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智慧的预设 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预设与生成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无效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课前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通过课前充分预设,课中巧妙设问,课上给予“自由”, 捕捉即时生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充分预设;巧妙设问;捕捉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75-01
  一、课前充分预设——精彩课堂的基石
  教师要改变以往“为教而写教案”的意识,应将主要精力用在服务于学生主体学习的预案设计上。对学生的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预测,并准备应对策略,以便在课堂上生成相关问题时,能够及时、灵活、合理地调整教学预案,让预设真正服务于课堂的有效生成。
  案例一:《圆的认识》一课,用其它方法画圆
  师:现在老师不让你们用圆规画,你们能不能画圆?
  生:用圆形的物体,比如瓶盖,描一下就可以了。
  生:老师,有钉子和绳子吗?(师拿出准备好的钉子,绳子、笔。)
  生:用一个钉子、一根绳子、一支笔到黑板演示,并指出钉子就相当于圆规那只尖尖的脚;绳子相当于两脚间的距离;笔相当于圆规中带笔的那只脚。
  另一生(补充):这根绳子要固定,也就是不能改变两脚间的距离。
  生:可以用半圆形的尺子来画。
  师: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说的半圆形尺,在数学里我们把它叫做量角器。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量角器。)
  另一生有不同意见:量角器不正好是半个圆,多了下面一点。
  (师拿出用纸板做好的半圆,让学生画。)
  生(还有话要说):我觉得画的时候要小心,一不小心,画下半个圆的时候,动一动,就不准了。
  本案例中,当学生需要钉子、绳子和笔时,需要半圆的尺子时,在认为量角器不准确时,教师又拿出了半圆形做的硬纸板……教师之所以能从容地应对学生,使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并达到良好的效果,源于教师课前全面而充分的预设。
  二、课上给予“自由”——精彩课堂的核心
  这里的“自由”,当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指在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下的“自由”。只有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他们的潜能才能最大地得到开发,个性才能最大地得到张扬,创新意识才能最优化地得到培养。
  案例二: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的课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出示一个鸡蛋,请设法求出它的体积。很多学生听到要求后就傻眼了,还小声嘀咕:这怎么可能呢?也有学生经目测后说:“鸡蛋体积约0.5立方分米。”我再次说明:“要知道它的真实体积,想想该怎么办?”经过短暂的讨论后,有一学生受圆柱可转化成长方体思想的启示,想到可以把苹果放入一个盛水的量杯里求出它的体积。经他思路的启发,立刻有学生想到先在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容器里盛上水(水面略高于鸡蛋高度),标明刻度,然后放入雞蛋,量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再乘以容器的底面积,得出的就是鸡蛋的体积。
  教学过程中,我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自由地思考,这样开放式问题下的自由,学生产生了多种实用而有创新的方法,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欲望,使得问题最终迎刃而解;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享受到参与的乐趣和思索的快乐,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一次成功的创新,将激励学生对未知执著的探求,敢于进入创新立异的新天地!才有了如此真实而精彩的课堂。
  三、捕捉即时生成——精彩课堂的催化剂
  通常学生对于刚刚获取的新知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很多时候仅限于“依瓢画葫芦”的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新授结束后,围绕这一知识点,有选择地对一些生成进行即时关注,巧妙设计一些练习加以巩固内化。而依托教师丰富教学经验再次预设练习,无异是一种加速学生新知内化的催化剂。
  案例三:在教学《比例尺》时,在学生掌握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一般方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比例尺是1:1000的学校平面图上,怎样知道学校操场的图上面积是多少吗?”许多学生初略审题之后,不假思索地列式为:20÷1/1000=20000(平方厘米)。从学生面呈喜色的脸上,可知学生并未察觉结果的错误。这时,教师故意感言道:“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可真大呀!竟然有20000平方厘米!”有学生从教师夸张的言语中悟到了些什么,很快就有学生站起来发表意见:“老师,我觉得这结果不对。20000平方厘米其实只有2平方米,这是操场吗?”一句话引发了大家的一番议论:“对呀!这怎么可能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练习题与例题进行比较,学生终于于豁然开朗。于是,有学生答道:“1:1000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长度的比,没有面积比例尺的。所以,要先求出操场的长与宽的实际长度之后,才能求出操场的实际面积。假设图上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面积正好是20平方厘米。求得实际长为5÷1/1000=5000(厘米)=50(米),宽为40米,实际面积就是2000平方米。”也有学生假设图上操场的长为10厘米,宽为2厘米,同样求得实际面积是2000平方米。至此,学生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惑,进一步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我顺势指出在解题之后,要学会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结果的可行性。这样,既促进了知识的自我建构,又适时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茹华.缔造“智慧幸福”的数学课堂[M].鹭江出版社,2014.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2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