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直视问题 落实策略 提高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好学校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通过多年的观察分析辨别,我觉得只有一样最重要:那就是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成长样态。那么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手段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呢?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最好的方式。领导专家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个基本的定义:以小组成员之间的个体性、合作性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组个体、团队目标实现为标准,以个性表演和团队表现为评价依据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但是,从课堂的现状和学生的反映看,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只有其“形”而无其“实”的普遍现象。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分组随意
  课堂上,老师一般指定位置相邻的2~4个学生作为一组,或者是顺向一排学生作为一组,分组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学生的科学组合及组与组之间的水平差距,组内分工、任务匹配有偏差。
  2.频繁滥用
  具体表现为:(1)所有问题不管是否具有探究性,都用小组合作来组织研讨,有些教师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进行多次小组合作学习,仔细推敲,一些问题过于简单,根本无需用小组合作来完成,纯属浪费时间;(2)为了体现所谓的先进理念,无论需要不需要,都加入这一环节,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一些学生借机玩耍或者课堂起哄,丝毫没有思考的意识,长此以往,整体的学习氛围无法有效形成。所以,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准确定位。
  3.有令无导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缺乏目的性地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自由放任的状态。(1)指令模糊,有些教师在对合作学习的任务稍作提示后,便发出“在小组合作内完成……”的指令,随后便无所事事或者在一旁等待;有的教师忙于熟悉自己的教学设计,不管学生活动的状态如何。(2)缺乏对合作过程的关注,学生操作、表达情况如何,没有设计,学生无从着手。这种没有规则的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嘈杂而无序,成果交流当然也就无从体现,小组合作也就有始无终,草草了事,无实际效果可言。
  以上组织上的缺陷,学生没有做到“人人尽责”“相互依赖”,具体体现为三种现象:无所事事、各行其是或一言堂。为了体现所谓小组合作的过程,“一言堂”在不知不觉中被默认、被鼓励,使得其他一些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不再独立思考,又会回到被动学习的一般轨道上去。
  二、可以实践的具体策略
  1.合理分组
  (1)确定组长。各学科挑选思想品质好、学习成绩拔尖、具有专长、思路灵敏、说话流利、有一定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作为固定的组长,各个学科各有不同,确保各组组长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
  (2)合理搭配。4人一组最佳,全面考虑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因素,做到优中差比例为1∶2∶1。
  这样既保证了组与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为组内成员提供了相互学习提高的机会。当然,小组合作并不必须拘泥于此种组合,要根据学习任务的具体情况来灵活变化,比如说默写、口算、简单词组中英文互译、课堂典型题的快速演算等,可采用同桌合作形式完成,速度快,反馈及时。再比如教师抛出一个开放式问题,让全体学生思考,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答案、不同意见、不同见解,顺势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三组或更多研讨合作小组,每组根据自己的答案或见解各自寻找依据、理由,再通过班级交流或辩论达成共识,这也是很好的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会大有收获。
  2.科学组织
  学生编号:各小组内部确定1、2、3、4编号,全班有若干个1号、2号……
  组内交流:教师提出一个或多个目标任务后,组内可按顺序交流,确保人人有交流的机会,并努力做到每人在前一个人发言的基础上补充或纠错,最终形成有质量的观点和问题,达成共识。
  定位交流:教师提出一个或多个目标任务后,教师可根据编号随时随机叫同类同学回答各组的情况或问题。比如说由各组2号交流,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对某一层次学生采取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
  比较交流:教师提出一个或多个目标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让每个组的同号进行比较,如正确率、一题多解方法、背诵速度、找出的字词或短语、翻译的速度、准确率等等。当然,也可随机开展不同号之间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从而激发各组的学习热情,创设积极竞争的学习氛围,在思维碰撞中升华认识,加深印象。
  3.注重評价
  发扬民主,引入竞争是鼓励合作学习最有效的办法,所以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关注个人成长、集体进步,让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保持和延伸。
  (1)即时评价。课堂评价要即时进行,通过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组与组之间的互评,可设置“最佳组员奖”“进步个人奖”“最佳合作奖”等项目,确定相应分值,现场认定,进行记录。
  (2)捆绑评价。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课堂可以有所体现,但最终体现在学习成果方面。每个学科由任课老师确定要评价的项目(语文方面的默写、课堂小练习、日周记等,数学方面的口算、课堂测试、板演等,英语的默写、中英文互译、背诵等,综研、科学学科的调查报告、观察日记等),强调组内互助学习,一人优秀或落后,组员同加(减)分,一个或两人进步特别明显,组内成员同时加分。再比如:数学题目10条,按先易后难排列,由任课老师制定基本标准和加分标准,如平均做对多少题得基本分,上一个台阶加几分,做到同进共退,鼓励组内成员互帮互助,要求优秀学生不但自己学会,还要主动帮助组内同学,使其学会并得到提高。这样做的结果是厌学的乐学了,担心因帮助同学而耽误自己学习的优秀生不再保守了,因讲给同学听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知识更加扎实了。如此循环往复,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互帮互助、相互交流中不断成长。
  (3)综合评价。全面汇总一个学期学科学习中各个小组、各个成员的表现性评价、量化式评价分值,累计加分,终评出各项最佳或进步之星,隆重表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共同成长进步的优秀载体。只要我们努力思考,合理调控、思考细节,我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合作品质一定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和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5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