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烟雨流变“高都司”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连根

  旧时,进了济南的西门朝东走,在路北第二个巷便是高都司巷了。
  高都司巷有250米长,3米多宽,石板路面,两侧原大都是具北方特色青砖小瓦的清代民居,建筑考究。一些人家,还把住宅建成“院套街、街连院”的独特格局。从2002年10月对高都司巷抢救性考古发掘得知,这里出土的古井、古道、陶罐、瓷器、瓦当、酒坛等文物,从战国至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就证明先民们在战国时就已在这一带生活。因此,有报刊说高都司巷出土的文物就是“整个一部。济南编年史’”。
  高都司巷是一条古老的街巷。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建置考》就有”高都司巷:太平寺街东“的记载。据传,该街因曾有一高姓的“都司”在此居住而得名。1966年此巷曾易名“启明街”,1980年恢复原名。
  说该街因一个“高”姓“都司“而得名,笔者一直存疑。“都司”是什么?明代“都司”是管理一省军事的官署名称,建制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区。
  “都司”的主官是“都指挥使”,也就是今天的军区司令员。称“高司令“名正言顺,说“高军区”就讲不通;同理,叫“高指挥使”可也,称“高都司”就有点风马牛的味道了。
  不过,不通也罢,这条老街几百年以来一直就叫这个名字,只好多费点儿笔墨,简要介绍一下明代的“都司”建制。明太祖朱元璋为强化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两级统治机构作了重大调整。地方上,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废除行省制度,改由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分掌一省民政,司法、军事,并称“三司”。三司互不统属,各对朝廷负责。都指挥使司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是地方平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
  当时整个明王朝共置有21个都司,行都司,山东都司(隶左军都督府)是其中之一。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1人,正二品。都司下设卫指挥使司、千户所,百户所。各卫所平时屯守,战时奉命攻守。
  清朝建立后,经历了几十年战乱的济南同全国一样逐渐安定下来,经济也有所恢复。金融业务的频繁,要求迅速了解银两与制钱兑换的行情以及存、放款的成交额及利率等。于是,在道光年间,济南银钱业在高都司巷设立了福德会馆,各银号如:三合恒、庆泰昌、协聚泰,大德通、大德恒等,每天一早人们便到该馆交流信息及进行交易,俗称“上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济南银钱业鉴于钱币“私铸丛生,搀合混真,亏遍间阎”,有的钱号只好“买卖银项,拖延支付”,于是钱业公会公立行规约束,并勒石嵌于高都司巷的福德会馆墙壁上。1906年德礼和洋行韩世礼由青岛来济,在高都司巷设立礼和洋行济南分行,这是历史上外商在济南设立的第一所洋行。
  清咸丰十一年正月(1861年)初,法国主教江类思曾来到济南,声言“特来东省传教”,从1861年到1869年间陆续扩建了高都司巷天主堂。教堂建筑采用全封闭式,连钟楼、围墙都以石块砌成,从远看去似座古城堡,直到现在当地一些老住户仍称这一带为”洋楼街”。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时,公励学堂在高都司巷开办。辛亥革命后,该校改为公立,于1914年与私立山左公学、济南官立中学堂合并,名为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也就是现在济南一中的前身。坐落在该街的汇源里黄家大院,是吉泰号估衣铺的旧址。吉泰号是济南历史上最重要的大商号之一,经营范围曾经到达北京及青岛等城市。该院以里分为主道,两侧为院落,院套院,街连院,共包括6个大院落,近300间房子,是一个近代风格的里弄,不同于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具有当时时代的鲜明特色。
  过去的高都司巷一带民居层层叠叠,曲径通幽。作为省政府西侧惟一成片的古建筑群,该巷虽历经数百年社会动荡、风雨侵蚀,许多古民居已翻修或翻建,但从整体上保留了老济南的基本面貌与特征:富丽或雅致的宅院,木棂门窗,石雕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人物古玩、福寿如意,精美考究,深具齐鲁文化底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高都司巷已于2002年拆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