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教师应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教育科学素质。高中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他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了更好实施新课程,教师应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教育科学素质。
  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他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1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
  为了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课程设置了必修系列和四个选修系列的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要求,结合各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制定数学学习计划,自主选择数学课程,在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指导。
  2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具体来说:
  2.1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运算、空间观念、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2.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应注意避免过于繁杂和技巧性过强的训练。
  2.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算法等内容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对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来进行教学。例如,立体几何的教学可从不同视觉展开--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而且应注意用向量(代数方法)处理有关问题;不等式的教学要关注它的几何背景和应用;三角恒等变形的教学应加强与向量的联系,简化相应的运算和证明。又如,口头、书面的数学表达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在教学中也应给予关注。同时,应删减烦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3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
  数学的发展既有内在的动力,也有外在的动力。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注意数学的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高中数学课程是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之间的整体性,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中要注重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联系;向量与三角恒等变形、向量与几何、向量与代数的联系;数与形的联系;算法思想在有关内容中的渗透、在不同内容中的应用等。此外,还要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及现实世界的联系。例如。教学中向量与力、向量与速度的联系,导数与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变化率和联系等。
  4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在有关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運用函数、数列、不等式、统计等知识直接解决问题;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归结为数学模型,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注意数学应用的事例,开阔他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85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