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要有一份勇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心理案例
  您叫我小苏吧。今天来找您,就是想请您帮帮我,看我该不该辞职。
  我是一名高职学校的教师,别人都很看好我的工作,但是我却越来越不喜欢这份工作,一想到上班,就郁闷得难受。丈夫听说我想辞职,非常反对,说“你一个女孩子,能在高职当教师,你知道有多少人求之不得吗?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父母当然就更不同意了,都说我疯了,“在大学里当教师这是多少女孩子羡慕的,可不能扔掉这个铁饭碗,你不能胡来啊!”
  其实,仔细想想,自己这样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我这个人从小就特别要强,特别争强好胜,特别追求完美。之所以这样,得从小时候说起。我是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的,父母的争吵,常常让我心惊胆战,使我不敢犯错,凡事都努力做好,做得完美。上学后更是这样,凡事都要努力做得最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大学毕业后,一次就成功考取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又靠自己应聘到这所高职学校。任教后,我努力追求完美,认真備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总想创造的业绩。
  可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素质很差,听课不在状态,学习不在状态,虽然那么多教师都觉得没什么,我却觉得受不了。更让我受不了的是,去年的一次职称晋级,本来我是有希望的,可硬是让别人给挤了。从此,我就更看不到希望了现在的我每天都很煎熬……
  心理把脉
  完美主义害死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完美主义倾向首当其冲。
  追求完美,渴望卓越,是人的天性,也是一名教师应有的品质。但是,追求完美不能过度,渴望卓越也不能脱离实际。过度追求完美,就成了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极容易导致自我挫败感,导致自我认知障碍,导致自我适应障碍。
  看看我们周围,有那么多教师过度追求完美,而为完美主义所累。特别是有些优秀教师,做什么都不能落在他人后面: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要十分成功,指导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要十分精彩,学校开展的各项竞赛评比活动总要力争第一,在人际关系方面也要力求完美无瑕……然而,他们又总感到自己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好,感到力不从心,深深地陷入自罪自责的焦虑不安之中。
  完美主义是一种消极的认知情感模式。这样的教师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害怕不完美,因而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完美焦虑”。这种焦虑指向自己,容易产生强迫性心理症状;指向他人,容易使人际关系紧张。最终,影响工作效能,影响生活质量。
  那么,导致完美主义的深层心理根源又是什么呢?这个深层的心理根源是,内心缺乏安全感。
  按照心理学的需要层次学说,安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人的需要不满足,就总要寻求补偿。缺乏安全感,就总想自我保护。怎样来自我保护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完美起来。也就是说,做事总是希望毫无瑕疵的完美的结局,这样就能把自己保护起来,免遭别人的轻视和伤害。小田老师的极端完美主义,正是源于从小埋在心里的不安全感。所以,她要寻求自我保护。显然,她的努力是管用的,收获了从小到大一路的优秀,有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一旦陷入完美主义,追求的目标几乎是无限的,而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于是,盲目的完美主义,盲目的过高自我期望,必然让自己陷于失望的深渊。年轻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都难免有些不适感,这是工作适应期很自然的现象,本来没有什么。但在她看来,这与她的完美主义相去太远了,她感到自己完全彻底地失败了……
  心理处方
  坦然接纳自我的不完美
  所以,教师要有一份勇气,有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勇气。
  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也要在不完美中寻求内心的平和;我们可以超越自我,也要善待人生的平凡与常态。在充分肯定自己价值的同时,认识和直面自身的缺陷和弱点,坦然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坦然接纳那个现实的自我,坦然接纳自我的种种不完美。一句话,要走出完美主义的泥沼,关键是学会接纳自我。
  1停止与自己对立。不论教育教学工作上或是牛活上有多少不足,从现在起都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学会站在自己这一边,维护自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我们应有的理念是:不论我的现状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己的生命的独特性。
  2停止对自己不必要的自责。允许自己犯错误,允许自己工作上有失误。我们应有的理念是:不论做错了什么,我选择从中吸取教训;我选择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而不是不断地责备自己。
  3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消极情绪。如果一个教师不为自己的教学成绩差而沮丧,他就不会想努力探索研究;如果一个教师不为和别人的矛盾而苦恼,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调节。所以,不要怕产生消极情绪,也不要否认或逃避。要首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引起消极情绪的问题。我们应有的理念是:不论我产生什么样的消极情绪,我选择积极地正视和体验它,我将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并给予建设性的解决。
  4停止过分地挑剔自己。生活中很多人都难免做出这样的傻事:由于习惯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受,结果酿成悲剧。所以,我们要学习做自己的朋友,站在自己这一边,接受并且关心自己,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一切。我们应有的理念是: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现实的自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