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对英语专业大学生教学效果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9名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出了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通过三级编码,最终抽象出该课堂模式教学效果的核心编码:①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增强自主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自我效能感,培养思辨能力和知识建构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②在小组合作进行课堂展示的课前准备、课上演示、课后反思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课程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小组合作;课堂展示;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5-018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5.08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作为存储和传递信息的载体,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实时性和交互性。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学习主动性,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杨跃等,2015)。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发展可以被看作是一条水平线,在其总的发展进程中,现有水平线和可能的发展水平线是不断变化和移动的。该理论凸显了教师和同伴对个体学生主观能动性构建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课堂中引入基于PowerPoint的小组合作展示活动即是通过互动、指导、反馈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穿越“最近发展区”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文献回顾
  关于课堂展示的教学有效性并不能一概而论。程英(2010)对国内36种外语类和教育类CSSCI来源的核心期刊在2000-2009年问的发文统计分析显示,只有少数期刊发表过针对课堂展示的研究论文。且主体均为教师。这些研究包括教师的教学案例展示和从实践出发的经验、看法总结。研究范围比较笼统,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深度不够,在研究内容上也不够具体。有关课堂演示对师生关系、学习者学习心理、学习成绩等发面影响的研究还没有展开。国外针对课堂展示的研究大多以教师为主体。如Susskind(2008)认为,教师课堂演示对主观变量(如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和动机)有更大影响。国内研究如,汪富金(2013)将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应用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发现,该模式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驱力。近些年,大学英语课堂不断引入基于学生个体或小组合作的课堂演示。闫帆(2014)对英语专业基础段学生课堂展示的研究发现:CBI课程上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包括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听说能力等。杨跃等(2015)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堂演示教学模式的研究得出:课堂演示活动的加入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平台。
  以往的研究主要以教师为对象,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均有待深入展开。近些年,大学英语课堂不断地引入基于学生个体或小组合作的课堂演示,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研究范式上基本采用定量研究。这种群体性的量化数据收集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者个体的内在感受和个人看法。基于此,本研究以半结构化访谈为主要手段,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尝试归纳出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为师生能更好地利用该种课堂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三、研究设计
  Glaser,Strauss(1967)在其二人合著的“The Discovery ofGrounded Theory”一书中介绍了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即从具体的现象人手,经系统的而资料收集和分析,对现象描述进行概念化编码,理论性取样,逐步抽象出扎根用于现实资料的理论。国内学者陈向明(2000)认为,扎根理论要扎根于原始资料,以不断比较的方法提炼概念类属,整合成恰当的理论。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这一研究范式,通過半结构化访谈采集原始数据。经过编码,最终抽象出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对英语专业教学效果的核心编码。以期归纳出该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
  (一)研究问题
  1.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有哪些优势?
  2.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英语专业教学有哪些不足?
  (二)研究对象
  本实验的被试选自某大学英语专业9名大三学生,7名女生,2名男生。年龄在20-22岁之间。被试的必修课程每周基本会有2-3次小组课堂展示的任务。9名被试均为小组代表。这样既能保证被访小组信息的完整性,又避免了数据重复。
  (三)数据收集
  研究者根据相关文献,拟定访谈提纲。该提纲经试用后由研究者反复修改而成。访谈问题包括“你在制作PPT之前会做什么准备?遇到哪些困难?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会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展示吗?你认为使用PPT辅助课堂演示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吗?你对这种课堂形式的期望和建议。”征得被试同意之后,访谈录音。
  四、结果与讨论
  (一)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通过数据分析,提取出小组合作课堂展示教学中的优势,并进行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和核心编码。17个开放式编码被归结为5类主要的关联式编码,提及人数多的关联式编码再上升为核心式编码。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教学中的优势的核心式编码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完成任务;多方反馈,提高学生展示能力和课堂参与度。另外,课堂演示活动的加入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信息检索和归纳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供了平台。在访谈过程中,被访者提到最多的是“会更主动地研读教参,搜集相关材料辅助课堂展示”;另外,大多数被访者会提前排练。所以在二级关联式编码中,积极准备展示材料,提高学生的展示能力和自我效能感被提到的次数较高,在整个三级编码中作用较显著。
  除此之外,在访谈过程中,与同伴沟通想法、寻求帮助以及合作完成任务也被大多数同学提及。教师在展示前、中、后的反馈强化了学生对错误或不当的关注度。可见,教师角色由“讲台上的圣人”转变成“身边的向导”,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另外,在9名同学中有6名同学提到在展示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关注听众的反应并相应做出解释或调整进度,使用肢体或语言进行互动,以提高课堂参与度。再者,该课程一大亮点就是在每个小组合作展示之后,教师和听众学生会分别从展示的内容、教学行为和效果、语言的正确和规范性以及展示时间把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和反馈。根据开放式编码:9名被访学生中,有6名提到了师生反馈强化了其对错误或不当的关注度。如“我对教师和同学的反馈非常重视。因为我发现了自己从来没注意到的问题”。再如,“我会非常努力的改正反馈中发现的问题”。可见,通过自评和他人的反馈,被访者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二)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根据访谈数据,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被归结为11个开放式编码和3类主要的关联式编码,提及人数多的关联式编码再上升为核心式编码。核心式编码为:展示人讲解不清,导致听众理解受阻。在开放式编码中被访谈者提及最多的是容易走神,或失去兴趣,或听不懂。当被问及原因时,有被访谈者说“由于只是充当听众,课前预习做得不够,导致听不懂,继而失去兴趣”也有访谈者提到,“如果展示人对课程内容准备充分,设计合理,展示自然,我也很自然地进入到她讲的课程中来,否则,很容易走神”。除此之外,被访谈者普遍提到用英语解释知识点比较有挑战,影响讲课效果。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有6名访谈对象都提到在准备阶段需要预演,或写下相关讲稿辅助展示。在关联式编码中,讲解重点不清成为阻碍这一课堂模式的突出问题。其余的开放式编码被提及次数虽不多,但也值得注意,例如被访谈者提到情绪紧张会影响自己展示效果;在突发情况下(例如PPT不能正常放映或版本出现错误)时学生的情绪管理做得不好,影响其自我效能感;还有些被访谈者提到,每组仅对自己的任务内容较熟悉,而对其余内容则印象不深。因此,教师需从中发现课程设计的潜在问题,把握全局,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语
  基于以上对小组合作课堂展示模式的分析发现,该课堂模式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其有意识地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提供了平台;但是,该模式在课前准备、课上演示、课后反思阶段也存在着问题。因此,教学实践者需要注意:第一,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内容和设计上的反馈。在准备阶段,材料的选取与设计通常是不小的挑战。学生通常借助网络搜索相关资料。但是,如何选,选多少,如何设计等,都是需要反复思考但依然不确定的部分。所以,学生非常需要教师在这些方面给予反馈,这将大大提高学生选取、组织材料的效率;同时也会降低其在设计课程中的困难,缓解焦虑感。第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现阶段外语教学普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辅助作用。但教师仍是整个课堂的指挥者和掌舵人。需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做好把控和管理。同时,学生要重视教师、同伴以及自我反馈。认真思考,做到学有所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6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