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为后期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9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双心医学模式,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比较具有实际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数据差异不显著,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具有实际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比较具有实际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双心医学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疾病康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护理;双心医学模式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肌去缺血缺氧类心脏病,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是冠心病高发人群,大部分老年人在患病后出现失眠、体质量降低、持续疲劳等症状,医护人员对患者生理各项指标较为重视,对于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恐惧、敏感等关注不足[1]。引发病情恶化,治疗难度增加,老年人对疾病治疗效果、治疗费用等方面的担忧会影响预后效果,为此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心理干预。双心医学模式重点研究的是患者心理障碍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9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研究双心医学模式的应用,为后期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类疾病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97例。研究组男性患者数量为62例,女性患者数量为35例,年龄为61~77岁,平均年龄为(69.26±5.75)岁,病程为3~9年,平均病程为(5.28±1.36)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数量为61例,女性患者数量为36例,年龄为62~78岁,平均年龄为(69.31±5.79)岁,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为(5.22±1.34)年,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具有实际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血管转化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健康宣教、日常治疗指导等。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双心医学模式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态度和蔼可亲,面带微笑,指导患者密目放松,告知患者用鼻呼吸,呼吸过程中张开嘴唇,发fu的音,吸气时发qi的音,反复使用这种方法呼吸10min,每日进行3次,以此来缓解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当积极聆听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为患者解决各类问题,打消患者对治疗存在的各种顾虑和疑问,当治疗取得效果后鼓励患者继续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保证患者心理状态良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保证明亮整洁,消除不安和恐惧情绪,重点为患者讲解监护设备和抢救仪器的作用,减少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使用老年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健康宣教,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向患者讲解冠心病治疗成功案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指导患者适度进行恢复性锻炼,如运动过程中出现心悸以及头晕等反应,需调整运动强度。
  1.3 评价标准
  利用医院自制的表格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分以上为满意,60~90分为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利用抑郁焦虑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焦虑情况,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焦虑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软件为SPSS 19.0,计量資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和%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数据差异不显著,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具有实际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比较具有实际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比较具有实际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期,患者会存在抑郁情绪,一旦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将会对冠心病的预后效果产生严重不良影响[2]。双心医学模式属于心理学和医学知识相互交叉形成的学科,治疗过程从心脏和患者的心理共同采取措施,实现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全面提高。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疏导能够显著改善心脏等器官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双心医学模式下的护理需要相关人员掌握沟通技巧以及充足的疾病知识,学会结合患者的身心特点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护理的针对性。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双心医学模式在关注疾病各项指标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能够避免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符合老年人的年龄特点[3-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抑郁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因此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应用双心医学模式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杜梦阳,姜琳,宋莹,等.不同性别≥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9,05(01):38-43.
  [2] 张艳香.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03(02):136-137.
  [3] 袁春苗.冠心病的超声诊断及超声表现回顾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03(02):64-65.
  [4]  王瑾,李妹芳,朱海萍.双心医学模式在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05):507-5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7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