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新课标语文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价值体现。本文提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此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现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02-02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要求加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观瞻语文课程教学,丰富语言积累,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取扎实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培植探究与创新意识,让他们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具备能力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复杂问题。
  1.核心素养的涵义
  核心素养是学生最主要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素养,其内涵非常丰富,是情感、知识、能力、品质、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融合,在个体终身发展与学习中关键、不可或缺,它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在学校和家庭中培养,随后在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完善[1]。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正式发布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通过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让他们具备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品质与能力。
  2.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语文的视角来观察事物,用语文学科的思维、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内在涵养都可以称为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本着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怀,逐渐引导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能力。
  3.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与策略
  3.1课堂教学少分析,多实践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以记忆为主,在记忆、理解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不应该把时间都用在对文本内容的过度讲析上[2],而应该重点在语文技能、学习方法等学习实践上着重力,可以通过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在识记字词音和形的同时理解其意义。如在教学《乌鸦喝水》這一课,关于“乌”和“渴”这两个生字,老师直接在黑板上板书两组形近字“乌”和“鸟”,“喝”和“渴”让孩子们比较,很多孩子看到这两组形近字都会联想到鸟没了眼睛当然是乌黑一片;喝水要用嘴(口字旁);口渴了所以想有水(三点水);还可以采取主题式研究学习方式,开放的教学模式,确定一个活动主题,让学生基于学习目的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结合图文完成主题知识小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培植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等综合素养。
  3.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投身于具有学习价值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运用找中心句或关键词的方法提取核心信息,通过抓住关键词,请学生把关键词连成句,用几句话把课文的主要意思概括清楚。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可引导学生寻找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学生认真读文不难发现文章第一段写的是西沙群岛的位置,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按照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丰富的特产,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这几个关键词连词成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由找时间顺序到抓关键词,厘清时间顺序,概括就有条理,由说一句到说一段,学生的概述和复述能力会得到提升。课堂教学由老师“讲”转交由学生“讲”,让学生从听讲、学讲、会讲到创讲,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得到培养。
  3.3加强学生的训练朗读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主要是通过对有声语言运用的技巧,包括停顿、轻重、语调、速度等,促进人物对事物态度的变化和感情的起伏的理解。在课题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请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实践中指导朗读方法:“对话语,角色变化”,读出不同人物不同语气:《陶罐与铁罐》这一课,分角色朗读是最好体现不同人物要读出不同语气的方法,铁罐因为自身的材质比陶罐坚硬一直非常瞧不起陶罐,所以在读铁罐的对话时要读出傲慢与轻蔑的语气。而陶罐因为自身的用处并不小被铁罐逼急了也敢于与铁罐辩驳,所以在读陶罐的对话时要读出谦虚和争辩的语气。读出同一人物在不同情境中不同语气:《巨人的花园》这一课最能体现同一人物在不同情境中语气不同,巨人起初并不喜欢孩子们到他的花园玩耍,因此他发现孩子们后都是用生气的语气跟孩子们说话,可当他发现只有孩子才能给花园带来阳光和生机的时候,他跟孩子们说话的语气就温柔多了。学生运用学得的方法进行朗读实践,通过老师的点拨,再实践,朗读能力在体验中得以提高,有利于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有利于获得思想熏陶和情感的传递。
  3.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凭借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创作和技术创造[3]。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力,一般是凭借教材来进行的,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的眼光品读,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进行言语实践,进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参与实验的学生之一,面对实验井中的水越来越多,你会怎么办?从而来体会为什么教育家会激动地说“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3.5实施探究式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生读课文,而是引导学生钻研课本,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学会深度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在教师智慧引领下的自主探究中逐步悟得习的。教师应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扣紧疑问,以“悬疑”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考实践。在教学《玩出了名堂》时我这样引导:家长和老师总是认为我们玩影响学习,为什么这篇课文却说玩出了名堂呢?答案就在课文里,要想找到认真读。这期间无需老师任何提醒,学生就会认真地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顺理成章地进入课文学习。接下来的提问设计由浅入深,使大部分学生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成功的果实,维护学生的成就动机,鼓励他们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合解释和评价,“逼”着学生结合文本内容与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让学习真正发生,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等在实践中建构生长。
  4.总结
  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教学活动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价值体现,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夯实语文基础性素养,更需培植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发展性素养。老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改革教与学的方法,创设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情境和实践,引导学生在无比阔大的社会生活环境里学习应用语言。
  参考文献:
  [1]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教学研究,2016(06):第80-81页.
  [2]许红琴.聚焦延展转变——例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第47-51页.
  [3]张秀兰.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2):第67-68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