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基于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社会需求与就业特征的矛盾,从人才培养模式角度对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阐述,指出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44-02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大学教育作为培育和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在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自主创新、实践技术提升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国家也在不断调整和出台相关政策以更好地引导不同层次大学的定位和转型,更加突出和强调以实践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和专业,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以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模式为主要探索对象,分析现有培养模式的弊端,并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实践感受,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设想,供大家探讨。
   一、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林业院校设置的针对木材加工和利用的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定位是:“培养具有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及加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理论,能掌握木制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基本技能,具有工艺设计、产品开发与技术管理等方面能力的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由此可见,写好“木材故事”,要求学生不仅要能熟练运用传统木材基础知识,还要不断吸收和掌握化学、生物等新型技术,能够将基础知识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生产企业的现代化转型生产。
   (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木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包含理论知识讲授、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设计等不同的教学环节,以期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对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给予良好的启发,使学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更好地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然而,随着就业现状的不断反馈,我们发现真正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少,而木材加工企业却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这一矛盾现象说明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巨大差距,现有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方式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目前,教学环节大多数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占据了总教学时间的90%以上。而且,学生缺乏感性的认知过程,单一的知識灌输难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产生兴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教材缺乏
   教材是学生了解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既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能力。然而,目前多数教材相对比较陈旧,知识更新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导致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不匹配,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3.师资分配不够合理
   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离不开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从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师资,绝大部分是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而且以年轻教师为主,虽然普遍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但一线实践经验不足,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4.考核体系与培养目标不匹配
   目前,课程专业知识的考核普遍采用闭卷或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很少对知识在实践方面的运用进行考核,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缺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毕业设计作为重要的实践环节也相对僵化,未能充分体现知识的自由运用。
   二、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上述特点,培养创新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大力进行教学改革,深入探索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和教学作用机制,结合实践教学,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全方位提升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水平,为应用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提供坚实后盾。
   (一)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
   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应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来传授和解读知识要点,如探讨式、展示式、讨论式、模拟式等。对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可以增加模型的引入,即通过展示和仿真模拟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模型的特点来感受所讲知识的重要性,为将来的实践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和探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避免纯理论带来的枯燥感。
   (二)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一支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目前,师资队伍中的教师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为此,可以采用校企结合的模式,定时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兼职”“挂职”,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等,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和水平。其次,学校可以考虑设置外聘“导师”,将企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引入实践教学队伍中。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切实落实人才培养目标。
   (三)建立教学资源库    虽然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获取信息的方式丰富多样,但也存在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的情况,加之不同个体索取信息的方式差别较大,对很多学生而言较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建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增加课堂外的课程学习,以讲座、小视频、模拟演示等方式进行知识的补充与阐释,结合网络化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助力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完善考核评价标准
   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的考核应摒弃“一刀切”模式。每一位學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采用多元考核体系进行评价。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够充分、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因此,非常有必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增加学生对平时课程的反馈考核(如调查报告、小论文、仿真设计)、在试卷中加大实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考核,还应设计多种考核形式,如可以自制模型、分组知识竞赛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完善教学改革政策支持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但为了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适应社会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除了对教师、学生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外,顶层设计非常关键。大到国家政策,小到课程教学方式改革,都要求有理可依、有规可循,否则将不予认可。即使再好的改革方式,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也较难实施。因此,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给予教学者更多的空间,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责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断改革和探索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有利于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世锋,张伟,李建章.关于提高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4):12-14.
   [2]周晓燕.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科技资讯,2007(33):102-103.
   [3]李延军,刘志坤,马灵飞,等.浅析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林业教育,2004(4):6-7.
   [4]涂道伍,徐斌.以就业为导向的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86-187.
   [5]董宏敢,王传贵,武恒.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5):38-40.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4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