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管理会计发展前景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开启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企事业单位对外投资、交流及合作项目日益增多,这一趋势对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的管理会计信息,已经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还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和认知尚显局限,人才培养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这些都需要高校、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而李扣庆院长提出的“会计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未来我国会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
  关键词:“一带一路”;管理会计;“会计基础设施”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5.028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5-0115-04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机遇
  2015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已逐步形成一个“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开放及合作机制。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推进,许多企业及事业单位也在积极开展各种交流合作项目,拓展海外市场,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及部分事业单位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相关专业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输出,这些经济行为同时也带动了国内部分传统产业的创新,以及企事业单位“低碳经济”的构思,内部管理程序的规范建设,相关可行性的分析,企事业单位总体经营及经济策略的变动,各种成本安排及预算等方面的发展。此外,国内企事业单位资本流通速度,重要投资决策机制效益评价,风险防范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以上因素全部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财政部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事业单位加强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激发管理活力,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是财政部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人才上水平、会计工作上层次、会计事业上台阶的重要方向。这在进一步指明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清晰而明确的方向。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企事业单位的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还是国家会计体制整体发展的角度,管理会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于通过简单成本的核算为现有计划和决策的分析和支撑,更应逐步在推进企事业单位长远战略规划的角度发挥出关键作用,更有效地分析及整合各种信息,统筹各项资源,从而有效规避风险,使组织内现有资源带给企事业单位更深入更长远的经济效益及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二、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现状
  (一)对管理会计认知和定位的偏差,应用程度较低
  目前,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对于长期的发展战略缺乏明确而清晰的认识和规划,这导致了许多组织的发展缺乏连续性,对于会计信息的搜集趋于零散化和碎片化,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某些项目和制度政策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企业战略管理会计意识薄弱,导致现代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大多在内部的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等利益导向的目标上,忽视了利用管理会计所能提供的科学系统化信息延伸出战略决策。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受到经费来源国产化,大规模以及公益性的特点的影响,导致相关组织机构对于成本控制、利润预期、预算等方面的关注度不足,对于经营决策及经济效益缺乏相关认知。管理会计在经营决策中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在应用层面,陆玉文(2014)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163家企业的管理會计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调查对象主要为各企业担任高管或财务职位的高级会计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2%的会计从业人员完全了解管理会计的内容和职能。而在企业的会计人员构成中,专职管理会计人员平均仅为2.2人,远低于专职财务人员的数量。而在管理会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层面,平均应用率仅为27%,其中仅有全面预算,保本分析和目标利润的应用程度超过了50%。在对于管理会计方法需求层次的调查中,需求最大的是预算控制系统、财报分析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对于公司战略制定层次的技术需求较少。
  综上可知,无论是从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认知还是在具体的应用及企业实践需求的层次,企事业单位普遍缺乏管理会计与战略发展决策关系的认知,在实践中也缺乏对于相关知识的需求及运用。
  (二)会计人才的匮乏和不完善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
  管理会计即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分析及处理传递以促进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过程,涵盖了投资融资管理、战略成本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就对会计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而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如建筑、能源、科技研发、生物资源等领域的核算,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领域的知识,也要了解相关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此外,管理会计与企业的战略及长期决策息息相关,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在宏观层面上对于所在组织的运营模式、经营理念、行业发展前景、竞争优势劣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等方面有一个相对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从而能站在战略层面的高度上认识并分析企业的发展,并以此做出具有战略价值的财务分析甚至规划。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这也要求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即未来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涉外的国际性管理会计人才。
  面对如此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目前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仍有待提高。首先,在高等教育层面,我国大多数高校未将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且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并未配备管理会计研究方向的专业指导。高校现阶段的会计培养课程应用性不足,针对“一带一路”涉外会计的培养计划几近空白。因此,尽管每年高校向社会输出大量会计但大多为核算性质的低端会计,实际输出的高端人才数量较少。在组织层面,大多数单位财务人员的招聘以会计做账为主,未对会计人员在管理会计知识及技能层面做出相应的考核及评估。企事业单位缺乏组织文化建设导致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的价值追求、整体发展战略缺乏清晰及明确的认知及判断,从而无法有效做出长远的财务分析及规划。在国家层面上,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考核及选拔力度不足,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此外,要成为“一带一路”所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及运用我国的会计准则,更要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沿线具有业务往来的国家及地区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方式,能够对相关数据做出转换、折算等处理,能够基于相关数据对双方合作中的潜在风险,发展前景以及预期收益等做出判断。而这些要求要基于大量的实践和工作经验以及深厚的理论基础,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综上可见,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三)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尚不健全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孟焰、孙健、卢闯和刘俊勇利用统计学中抽样统计的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所采用的理论依据3个层面分析了2006年至2013年发表在国内21本学术杂志上的327篇管理会计文献。根据文献相关描述可知,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集中于管理控制系统中的薪酬绩效评价研究占比62.1%,对于战略管理会计以基于战略视角的决策方法的相关研究仅有10篇文献。而在研究方法上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及实验研究的方法应用较少。从理论来源方面而言,国内的研究仍以经济学理论特别是代理理论为主,近半数研究未发现明确的理论来源,仅是对事物或管理会计概念的描述,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也未整理成相应的管理会计工具并对企业的具体实践做出相应指导。
  (四)特殊项目的成本核算
  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一带一路”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民生领域的交流合作。基于此,企事业单位在住房、医疗、交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国际交流合作。由于这些合作项目的周期较长,且兼有对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考量,因此,在进行成本分析及核算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核算标准而难以有效且有针对性地展开风险评估。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而言,公益性及社会效益的计量,一直是成本及收益和利润预期中的一大难点。
  以公立医院为例,在该行业中,主要存在三类对外交流及合作项目。一是以医药、医疗技术为依托,与国内外各高校开展科研合作项目。这类项目的周期较长,且研发资金的投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地在结合时间成本的基础上,合理预计项目的相关收益,并进行投入产出的相关分析。二是在国内外同业机构中开展交流项目进行人员和技术培训。在这类项目中,如何有效地计量时间、人力、无形资本,并以此为依托做出有效的成本预测及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依然是管理会计发展中的一大难点。第三类合作项目主要是向沿线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公益性的医疗援助。由于具有公益性质,在相关的会计信息分析处理中,不仅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也要科学合理地对社会效益做出分析及核算。而社会效益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的货币计量,在很大程度上,这项计量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会计人员的主观职业判断依赖性较强,因此极易产生较大偏差。
  三、管理会计发展路径分析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院长李扣庆提出了“会计基础设施”的概念,这一概念主要由会计准则体系、会计监管体系和会计人才体系三部分構成。这一观念较全面地概述了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会计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总体战略方针。因而本文以此三方面为切入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加快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在经济领域展开的合作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而由于沿线国家数量多,经济政策结构多元化,对于会计信息的处理及质量要求以及会计准则都不尽相同,因而难以有效地整合和转换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而国际准则具有适用范围广,权威性强等特点,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也在不断强化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对我国会计发展而言,加快国际化进程可以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快速、高效、低成本的会计信息对接与共享,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从而更好地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同时,在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要避免盲目地追求一致性和准则全盘的国际化,一定要在充分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和发展的基础上,对现有会计准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形成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化特征的准则,既保证我国自身会计行业发展的需求,又能有效地促进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协作。要做到与准则“趋同”而非完全一致。
  (二)完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完整、综合、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这就需要有关各方密切配合积极协作,可以系统高效整合相关资源,在理论及实践层面完整、全面地进行会计人才的培养。
  首先,在高校层面,各学院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明确对于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明确在“一带一路”和经济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完善学校的课程设置,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并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实现课程培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对接。同时要加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加大会计领域的科研投入,形成适合我国会计领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从而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其次,在企事业单位层面,要完善对于会计人才的考核标准及培养机制,建立高效的沟通及信息传递机制,特别要加强财务部门及会计人员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沟通,使会计从业人员对于组织的整体运行、战略发展规划等有全面、具体、清晰和明确的认知,从而能够结合相关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管理层人员要树立对于管理会计的正确认知,明确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建立相应的制度规章,引导员工将管理会计应用到具体的业务实践中。
  最后,政府首先要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进一步鼓励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为有关各方搭建一个完善、高效的交流平台。其次,为更好适应“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政府可以从国家层面组织会计学术研讨、会计技能培训等国际间的交流项目,帮助有关各方特别是会计从业人员,了解和把握国内以及国际上管理会计的发展形势,明确“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会计人才需求,从而引导他们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
  (三)完善会计信息的监管机制
  会计信息的监管机制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完善我国管理会计发展体系以及会计人才培养机制至关重要。因此在推进会计准则国际化以及完善会计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要同步推进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首先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督导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相关组织,制订具体的监管措施,完善行业规范及会计准则。其次,开展国际层面上的交流合作,共同建立并完善会计信息监管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国际传递。企事业单位也要根据相应法规、行业规范制订自身制度规章,建立并完善与财务信息有关的内控机制。
  “一带一路”的推广,为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对会计行业的未来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牢牢地把握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会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会计人才的培养机制,在“一带一路”和全球化大变革、大发展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开辟出符合我国会计发展现状的中国特色道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9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