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在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建议以期对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50-02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其成因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对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工作都带来较为喜人的改观,如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得到推广,素质教育初见成效,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当前的高中教学工作,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严重泛滥,一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充斥着应试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为应对各级检查而突击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成果展、优秀课堂展等等,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所进行的还是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二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对新兴的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和设备过度迷恋,将传统的板书抛掷脑后,问题和答案都用多媒体来展示,而这种展示常常时间有限,甚至出现学生尚未明白就已经一带而过了,如此一来,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难以保证了。
  (二)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造成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考核变更,过去主要以教学成果来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优劣,而今许多地方将教学内容、形式、结果全部纳入考核之中,尤其是对新技术、新模式的过度关注导致一些优秀的老教师备受“打击”,年轻教师在形式上更胜一筹却很难有更多的时间来沉积提高业务素质;二是当前的教材编写者大多“高屋建瓴”不能根据教学实际编写课文内容,对新课标促进素质教育过于理性化甚至是操之过急,从而导致了一些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难以跟上其思路,更不用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和促进素质教育;三是在无法避免高考带来的压力前提下一味地追求全方位开发和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必然导致学生的思想和课业双重负担,其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和沟通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不高。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索
  (一)转变教育观念
  意识决定行动,要想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就必须要从转变教育观念着手。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所以新课标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应试教育的理念及教学方法,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探索和创新。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说教式课堂教学已经让高中阶段的学生感到毫无新鲜感,为了激发高中生学習兴趣必须要对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一是采取互动教学,过于单一的课堂教学氛围很难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度,对一些重难点的知识缺乏足够的专注是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其内核的,而采取全新的互动教学模式则可以从各个角度让学生和老师保持高水平的沟通交流,有限的课堂时间上的直接面对面的带着问题的交流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利用高新技术设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模拟教学、情景还原教学等等都可以有较大的改进,尤其是学生对于新技术设备常常更有好奇心,通过辅助技术手段来支持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使高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依赖教师极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教授的知识上是一个极考验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定准教学目标、吃透教学内容、精编教案是必备的前提条件。其次,作为教师还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其知识水平、层次有基本的把握,对其具有共性的兴趣爱好能够有所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后,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有师德才能正心育人。
  三、结语
  时代的变化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全面提升高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更新思想观念、提升业务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在教育领域为实现中国梦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牛广厚.《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索》.课外语文.2018年01月
  [2]周香.《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11月
  作者简介:
  张建荣(1978年10月-)女,汉族,山东菏泽郓城人,大学本科,任职于莱州一中,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