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习作知识:要“精而准”,不要“大而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写作,与游泳、骑车等一样,都是一项技能。技能的获得,当然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的训练。但是,与其他技能相比,写作具有记录生活和艺术创造的特性。显然,简单直接的知识讲授与机械重复的语用训练,不能促进孩子写作素养的提高与写作技能的养成。习作教学,我们该教哪些写作知识,怎么结合写作知识的传授进行有效的训练,是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深思的问题。
  一、课堂:我们需要教什么样的写作知识
  听一位年轻教师讲授《童年趣事》习作指导课。她先用孩子们活动时的欢快场面的照片引发了他们最美好的回忆,教室里笑声不断。接着老师又让两队来了个“南北对抗”:每组一个同学用简单的几句话讲述一个自己经历的趣事,看哪个组趣事多,说得有意思。两小组学生你方唱罢我登场,“斗”不亦乐乎。此时,教室里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下发冯骥才的《捅马蜂窝》,老师希望孩子们能从中悟出写趣事的方法。对此环节,我颇感兴趣,想看看老师到底能教给孩子们哪些妙招,因为孩子们写作内容有了,写作欲望也被调动起来,缺的正是怎么写好的具体知识。可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孩子们在老师引领下,找出了各种描写方法;老师的总结也是这一套“一定要抓住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写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可是,无论写人,还是叙事,什么样的文章离得了这些描写呢?孩子们需要的是,写趣事到底该怎么写,有哪些具体的方法。这些方法得让孩子们学了能懂,拿来能用。而这位老师讲授的习作知识,高高在上,大而空洞,效果可想而知——会写的当然笔下泉涌,不会写的依旧紧皱眉头。
  同样写童年故事,我们来看看名师吴勇是怎么教的。
  第一步,吴老师以古诗《池上》为引子,让孩子们模仿诗中的“小娃”去偷采白莲,其他同学现场解说:“小娃他弓着背,猫着腰,偷偷地把手伸到莲叶中间。此时,有路人经过,他一惊,连忙把手缩了回来。路人走了,他猛地把白莲拽了下来……”
  孩子们边看表演边品评解说,懂得了正是这一连串的动词,让偷白莲的场面活在了眼前。他又领着孩子们走进小娃的内心世界:采白莲时,有点兒犹豫,他犹豫什么?终于采到了,可心里还有些担心,又担心什么?第一步,吴老师把写“偷”事,聚焦到“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上,也为后边讲解具体的写作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步,品完古诗里的“偷”,孩子们再到作家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的片段中寻觅“偷”:先找出描写“偷”的动词,让孩子们明白,干偷事时,动作往往是敏捷而隐蔽的;再读描写“偷”的心理描写,引导他们领悟,干偷事时,心理往往是矛盾而担忧的。这一步对写“偷”的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进行进一步细化、分解。
  第三步,在孩子们讲述自己生活中瞒着大人做过的“偷”事后,吴勇老师要求他们“通过敏捷而隐蔽的动作,矛盾而担忧的心理描写”将自己的故事写具体。有了这些实用的写作知识,孩子们如同过河有了船,登山找到了路,自然得心应手。
  二、比较:“精准知识”有哪些不同
  写作知识到底该教些什么?
  那位年轻教师教的写作知识“抓住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写具体,要有真情实感”,还有诸如此类的“中心突出”“详略得当”“写出人物的特点”“想象要丰富”等。吴勇老师称之为“目标性知识”,也就是对习作要达成目标的要求性知识。如果只讲这些,孩子们会觉得它们如同天上的浮云,看是看得见,摸却摸不着。他们会说:“我知道那样写很好,‘可臣妾做不到呀!’”
  与之相对应,吴勇老师开发的习作知识,“写‘偷’事,要写出动作的敏捷而隐蔽,心理的矛盾而担忧”,他称之为“精准知识”,也就是对“目标性知识”进行分析、解剖,向下延展,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化的写作知识。
  一般来说,它有以下的特点:
  (一)细小而实用
  和“目标性知识”的大而全相比,“精准性知识”是具体的、细小的。它是针对本次习作的一个点——学生习作时遇到的困难设计开发。对学生来说,它看得见,摸得到,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二)多元而变化
  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相应的,达成写作目的的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所以,精准性知识因为开发者不同,习作内容不同,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同样教“怎么让人物动作更具体”,有的老师传授的是“动作分解法”,另一个老师可能用的是“揣摩体验法”。同一项内容,因为年级不同,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精准性知识”也会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写人物外貌的知识,三年级初学写人,老师会教“按一定顺序写”;四年级则告诉孩子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有重点地写;五年级则教“突出特点,可以用想象与夸张,让句子更有趣”;六年级更上一层楼,要求不为写外貌而写外貌,外貌描写要为写人物性格、爱好等服务。
  三、训练:“精准知识”该怎么教
  写作知识训练,常被诟病“机械重复”“桎梏学生思维”。“精准性知识”的讲授,怎样以灵动的面貌出现,摆脱上面的顽疾呢?
  (一)时机:与学生需求相遇
  什么时候教?时机非常重要。正如孔子所说“不悱不启,不愤不发”,精准知识的讲授,要与学生需求相遇,也就是他们写作遇到阻碍,不知写什么,或者眼前有鲜活的形象,却不知怎么表达时,老师的讲授才相机而动。这样的教,急学生所急,解学生之难,他们自然学得主动,有“如饥似渴”的积极性。如果单纯为教而教,即使最好的精准知识,也如硬往饱肚的孩子口中塞美食,孩子品尝不到食物的滋味,反而生出无限的反感。
  学生对“精准知识”的需求,有时发生在写前,我们教学的着力点就放到写前的指导上。比如:写“和妈妈说说心里话”,话题贴近儿童实际,他们有一肚子话要往外吐。除了少数孩子要夸妈妈,绝大多数孩子要吐槽:别唠叨了,能不能不管这么严,别偏心等等。
  给妈妈提意见,怎么写才能说到妈妈心里去,读了之后管用,成了孩子们遇到的最大难题。老师此时推出绘本《妈妈你好吗》,与学生一起分析主人公龙二是怎么打动妈妈的心的。很快,孩子们就总结出一系列好方法:把自己的心声浓缩为一句话,让老妈一眼就看到;结尾需要重复观点,再次给老妈提建议;要把理由说清楚,让她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想;一定得举最典型的例子,让老妈看到,那时“我”心里有多么苦……   更多的时候,这种需求发生在习作之后。读自己的作文,他们发现本来明艳怡人的景色,在自己笔下却少了色彩;本来惊险刺激的事件,到了作文本上,却变得平淡无奇。此时,他们就会困惑:问题出在哪里?
  比如:一次火花四溅的辩论赛,写作的重头戏自然是语言描写,孩子们的人物对话很长,可怎么读也读不出现场的“火药味”来。讲评课上,我们一块分析张之路《羚羊木雕》里“我”与妈妈争吵的片段。这让他们找到了写对话的密码:对话提示语有讲究,如果对方接话又快又准,应该话在前,提示语在后,甚至干脆不用提示语;如果一方被问住,憋了好长时间才回答,提示语当然在前面;提示语还应该写出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等,让它为辩论助阵。有了这些“精准知识”,孩子们修改后的习作,也终于“火花四溅”了。
  (二)中介:以范文等为载体
  语言学习理论里有“目标语”“伙伴语”和“中介语”的概念。“目标语”指向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终极目标。“伙伴语”指向他们现实的语言水平。而“中介语”处在二者之间,孩子们跳一跳可以碰到。它像一级级台阶,孩子们踩着它,一点点向“目标语”靠近。
  最佳的“中介语”,自然是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它用儿童的语言,写孩子们的故事,里面蕴藏了无穷的写作奥秘。上面提到的两个例子,都是如此,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班里同伴的优秀作品,也可以成为理想的“中介语”。它的优势非常明显:作品写的是他们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他们更有认同感;伙伴的作品,往往水平只比一般孩子高一点点,学起来相对容易;“小先生”就在身边,更能激发他们的“斗志”——下次,我的作品也要“入围”。
  比如:写“绰号人物”,魏锦泽习作的一个片段,被我搬上了大屏幕,还美其名曰“魏氏写法”:
  韩家祥嗓门可大了,一吼像响了一阵雷,又像坦克发射炮弹,你要不捂耳朵那可就倒霉了。这不,上课老师没来,他从教室门进来,指指嘴,用动作告诉大家,他要亮一嗓子了。他离我们10米了,同学们都心惊肉跳,捂住了耳朵;离我们5米了,同学们害怕得要死,就像要被猫吃掉的老鼠一样;他进来了,吼了一声。教室里立刻变成一锅粥:有的打开后门,随时准备逃跑;有的惊得耳朵嗡嗡直响;仿佛桌子在晃悠,教室在晃悠,人也在晃悠。
  片段一出,教室里就沸腾了,因为韩家祥就在我们班,他的大嗓门早就名声在外,文中的小故事刚刚发生过,余音尚未散去。更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是这魏锦泽到底用了什么写法,一定得探个清楚了。有了这样的劲头儿,秘密很快被揭开:为了表现韩家祥的嗓门大,既有正面描写,更多的是侧面描写,用同学的“怕”来反衬;二是写韩家祥呐喊时,有一定顺序。这样“魏氏写法”就从一个同学的独家秘籍,变成了全班的拿手本领。
  作为“精准知识”载体的“中介”,形式还有很多。比如,思维导图可以教给孩子构思的方法。艺术的原理是相同的,节选的小视频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将一些很难用语言说清的写作技巧,形象化地表达出来。张祖庆老师的写作课程“看电影,学写作”就是最好的诠释。
  (三)运行,与情境设置相融
  怎样让“精准知识”的传授,不是面目冷酷,不是高高在上,情境的设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它打通“精准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通道,激发孩子们的内在需求,为学生学习搭建了灵动的舞台。没了情境,习作知识传授就成了无根之物、无源之水,真的成为枯燥乏味的机械训练了。
  写打雪仗,动作描写最重要,可孩子们笔下的人物动作“大而粗”,怎么办?我先给孩子们讲施耐庵为了写武松打虎,把自己当成武松,狠打板凳的故事。再设置情境:教室就是雪地,让一个孩子攥好“雪球”,寻找目标投中后,赶紧逃跑。全班同学先观察,再集体跟着来一遍“慢动作”,揣摩投球中用到了娜些具体、细小的动作。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习写心理活动的写作知识,我让他们先猜灯谜,感受思维如何在脑中左冲右撞;学写人物语言,班里就开个辩论会,感受唇枪舌剑擦出的火花;学写人物外貌,开展“猜猜他是谁”活动,看谁的外貌描写,让大家一猜即中……
  现实比小说荒诞多了,
  虚构还要在一定逻辑下进行,
  而現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马克·吐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5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