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期待视野”下的英美文学课程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期待视野,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判与阐释。随着读者对作品不断地进行阐释,作品意义的深度和广度随之历史性地叠加,由此形成了文学史。文学期待视野是一种再创造的构成性力量,它会在调整文学作品审美期待的同时,修正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据此笔者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分小组任务型阅读,课堂上注重比较中西方文学文化,课后注重反思反馈三个环节。
  关键词:接受反应理论 期待视野 英美文学
  “期待视野”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卡尔·波普尔这一科学哲学家提出,用来描述科学观察和实验之前存在的由生活实践得出的前科学经验,这些经验影响了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尧斯将这一方法论吸收到了文学接受理论中,他认为,读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素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影响其文学接受活动中的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这些因素即期待视野,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判与阐释。因此,不同读者对于同一部作品的态度不同,源自于不同的前理解,或者说是不同的意向性接受,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和主观选择。这是期待视野的作用之一;并且,在期待视野这个媒介的连接作用下,读者之于作品不再仅仅是被动反应部分,而是与作品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对话关系。随着读者对作品不断地进行阐释,作品意义的深度和广度随之历史性地叠加,由此形成了文学史。更重要的是,文学期待视野是一种再创造的构成性力量,它不仅可以唤醒读者本来的阅读经验,还会在调整文学作品审美期待的同时,修正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
  一、‘期待视野”理论的应用
  英美文学课程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根据地。文学教学与文学批评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20世纪文论的着眼点历经了由作者到文本再到读者的过程,英美文学课程亦应该由专注教师转而专注学生。学生即接受反应论中的读者,作为文本意义的能动构成者,要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文本和学生三者之间要实现角色上的转换,不可延续教师一言堂的模式,也要改变文学课堂以文学史为大纲,以作家生平、作品介绍、写作风格和社会意义为顺序的讲授方式。
  二、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依据接受反应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尧斯提出的“期待视野”的三个作用——读者的前理解决定了其对作品的意义取向,读者对作品历史性阐释的累积形成了文学史,期待视野可以通过阅读实践修正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笔者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
  (一)课前分小组任务型阅读
  由于学生已存在的阅读经验直接影响其对作品的欣赏水平和评判标准,因此在文学课堂之前的预习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经典的文学作品大多篇幅较长,引经据典,难以理解,再加上文法、单词、习惯用语和句子结构与当代英语不尽相同,讲解起来需要的耗时较长。虽然近几年来的文学教学改革已经适当延长文学课的课时,但是仍然时间紧、任务重,无法仅在课堂上取得让学生满意的效果。为了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教师可以分小组组织课前阅读,将任务分解,资源共享。笔者选取了英国文学史17世纪作家弥尔顿的《失乐园》进行教学实践。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配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A组负责介绍诗歌的体裁。《失乐园》是一部史诗,因此A组需要将与史诗有关的内容查找搜索出来,将史诗分类,介绍史诗的写作特点以及特殊用途,如它的格律、韵式等;B组负责介绍诗歌创作背景以及诗中与文化相关的各种典故,如诗中所提到的摩西十戒、锡安山、缪斯女神等有特定涵义的文学文化意象。由于弥尔顿的史诗巨作都取材于圣经故事,因而笔者给B组同学推荐了BBC制作的《圣经故事》系列剧作和动画片《埃及王子》,帮助他们了解圣经。适当地观看与文学相关的一些经典电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习方式。经典文学作品篇幅长,难理解,而改编而成的电影通俗易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c组负责解释诗歌文本解读。由于弥尔顿的语言还属于中世纪英语,与现当代英语在词汇上和文法上均有出入,所以完成这一任务对于学生来说稍显吃力。鉴于此,笔者给C组同学提供了需要讲解的节选部分的翻译和重点词汇的用法和生僻词汇的意义。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查阅收集相关资料,相互讨论交流意见,最终在课堂上以课件或者短视频的形式,每个小组指派出代表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本组所负责解读的文学知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多模态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应用,学生有多种途径去查询文学信息,可以方便地找到作家生平、时代背景、作品介绍以及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图文资料,将它们制作成课件或者短视频。这种学习方法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是带着任务去阅读积累文学知识,并且与教师转换角色,在课堂上需要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小组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学生必然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力争当一个合格的“老师”,因此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学知识。
  (二)课堂上注重比较中西方文学文化
  读者对作品历史性阐释的累积形成了文学史。首先,读者对于文本的意向性选择决定了作品意义的深度和广度;其次,不同读者在不同的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历史观,这又反过来决定了其欣赏评判文学作品的标准。英美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地理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学生现有的审美期待是建立在与之紧密相连的周围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期待视野下,要求学生去理解英美文学史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结果只能是差强人意,得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隋景演示的方式,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学文化,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文学知识,加深对已有知识的印象和新知识的认知。
  以弥尔顿的诗《梦亡妻》为例,在学生完成了课前预习阅读后,让学生对比这首诗和古汉语文学佳作,苏轼所写的《江城子》,引导学生从作家际遇、创作背景和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比较。二人的这一诗一词,都通过描述自己的梦境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可以让学生排演短剧,模拟重现两位诗人的生平。通过比较二者的相似之处,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弥尔顿所写的亡妻是凯特琳·伍德考特。作为诗人的第二任妻子,她温柔善良,不仅照顾双目失明的诗人,更给他带来了精神慰藉,却不幸死于产褥。恰逢詩人此时面临严峻的政治形式,危机四伏,因此可以想象诗人此时是何等悲切,对亡妻是何等想念。苏轼所写的是他的第一任夫人王弗。她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是苏轼的伴侣,更是他的知己,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年轻早逝,在这之后,苏轼也在政治上屡屡受挫,孤独寂寞,内心十分渴望能再向夫人倾诉烦闷。在夫人逝世十周年时,写下了这一千古绝唱。二人终于在梦中得以相聚,却是相顾无言,默默流泪,悲从中来,实在令人感伤。
  虽然弥尔顿和苏轼都在梦中与亡妻重聚,但是梦中各自妻子的形象却大相径庭,一则圣洁,一则忧伤,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西方崇尚向死而生,尤其是清教徒,认为人来到世上乃是赎罪,死后可以进入极乐世界,因此亡者的世界是圣洁而美好的,因此作者在梦中看到的亡妻是纯洁美丽、健康安乐的,亡者的国度是诗人十分向往的。与之相反,中国人认为人死如灯灭,对于死亡的未知与恐惧使得死亡这个意向在中国一直都是悲凉的。诗人睹物思人,企盼在梦中相见,然而相见也是无用,还将自己的情绪转接到梦中人身上,人我两悲、物我两悲。通过对比中国经典作品中的熟悉的人物形象,学生感同身受,从而可以与文本积极互动,对英美文学有了更多的启发和感受。
  (三)注重课后反思反馈
  期待视野可以通过阅读实践修正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文学课程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课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反思以及将文学的虚构与现实的真实相结合才是我们英美文学课程的落脚点,这也正是传统授课方式所忽视之处。要改变以往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可只凭一张答卷就判断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真实水平,这个评判标准过于简单机械,有失公允。应该注重平时课程之下的反思反馈过程,要求学生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每一次的学习体会,在课堂上予以汇报分享,并把它纳入考核机制,主要根据学生的发言以及笔记给出最终的期末分数。教师对学生的见解予以引导、评价、肯定以及补充纠正,扩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结语
  高校英美文学课程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接受反应理论将英美文学课程的重点从文本阅读转移到文本阅读的体验者学生身上,但是在充分发挥学生审美期待的同时教师也要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从而正确推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51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