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了适应吉林省煤炭行业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实施“学历教育+职业证书+岗位实习”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煤炭类院校、煤炭企业的合作,实现教学评价与企业的工作成果的对接。培养既有理论与实践才能又有灵活与规范技巧的高素質、复合型人才。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采用“七分实践,三分理论”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关键词 专业建设 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我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社会经济及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坚持“服务东北、面向全国,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就业岗位(群)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专业内涵,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体系构建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根据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学习任务,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按照做人、做职业人的职业养成顺序,采用渗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进行职业人才培养。
  2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通过对煤炭企业的现场调研,了解矿山企业的基本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改革和重组。一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组。根据煤炭行业岗位的特殊性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完善课程的项目内容。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优秀课程的录像、课件、教学文件、行业内的最新工艺技术资料、行业道德挂到学院网站上与全校师生进行共享,方便学生和老师的学习以及拓宽知识面。成立由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的课程研究开发委员会,完善课程、校本、规划教材的内容制定和编写,并组织同行业院校互相间观摩和学习。积极组织组内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参与课题的申请、立项、开题、中期检查、验收等工作,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利用省培和国培的机会组织教师到外面接受培训。组织参与行业内的各项、各级赛事,以赛促建,以赛促学,充分调动教师及学生学习的热情。对专业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从传统的满堂灌改为学生和教师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各种情景和案例的引入,让课程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效果空前高涨。
  3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更新
  以本专业职业岗位群采煤技术员、掘进技术员、通风技术员和煤矿工程设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为标准,以职业岗位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煤炭生产过程体构建知识、技能体系。按照工作系统化的项目(岗位核心能力训练)课程体系,每一门核心课程完成一个工作任务(能力项目训练)或几个工作任务(能力项目训练)。因而,每一门核心课程按完成工作任务的步骤(或工序、环节、程序)构建结构,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安排教学内容。紧密围绕吉林省及辽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通过与大型煤炭企业合作,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具体如下:
  (1)近几年已经进行深化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对主干课程内容深入研究总结,精炼内容留出空间,将实质性的新内容有机结合进来。为使学生加强能力和拓宽口径,如《煤矿开采方法》课程作为本专业核心课先后申报省级优秀课省级精品课,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和发展充分突出煤矿开采方法经典、核心,对行业新技术、新内容迁移于教材之中。
  (2)改革和强化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使经典与先进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地解决有关实际技术课题。创造条件使用CAD软件绘图。让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煤矿开采方法》课程改革创新工作的全面开展对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2011年《煤矿开采方法》课程教学改革重点课题获教育厅通过,次年此课题获吉林省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2012年《煤矿开采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获得教育厅优秀成绩通过。
  (4)课程开发多元化。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参照煤矿技术管理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煤矿企业工程技术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和学院教师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小组,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完成了《煤矿开采方法》课程标准的编撰工作。依据课程标准完成了《煤矿开采方法》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实验,新的高水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一定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2015-10-23.
  [2]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Z].2015-01-06.
  [3] 方杰,于丰园.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诠释[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01):14-17.
  [4] 鲁君谊.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顶层设计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2):124-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