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面向不同授课对象的高校全英文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全英文课程需要面向不同授课对象的现实需求,本文以全英文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为例,首先分析了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及其授课难点;进一步归纳总结了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采取的授课实践策略,分别为:语言交流加强化,教学方案差异化,课堂设计个性化以及案例教学精选化。
  关键词:授课对象;全英文课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日益频繁,高校全英文课程的开设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重要举措。自2010年教育部出臺《留学中国计划》以来,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国的快速发展强有力地撬动着留学版图,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由此,高校全英文课程由以前以中国学生为主,逐渐发展成为需要适应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双重授课任务的要求。来华留学生国别多样化,且在宗教文化、语言、学习习惯等方面与中国学生有着不小的差异。在当前高校中能适应全英文授课的师资本就短缺的情况下,面临的教学任务升级无疑是不小的挑战。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管理信息系统》全英文课程面向的授课对象主要为本科二年级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既有中国学生班级(全英文班),也有留学生班级,该门课程均为专业必修课。在面对中、外学生两类不同类型的授课对象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在教学实践环节中针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有益的效果。
  二、中、外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比及授课难点分析
  1、语言水平不同
  语言问题是影响授课效果的第一个拦路虎。对于中国教师、中国学生和部分留学生而言,英语毕竟不是母语,对英语的运用无法做到游刃有余,因此在知识讲解和理解过程中难免存在“隔靴搔痒”的感觉。同时,由于该门课程的开设对象是仅仅经过基础类经管课程教育的大二学生,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思维,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讲解。对于全英文班级的中国学生而言,英语水平本就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为欠缺,因此对于部分知识的理解由于语言问题变得更加困难;而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由于生源国家多样化,相当一部分留学生的母语并非英语,英语口语非常不标准,不仅在与教师沟通方面存在问题,且在知识理解方面阻碍重重。
  2、学习基础不同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由于学习基础不同造成中、外学生表现出对知识理解和应用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学生都是统一经过国家高考选拔而进入到学校和专业进行学习,学习基础基本处于相近层次;而留学生由于来自于世界各个国家,其基础教育的差异性非常大,因此在同一班级中,留学生比中国学生在学习基础方面表现出更大的方差,这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把握教学的进度和深度。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中国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普遍较快,教学进度明显要快于留学生班级,尤其是在数据库等上机操作环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3、课堂表现不同
  众所周知,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参与性普遍较为一般,但是中国学生在全英文课堂上的主动回应和互动明显要更加少于其他中文课程。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制度,课堂功能主要是知识的单向传播为主,另一方面这也是学生英语口语不自信的客观结果;然而,留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中国学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留学生整体上课氛围较为宽松和活跃,不懂的地方随时会打断提问,喜欢讨论和互动环节,思维更为活跃和发散。这样的教学优点是课堂氛围好,学生参与度高、主动性强,但同时也存在注意力过于分散、容易偏离主题等缺点,不利于教师把握授课进度。因此,针对授课对象的不同听课方式和课堂表现,应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4、信息关注不同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案例教学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中外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外学生对不同信息的关注和敏感程度不同,这就造成案例的选择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依托学校网络学评教平台,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希望课程如何改进的建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提出希望老师可以解释更多的细节和列举更多例子以帮助其理解知识。诚然,身边的案例和本土化的例子,往往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面对中国学生时往往可以较为轻松地信手拈来。但是面对不熟悉中国情况的留学生经常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除非教师具有非常丰富的国际化阅历,否则面对生源国多样化的留学生,知识的讲解和案例的列举难免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对于这个问题,教研组其他全英文授课教师在交流中也反映出同样的困惑。甚至学校聘请的外教也感觉在面对求知欲较为强烈的中国学生时,虽然很想多解释细节和列举案例,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和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时常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因此,面对中、外学生在知识点和案例讲解等方面均应有区别设计。
  三、面向中、外两类学生的授课实践探索
  根据上述分析,中、外学生在全英文课程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征,因此在授课实践过程中应因材施教,有相应的区别设计。具体对应的实践方案如下:
  1、语言交流加强化,多渠道破解学习困境
  针对中、外两类授课对象应分别采取不同策略,多渠道破解由语言交流带来的学习困境。首先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依托学校的全英文授课教师师资培养、出国交流和访学计划等,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在对中国学生的授课过程中,首先需要向学生强化《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常用术语的表达,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板书罗列以方便其识记,慢慢地学生会发现可以有效提高听课质量。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SCM:供应链管理,AI:人工智能。在此基础上,尽量用简洁的单词、通俗易懂的语句解释知识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始终是本,语言只是学习的辅助工具。在课程结束的前十分钟,应学生的要求,分别用英语和中文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讲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对于留学生班级,无论在课堂内外均应多交流,尽量去适应不同国家学生的口音。课堂上,邀请英语口语较好的留学生做解释和翻译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方式。课堂外的互动和交流方式除了面对面沟通,还有建立课程微信群,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教学方案差异化,适时调整教学要求和进度
  在学期初可以先安排一次简单的摸底小测验,大致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前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便于教师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进度,设计教学方案。尤其对于基础差异较大的留学生班级,更要有针对性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首先,教学要求应适当降低,进度不宜过快。例如,在课程上机要求中,数据库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学生对操作案例比留学生总体掌握得要快,此时可以适当增加不同的上机案例,并稍微增加难度,供其练习以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操作的实践应用。当然,对少部分学有余力的留学生,可以将此作为课后拓展练习并适当进行平时分奖励。其次,每节课正式开始前均应安排上节课内容的简要回顾以及安排一些精选的题目以巩固和检验上次授课的主要内容。再者,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对于基础差异较大的班级,小组互助式学习的模式也很有必要,由基础较好的学生牵头,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
  3、课堂设计个性化,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中国学生的普遍特点是课堂上以听讲为主,主动提问和互动相对较少;而留学生的特点是喜欢随时提问、讨论和互动。针对两类学生不同的听课方式,对于中国学生班级,如果需要和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互动,一般都会提前几周将主题抛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准备。通常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在给定的主题下自由选择不同的话题,鼓励其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课堂讨论时,教师应做好角色转换,做好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总结者,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事实证明,经过事先充分准备的讨论能让学生有更多发挥和思考,课堂参与程度更高,从学生视角选取的案例往往更贴近学生实际,无形当中也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的反馈也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从单一的教变成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而对于留学生,除了上述方式外,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进行即兴提问和讨论,但是教师也应提前有所准备,比如如何引导思考、串接话题、控制节奏,从而确保讨论能循序渐进,不会偏题和过于发散。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何种方式,讨论的目的是引导思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对讨论中出现的新颖观点和思路应进行充分肯定和鼓励,并在点评和总结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教学案例精选化,有效迎合不同学生的实际
  全英文课程采用的教材通常由外国学者编写,教材上的案例是国外的且通常较为滞后。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尽量搜集适合不同受众的教学案例。例如,在讲授人工智能章节内容时,不得不提到IBM Watson。在对中国学生授课过程中,抓住其关注娱乐方面的信息和追逐时尚潮流的特征,特别列举了IBM Watson 在中国时尚产业的应用案例。向学生展示明星李宇春在《VOGUE服饰与美容》十一周年庆祝派对上身着白色蓬蓬裙搭黑色小外套礼服亮相的新闻图片。虽然这并不是李宇春第一次穿裙装,但却颠覆了以往大众对其的刻板印象,自然而然引出这件衣服的设计正是由IBM Watson参与的。IBM Watson首先阅读了上百万条来源于社交媒体的图片及文字,帮助设计师准确把握李宇春的时尚特质。然后根据设计师构思,从50万张时尚经典图片里识别出礼服的时尚元素,再由设计师和李宇春共同合作完成。人工智能的非凡能力创造出了不俗的时尚效应,这在中国成为首例。实际授课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这个案例抓住了年轻学子的眼球,课堂气氛瞬间被调动起来了。但是在留学生班级,这个案例明显不适用,一个陌生的异国明星的事件并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兴趣。但是中国的案例也并不是都不能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例如,留学生普遍都对淘宝、马云比较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马云及其阿里巴巴集团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主要还是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留学生也都是中国电子商务的积极实践者,能够切身体会到网络购物的高效和便捷。因此,在讲授电子商务等相关章节的知识时,淘宝网等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本文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总结了中、外两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差异及其全英文课程的授课难点,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相应的解决途径。总体来看,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安排是指导原则,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技巧是有力手段,善于运用精选化的案例教学方法更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丽,徐挺,陈文鹤.高校跨部门留学生管理困境与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6):72-76.
  [2]燕春蓉.留学生“国际经济学”英语授课的教学实践探讨[J].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7(10):31-34.
  [3]鐘昌元.关税案例教学在不同教学对象中的实践与思考——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J].对外经贸, 2016(1):138- 141.
  [4]刘应科,周福宝,刘贞堂.面向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化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以矿井通风课程为例[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91-96.
  作者简介:王艳(1986-),女,江苏宜兴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技术经济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8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