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政治复习课有效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政治认同素养在高中阶段的培养要求主要表现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目标与要求。本文以高三政治专题复习课《函数图像类题》为例,探索如何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中通过问题导学培育高中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政治认同素养;有效性;高中政治复习课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堂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而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素养体系提出了政治认同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探索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热点。
  一、内涵阐释
  政治认同是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政治认同素养在高中阶段的培养要求主要表现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目标与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国家道路和制度的认同;二是对党和政府的认同;三是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角色的认同;四是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认同。本文以一节高三政治专题复习课——函数图像类题为例,探索如何在复习课中通过问题导学培养高中生的政治认同。函数图像复习课虽然倾向于巩固学科知识,培养学科分析能力。但笔者巧妙地结合当时天价墓地这一社会热点,与国家提出的绿色发展战略对接,设计了一节助力于提升政治认同的政治课。
  二、政治复习课有效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实践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政治复习课有效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慧眼”备课,谋求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性
  第一,目标导向。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教师必须自觉树立政治认同的意识,应对政治认同整体把握,并自觉养成政治学科素养的敏感习惯。如经济模块《函数图像类题》虽然是高三专题复习课,知识能力目标要求理解需求法则、需求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等函数图像,本课设计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清明节后几天的天价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画出该商品的供需曲线。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把函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问题导向引出绿色消费观、可持续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探讨问题,并形成对国家战略的认同。
  第二,注重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仅要考虑教什么,还要考虑知识背后链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调动知识背后的情感。如,本课在备课环节注重学生差异,设计展示函数图型环节,让学生先小组讨论,根据既有知识水平查漏补缺,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特长进行展示,并对绿色发展观的政治认同也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内心想法,在不同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形成政治认同。
  2.“慧心”上课,体现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性
  (1)恰当选择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政治学科以培育政治认同等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选择恰当的生活情境,能有效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影响着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选择教学情境应注意生活化、时政化、生动化。如,在刚过完清明节我上本节复习课就以较热的天价墓地作为情境导入,为学生探究问题做好铺垫,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培育政治认同。接下来,让学生尝试画出墓地价格上涨的供需曲线变化图,巧妙地引出复习的理论知识,为下面培养政治认同奠定基础。
  (2)组织课堂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一是知识的建构。政治认同的培养必须与知识建构相融合,以知识建构作为基础。新时代的课堂正在从以“授课为主”转向以“学习为主”,通过“问题提出—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成果”的方式,在探究问题过程中运用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并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内化政治认同。如,本节课是函数图形专题复习课,由于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所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提出供求曲线、反应替代品和互补品关系的曲线以及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关系的曲线图等各类图形的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体现了怎样的关系等问题。先由小组讨论弥补部分学生的知识短板,再由学生代表展示说明。
  二是政治认同的培养,包括有效设问、有效引导、思辨生成三个步骤。本节复习课创设“天价墓地—豪华墓葬—绿色墓葬”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更支持哪种殡葬方式,并说明理由的开放性问题让大家思考讨论。讨论过程中有个别同学谈到更倾向于传统的殡葬方式,并运用了要尊重传统,彰显孝道等理由作为支撑论据。其观点显然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但是通过思辨性的讨论,学生在对比中产生了对既有想法的修正或者巩固,引发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对绿色发展战略的政治认同。
  3.“慧智”课后,强化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性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形成对国家绿色战略的认同,还需要在课后通过适当的探究活动继续延伸和强化,这种延伸和强化包括了主体对象和行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对象上不能只是停留于某一主体,而是要发挥该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影响周围的群体;二是在行为上不能仅仅停留于某一行为上,而是可以扩大其范围,涉及到这类的行为都可以进行政治认同的引导。例如,本节复习课课后布置了具有思辨性的探究活动类的两道问题:①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节约的资源?对随意占用资源的行为,从国家资源有限性的角度,政府如何作为?②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问题上公民个人该如何做?由此即把对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由课堂延伸至课外,由个人辐射到群体,由单个行为扩展到这类行为,从而达到强化政治认同的效果。
  三、实践思考
  学生获得政治认同感属于观念的认同,需要体验内化与践行反思相融合,才能实现政治认同培养的有效性。政治复习课有效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探索实践中,要注意几点问题:第一,知识建构地位远高于政治认同培养的地位,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老師不舍得在政治认同上用时用力,而事实上两者地位刚好相反,这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第二,问题导学式的课堂探究活动只是停留于表面,或场面热闹,或人云亦云,或敷衍背书,没有真正触及学生内心深处,达到真正的政治认同。第三,课后延伸问题。如何把课堂形成的政治认同加以强化,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形成长效的、稳定的政治认同,并且在某种情况下继续升华和强化。
  (注:此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强师工程〕课题《问题导学:培育政治认同素养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YQJK01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1].思想政治教学,2016.
  [2]刘素娟.政治认同: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