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科学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应勇于创新,才能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创新精神在教学中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在这教育理念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对于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便要求处于这一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否则,就必定会被飞驰的时代所抛弃。
  教育部21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中把创新意识摆在首位,说明我们科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科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课标学习中研透创新精神的要求
  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大亮点。从小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由“注重知识传授—注重科学方法与过程—注重科学素养—注重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从最近的课标要求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来关注和落实。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从2001版的《课标》到2017《课标》,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增加了“技术与工程”领域。以技术工程领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开展科学学习。2017版的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责任感。
  科学知识目标中的技术与工程领域明确要求:要学生了解技术是人们改造周围环境的方法,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工程是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的一系列活动;了解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在科学态度目标中,明显增加了追求创新这个维度,并且对不同年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1-2年级要求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猜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3-4年级要求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5-6年级要求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从3-4年级开始就对学生创新提出要求,中年段从创新的乐趣开始,高年段要求培养创新精神。说明在课标中对创新是有明确要求的。
  二、课堂教学中突显创新思维的培养
  1.引导学生思维发散。
  一是打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思维的桎梏,阻碍新思维、新方法的构建,阻碍新知识的吸收。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一课时,思维定势往往会告诉我们灯泡只有放在正级才会亮,而放在负极是不一定会亮的,在课堂中,就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以亲身实验为准。当学生发现小灯泡放在负极会亮时,就会激发他们更多的思考,放在其它部位是否还会奇迹呢,于是多种联接方法就自然而然的探究出来了。
  二是淡化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学习知识要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老师和家长、不轻信他人。甚至让学生提出与教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和同学、和老师争辩,和所谓的标准答案较劲。特别是在科学教学中,更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时,要求学生写食物链,当给出小草、蜗牛、蚜虫、蝴蝶、小鸟、蛇等动植物时,如果要求学生写一条食物链,那就不是简单的一种了。可以是最短的小草→蚜虫→小鸟,还可以是更长的小草→蚜虫→小鸟→蛇。这里关键的就是要求学生知道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开始,消费者结束。其中间的关系就可以根据大自然存在的现象而确定。这也告诉学生是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三是大胆质疑结果。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质疑常常是培养创新思维的突破口。例如在执教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一般结果是木块和泡沫在水中是浮的,但是有学生就会想,为什么它们在水中就不能沉呢,如果要它沉,有没有可能呢,这就引起了学生的思维碰撞,也让学生是带着问题去思考,从质疑一般结果中的问题云思考,最后它们会想到各种样的办法,尽管这些办法中有些看上去不是太实际,但是学生们打开了思维的闸门,这很重要。
  四是学会逆向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不受旧观念束缚,积极突破常规,标新立异,表现出积极探索的创造性。其次,反向思维不满足于“人云亦云”,不迷恋于传统看法。但是逆向思维并不违背生活实际。例如在执教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有学生反过想,什么情况下不能产生声音,如不想被人发现,应该如何做,首先想到的是动作小,此时就有一个“动”字,如不动,就没有声音,动作越大,声音可能就越大,所以从逆向思维也可以得出声音是要“动”了才会产生的,最终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课后探究中注重创新活动的实践
  为了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更加肥沃的实施土壤,课后的探究活动很重要,老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一些课后的创新探究活动,最好是能和家长一起完成。
  1.课堂创新活动的延续。
  科学课中有很多探究活动是在一节课中很难完成的,往往需要学生在家寻找空档时间自己自觉完成。例如一些长期观察类的活动,如观察种子发芽实验,观察天气,观察蚕宝宝的生长等。
  2.亲子交流有益的媒介。
  很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有时无从下手,其实一起活动是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家长与孩子之间一起进行探究活动,一起观察动植物,例如时下流行的同时外出观鸟活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在一起活动时,既可以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又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创新活动。例如在观鸟活动时,引导孩子为什么要进行观鸟活动,既是了解鸟类、爱护鸟类、爱护生态的一种活动,也是爱护自我、锻炼自我、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体现。
  创新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发生,既有高水的平创新,也有普通的创新,前者只有极少数天才能够达到,后者是所有人都可以具有的能力。但是无论哪一种创新,基本過程都包括找出实质性的关键问题,并做出解决问题的决策。创新思维是导致创新活动发生的源泉和核心。创新思维是人在面对需要作复杂决策情况下,在激情驱动下突现的一种灵感,一种积极的直觉思维;常常又是跨学科的、循着不寻常思路发展的、高质量的综合思维;它是基于已有的、长期积累的知识(概念和模型)和推理之上的思想飞跃;它针对某一特定的目标,并希望对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韦钰.以大概念的理念进行科学教育[J].人民教育,2016(1):41-45.
  [2]  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0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