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国培计划”小学科学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的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国培计划”小学科学送教下乡培训前景广阔,深受广大小学科学教师的欢迎与好评。而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的建设是乡村教师培训的晴雨表,关系着“国培计划”送教下乡的兴衰成败。笔者就13个县59人的“国培计划2017”乡村教师培训团队“集中研修—跟岗实践—返岗实践—总结提升”的整体情况,对培训团队的建设谈一点初浅的看法,和广大同仁共同商榷。
  一、乡村教师培训团队应承担的职责
  为了有效发挥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的作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教师厅(2016)1号]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培训团队的职责。
  1.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切实提高送教下乡培训能力。
  2.按照培训实施方案,高质量完成送教下乡培训任务。
  3.梳理、研究乡村教师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
  4.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升送下乡培训实效。
  5.及时总结送培经验,有效推广送培成果。
  二、乡村教师培训团队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培训团队成员对所担当的职责不明确。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培训团队成员对所要担当的职责不明确,参加省级“集中研修”培训后不知回到县域要做什么?怎么做?更不清楚要按“课堂诊断——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流程开展小学科学乡村教师培训。
  (二)部分培训团队成员素质参差不齐。从各项目县情况看,培训团队成员专业五花八门、教学经验不足或没有科学教学经验、对科学课程标准及教材不熟悉、实验教学能力低下等,在送教下乡中无法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有的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教学中重点、难点及热点无法有效突破,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教师;多数成员缺乏教师培训经验,找不准乡村教师的兴趣点及关注点,无法有效地提高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部分教师培训团队成员参与意识不强。培训团队成员绝大多数是一线教師,站位不高,对县域内学科送教下乡的组织、管理、指导、考核等工作的参与意识不强,仍“以自己的教学为中心”,将送教下乡培训寄希望于“上级派来的指导教师”,对参训学员的管理与考核存在“老好人”思想,遇到问题绕着走、评价总结挑着好的说;对乡村教师关心不够,联系不多,缺乏服务意识。
  三、乡村教师培训团队要努力的方向
  由于乡村教师培训团队承担着整个送教下乡培训的重要职责,决定了培训团队在“国培计计”送教下乡培训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培训工作的管理者。加强培训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管理的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送教下乡培训的成败。培训团队是县级教师培训部门派出的特使,根据教师培训需求,精选教师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开展主题鲜明的送教下乡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和评价,激发教师专业成长。
  (二)培训过程的促进者。培训团队应是教师培训学习的促进者,不再是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基本方法、实施手段的传播者。在整个送教下乡培训过程中都是乡村教师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专业发展的指引者,和培训教师一起体验合作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成果。
  (三)教学实践的指导者。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而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探险究活动,倡导以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训团队要针对参训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合理指导,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
  (四)培训资源的开发者。培训团队不是培训课程的附庸,而是培训课程的生成者、创造者。培训中要以资源开发者的身份参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围绕小学科学面临的“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实际问题,确定指导重点和研修主题,让培训资源更加贴近教师的生活与工作实际。
  四、乡村教师培训团队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近二年的实践与反思,笔者认为要做好小学科学送教下乡培训,确保乡村教师培训富有成效,乡村教师培训团队要把好“三道关口”。
  第一、培训管理突出一个“严”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整个送教下乡培训期间,研修团队要把参训教师的出勤、纪律、学习态度、培训质量及师德师风统一纳入培训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
  第二、培训内容突出一个“准”字。一是问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二是问课堂,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切实提高送教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培训方式突出一个“活”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参训教师对送教不感兴趣,那培训毫无疑问是失败的。针对科学教师中“老教师或兼职教师多,驾驭教材能力低,知识处理不到位;该做的实验不做,照本宣科,讲实验、背实验或把实验活动变成了“看图说话”等问题,合理规划送教方式,关注教师的参训过程与方法、激发教师参训的情感与态度,提高参训教师的积极性。
  以上仅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认识和收获,不妥之处还望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9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