迫切需要高校明确自身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的职能,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培养与输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缔造者与传送带。
   人工智能战略上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人工智能人才的竞争,根据统计,我国当前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已经达到500万人左右,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供求比已经达到1∶10,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数量在全球比例只占5%左右。目前,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已经呈现“井喷式”的发展状态,但我国高校却仍保持着百年树人的传统培育人才模式,这种状况凸显了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紧迫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工智能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高校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的步伐以及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培育可以满足人工智能产业需求人才是高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我国要把握人工智能人才建设的先机,需要和世界各国展开交流合作,而高校就是我国与国际开展人工智能学术交流以及合作的桥梁[6]。高校作为人类拓展知识边界与探求科学奥妙的学术殿堂,通常会成为新知识、新理念与新技术的原始发源地或传播途径。高校本身具有开放互鉴的文化交流基因以及便利的学术组织身份,高校的特殊性易迅速实现思想理念与科学技术的交换。所以,在人工智能先进理论以及技术的引进和传播中,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追踪国际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开拓国际性视野,努力实现优秀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和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传播与创新。
   三、打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壁垒    在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高校的学术科研圈,还与企业储备人才直接相关。企业要想在高校人才中发掘与之需求相匹配的人才,都要通过校企合作打通培养人才的壁垒。校企合作可以促进高校与企业研发研究部门联手组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的创新联盟,以拓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边界。高校可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广“双导师”制度,即学术导师与产业导师并存,其中产业导师可以聘用在企业中任职的专业人士来传授实际生产经验,引领学生熟悉企业技术和社会研究,并根据社会企业需求成长为人工智能某一领域的拔尖人才。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工智能学科高端人才,这样既可以使人工智能行业的专家直接参与校内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迅速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学科的应用研究能力,又能改变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采用“双导师”制度,双方的核心目标都是对人工智能人才进行培养与储备。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双向吸收彼此的精英人才可以彻底打通双方的壁垒。因此,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实行校企双聘制度,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共享,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教师在人工智能的相关企业挂职或进行离岗创业。聘请企业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参与高校的学术交流并对校园人才进行精准定位培养。精准定位培养采取学生与企业之间在大二或研一阶段双向选择的方式,企业提早培养部分达到企业需求的人才,未来直接加入企业实习工作。校企合作可以切实缓解当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紧缺的现状,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人工智能人才的共享共用,降低双向流动制度的成本。
   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极高的前沿性和跨界融合性,需要对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进行前瞻性布局。高校既要对信息技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探索,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要针对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养成和扎实数理基础而积极举行信息技术类的实践活动或科创竞赛;也要增强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各个方面的互动,鼓励高校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积极开设以人工智能学科为核心的专业,形成完备的人工智能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在对应人工智能的领域建构成熟的培养体系。
   四、结语
   在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与国际竞争的新焦点,高校要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人才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进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十分迫切。从人工智能学科化、明确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的职能、采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这三个方面实现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作为高校的重大任务,应为新工科的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高校将在不断探索中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贡献出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许涛,严骊,殷俊峰,等.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人工智能+新工科”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2(16):80-88.
   [2]鲍泓.智行合一 深学笃用:机器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综合改革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13):185-189.
   [3]王永雄,丁德瑞,宋燕,等.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精准分层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17,23(12):109-114.
   [4]陈劲,吕文晶.人工智能与新工科人才培养:重大转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6(26):218-230.
   [5]許昊,陈怡斐,潘慧凡,等.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8,32(31):159-160.
   [6]倪伟传,李佳,王凤,等.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FabLab实验平台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5(18):132-133.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