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与历史的融合课程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融合课程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下应运而生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型课程。不同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互为关联的知识点上,打破学科壁垒,采取融合课程进行教学将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红星照耀中国》是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读书目,但本书涉及复杂的历史知识,将语文与历史进行跨学科融合,能够对学生的阅读产生有效助力。
  【關键词】融合课程;《红星照耀中国》;初中语文
  融合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用融合的思想,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融合起来的一门课程。融合课程能够让各个学科联动起来,站在学科融合的高度将教学过程最优化,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敏捷地调动各科知识并灵活地转换思维方式,这无疑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是全方位、现代化的,传统的只靠教材学语文已经不能顺应时代潮流。语文作为一切学科之母,在教学方面应该秉承新课标指示锐意革新,应积极发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联要素,进行融合课程的教育实践。
  一、《红星照耀中国》融合课程教学实践
  《红星照耀中国》是八年级上学期部编版语文教材规定的课外必读书目。这是一部纪实作品,书中涉及与当时历史背景有关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等,是根据采访分阶段展示历史横截面,将所有的采访集合在一起构成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基于名著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在本次阅读课上,语文与历史进行了融合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如下。
  1.成果展示,背景介绍
  首先,语文老师展示并点评学生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期间积累的好词好句、撰写的章节感言和人物小传等。接着,学生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历史老师点拨。该环节虽然是导入环节,但是涉及语文与历史两个学科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学生的阅读成果是依据语文阅读中积累与写作的要求去完成的,而名著的成书背景则与史实相关,从历史的角度进行专业的指导,能够使学生带着客观的态度进入这一纪实作品。
  2.整体感知:了解人物
  (1)看目录,明线索
  看目录梳理作者的采访路线。
  (2)找人物,明信息
  找出作者主要访问的人物,筛选人物基本信息,制作人物简历,交流分享。该环节主要由学生通过探究合作自主完成,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梳理线索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任务驱动提炼出问题的答案。但名著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某一答案而读,它是亲近文化、亲近历史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学生完成信息筛选之后,还要让学生为书中人物制作简历,这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在制作简历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局限于名著知识,还应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对人物的生平等加以完善。
  3.深入探究:理解精神
  (1)伟大也平凡:揭秘红军领袖
  ① 阅读两则选文,引出疑问
  选文一:“你花一百元钱可以把我房子、牲口、农具都买去——再算进那座山。”(《同红色农民谈话》)“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造反者》)“南京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毛泽东)的首级。”(《苏维埃掌权人物》)
  选文二:“难怪中国民间流传他(朱德)有各种各样神奇的本领:四面八方能够看到百里之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诸如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迷信的人相信他刀枪不入,不是无数的枪炮弹药都没有能打死他吗?也有人说他有死而复活的能力……”(《关于朱德》)
  ② 引出疑问: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袖究竟是怎样的人?
  (2)平凡也伟大:走近少年红军
  ① 情景剧表演《红小鬼》
  ② 结合情景剧,对比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问:红小鬼是什么样的人?该环节以赏析人物为主,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探究红军领袖以及普通红小鬼的精神品质。但学生生活在和平时代,普遍对这一历史时期缺乏感性认识,对革命领袖及红军战士印象固化、情感疏离。在这样的学情下,整个环节中更应该有历史知识的呼应。将名著人物放置在当时的历史中去,设置历史情境,才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人物。赏析人物若只是局限于文学表达而忽略历史背景,那学生对于人物的印象只会流于表面,更不会从人物中汲取情感价值观的养分了。
  4.主旨探究
  如何理解《红星照耀中国》这一书名?这既是从语文的角度发问,也是从历史的角度发问。整堂课下来,学生的文学思维和历史思维都得到了激活,分析问题也更加全面。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许多同学既能够从语文的角度鉴赏这一书名的含蓄有力,又能从历史的角度为这一书名的预言性提供佐证材料。
  二、《红星照耀中国》融合课程教学反思
  语文与历史的跨学科融合教学使《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效果最大化,不同学科的课程融合有利于实现核心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读一本书,决不能仅仅调动一门学科的思维,也决不会仅仅使用一门学科的知识。课程融合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全方位调动思维、全方位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融合,学生不再简单地认为初中语文阅读就是概括信息、鉴赏句子,也不再认为历史学习就是枯燥地背记史料。融合学科知识,在阅读中洞见各个学科的奥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值得指出的是,课程融合既是融合学科知识也是融合学科教学方法,这既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教师的考验。课程融合不是生硬的学科知识叠加,在融合课程中,各学科是相辅相成的,而非有所附属。课程融合的关键点是在于找到融合契机,即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红星照耀中国》的特殊性和丰富性为本次课程融合实践提供了契机。课程融合应该始终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纵观本次课程融合的教学实践,它初步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桎梏与不同学科的掣肘,以阅读课为实践基地,历史思维和文学思维双管齐下,引导学生多要素、全方位思考并探究问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融合课程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思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这既是课程改革的推动方向,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蔚.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初探[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9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