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主要源于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观念,结合教学及学生实际,有效引导,着力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数学教学推至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138-02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关键能力和素养,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在于教会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掌握数学思想及方法,学会用数学知识或数学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方面,其中数学抽象思维反映了数学的本质,是构成数学理性思维的基础,贯穿数学发展应用的全过程;逻辑推理则是构建数学体系、得出结论的重要方式,保證了数学的严谨性;数学建模则将数学和外部世界有机地联系起来,是实现学以致用的基本手段;数学运算是演绎推理并得出结果的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其科学严谨的精神;直观想象则是进行逻辑推理、数学论证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数据分析是应用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这一能力尤为重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主要源于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观念,结合教学及学生实际,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加强学法指导
   古人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会学”比让学生“学会”更为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条件。“会学数学”通常包括阅读理解、梳理总结、质疑提问和表达交流,如数学阅读理解,就需要知道数学的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会读符号、图形(表格)。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高中生学法的指导。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制订数学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既有长远打算,也有短期安排,做到学习目的明确,不慌不忙,稳扎稳打。也可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够把握重点,克服难点。二是加强学生独立学习意识的锻炼。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独立作业,让学生自主思考。三是加强总结回顾。数学学习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就是温故而知新。如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以后,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回顾探讨、分析和总结,这是学生再次学习认知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方面,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当设问,如在新旧知识交汇时、学习重难点知识时、思维受阻时、分析数学题目时,均可适当进行设问,通过设问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分析,从而深刻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难度不一的问题,引导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解决,肯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乐于提问、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数学学科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高中生只有不断质疑,才能实现知识创新和学习突破。教师可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本着兼具生活化和实例化的高度抽象性,使学生真正明白数学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3.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创新思维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锻炼思维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明确学生思维养成的大方向,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仅就具体问题予以分析,而且敢于拓展思路,勇于创新。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创造适当的条件,让学生历经观察、操作、实验、猜想、归纳、概括等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理解数学知识,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如教师可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且学生熟知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将其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开展建模训练,在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并运用数学的乐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还可根据需要,巧妙运用变式教学,通过改变条件或所求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去认知数学、举一反三,不断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核心素养”[J].数学教育学报,2016(3).
   [2]辛涛,姜宇,林崇德.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9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