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才争夺战中三四线城市提升人才引进软实力对策完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部署“人才强国”战略以来,各地区更加强烈的意识到人才对于当地发展的重要意义,“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2018年上半年起,人才争夺现象蔓延到三四线城市,但因三四线城市自身经济状况、地缘缺陷等区位因素“短板”,在人才吸引的竞争力方面一直较一二线城市(含新一线)存在明显劣势。目前针对大学生区域性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普遍认为经济水平、软环境、生活保障为主要影响因素。2012年国内学者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适应因子和软环境因子对大学生区域流动的影响居重要地位。基于上述现状,本文从大学生③视角出发、以良好软环境的塑造为基本思路,调研探索三四线城市特有的人才引进文化潜力、提升城市人才争夺的软实力、为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人才“引”“留”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参考和策略。
  关键词:人才争夺战;人才强国;区域协同发展;软环境建设
  ①本文得到南通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支持。
  ②周通(1998—),男,山西阳泉人,现就读于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③考虑到调研主体的精准性与可行性,本文以大学毕业生(应届/往届)作为人才研究主体,大学毕业生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其就业意向为中心进行考察可以窥斑见豹。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人才争夺战",就是全国各地为争夺人才,发挥人才引进的乘数效应而出台一揽子优惠政策的现象。随着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计划的进一步落实,各大城市也将目光焦点,从单纯的招商引资、大项目落地转移到招商引人、“人企双留”上。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争夺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大、中、小城市更加平衡地发展。"中国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彦平表示,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
  人才要素的流动,本应是资源的一次重新配置,但由于人才资源特有的主观性,在其流动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指向性和偏好性。我国三四线城市因其经济状况、地缘缺陷等硬环境区位因素“短板”,在人才吸引的纵向竞争④方面一直较一二线城市(含新一线)存在明显劣势。軟实力是相对于城市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相比城市硬实力的建设,具有独特性、灵活性和回报周期短等特征,是一座城市灵魂魅力的体现,也是人才引进战略的重要组成。这使得三四线城市迫切需要在充分了解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强化提升软实力的意识,对地区软环境建设和现有人才引进对策进行完善和创新。
  2013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力资源蓝皮书》指出,在全国就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重占到70.3%,而本科以上学历为12. 94%,在这其中本科学历占65.27%⑤。因此本文重点以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为中心进行考察,以笔者在2018年6月底至10月初于上海、天津、南通、太原、宿迁、阳泉等9座城市及当地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充分了解应届、往届本科大学生就业软环境需求,本文试图对三四线城市提升软实力的自身优势进行分析和路径探索。
  二、我国三四线城市现行人才引进政策
  ④一般认为,相同层级或相近发展水平的城市间竞争属于城市横向竞争;本文主要研究三四线城市利用自身独特优势,与一二线城市展开人才资源争夺的纵向竞争。
  ⑤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E7%A0%94%E7%A9%B6%E7%94%9F。
  1、主要内容
  总体来看,各个城市人才政策都主要着力于硬环境维度的竞争,如落户、住房、安置补贴等方面,三四线城市也并不例外。以山东省为例,于18年4月底出台的《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引起了山东三四线城市的积极响应,如聊城、德州、威海、泰安、济宁、枣庄、临沂等,其中大多都将学历落户最低限制在本科。在河北省,张家口、保定、唐山、邢台、承德等近十个城市也相继公布吸引本科大学生的人才政策。湖南省湘潭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中,购房补贴政策成为一大亮点:对本科人才的补贴,按其《人才引进暂行办法》文件规定,最高补贴金额可达20万元。
  2、实施成效
  大多数三四线城市,通过提供各种物质层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到了部分急用、实用人才,对其自身的稳步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以宿迁为例,通过实施关于人才引进的“五大行动计划”,宿迁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预计到2020年,宿迁市每年引进100名以上创业创新领军人才、3000名以上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培育10000名以上技能实用人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66万人。
  3、存在不足
  丰厚的人才福利待遇,增加三四线城市财政负担。三四线城市由于人口、产业等因素限制,政府财政往往并不充裕,以徐州市为例,2018年徐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上指出,徐州过去一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1.6亿元,而徐州市常住人口为862.83万人,相当与人均财政创收581.35元⑥。在此条件下,继续一味地在物质层面增加“砝码”、以薪资换人心的人才战略,必然会导致城市用人成本的增加,长远来看,限制了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综合持续发展。
  城市软环境建设缺陷,引发三四线城市留才问题。引才、用才,只是发挥人力资源作用中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留才,继而实现育才。环境的创建是留才的关键因素,三四线城市盲目效仿一二线城市的人才就业福利政策,而
  忽视人才就业环境建设,将会导致“户口空挂”、“铁打营盘流水兵”等现象的   ⑥数据来自http://www.cnxz.com.cn/newscenter/2018/20180115127448.shtml;
  http://www.creditsailing.com/DongTaiXinWen/649263.html。
  出现。
  仅依靠有限物质资源,难以保证三四线城市引才质量。考虑到三四线城市可调动资源的有限性,在与一二线城市展开的纵向竞争上,难以凸显其竞争优势。在“良禽择木而栖”的大环境中,仅仅依靠三四线城市给予的物质条件,无法吸引到真正的高精尖专业人才。必须配合一定的“感情牌”,主打氛围与特色文化,以增强城市对人才的感召力。
  三、当前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
  笔者团队的调研数据显示,城市环境、文明程度等软环境因素对当前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程度较大。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关注就业城市在提供其基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对其精神需求的满足。其中又将应届本科毕业生与往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应届本科毕业生更为看重城市为其提供的生活便利程度,市政建设思路中的人本主义因素明显突出。(2)本科毕业生对城市优美环境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对城市经济的关注,对城市公共治安保障力度的关注摆在了和经济富裕程度同等重要的地位。
  综上,从人才引进的角度出发,三四线城市提升自身软实力水平已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四、三四线城市提升人才引进软实力对策完善
  首先,打造城市特色“名片”吸引人才。樹立创新思维,打造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环境优势,增强三四线城市人才引进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宜居城市”、“森林城市”、“旅游城市”甚至“网红城市”的城市“名片”层出不穷,三四线城市在充分衡量自身软环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城市自身的独特气质,以博得人才的青睐与关注,最终实现人才引入的目标。以山西省阳泉市为参照,近年来该城市主打“五城联创”⑦项目的建设,该项目围绕卫生、文明、创新氛围等一系列建设目标,从提升软实力的角度,实现人才引进、实现城市发展。另外,三四线城市因市政建设、开放程度的局限,总体对城市传统建筑、地方传统文化的保留较一二线城市更为完善,这为地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可行性,能够增强城市对本地人才的感召力,提升城市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
  其次,继续强化服务实现留心留人。招才、留才需要走心、留心。制定人才服务计划,直接针对人才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投入精力,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等制度,强化人才多元投入机制,营造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让广大人才能够真正扎根、服务三四线城市。以宿迁市沭阳县为例,政府对符合县内发展方向、技术知识含量较高的驻县人才,提供包括享受100平方米的居住用房在内的 “4个1”免费服务;办理“宿迁英才卡”,为人才提供项目帮办、医疗保健、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全过程、一站式”VIP专属服务。只有继续强化服务,才能最终形成“人才服务地方发展,地方服务人才生活”的良性互动模式。
  此外,结合现有软环境资源精准引才。人才引进需要城市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对自身优势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也要求针对人才需求特征进行匹配。结合上文中笔者调研中的结论,三四线城市应根据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软环境诉求的区别,实现精准引才。例如,在生活便利程度方面,可以利用三四线城市资源利用布局疏散、占用率较低的优势,进一步吸引希望改善居住质量与调节生活节奏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才,这是三四线城市比起已经基本发展成型的一二线城市所得天独厚的一项优势。
  通过从人才角度出发、切合人才需求的一系列三四线城市软实力提升措施和政策建议,为我国三四线城市人才战略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经验和参考,最终助力
  ⑦五城联创,即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布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08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