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倡议下会计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日益成为常态,会计本科教育应适应这一新常态。基于此,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本科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从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专题教育模块、实践教育模块四方面重塑会计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从职业资格认证、实践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协同机制。
  关键词:“一带一路”;课程体系改革;会计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4-0049-03
  一、“一带一路”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呼唤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转型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合作带来了经济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对会计执业提出了新挑战。与之相应的是一系列全新、复杂的会计问题不断涌现,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将会被大量需要。“走出去”企业需要擅长国际化资金管控、风险预警、成本控制、税务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化管理会计人才[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做账作为主要职能的核算型会计,已经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应该逐渐向国际化、管理型、商务型、决策型会计人才转变。
  (二)呼唤会计人才的制度协调能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因素复杂,会计制度与会计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仅有经济快速发展的发达地区如欧盟,其会计制度发展水平高,且与国际会计准则步调一致;也有部分东南亚国家由于历史因素会计行业发展落后,出现像老挝这样仍未建立成熟会计制度体系的国家,甚至是伊朗等饱受战争的中东国家,完全无法为会计发展提供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俄罗斯、捷克、克罗地亚等大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体的国家,会计制度仍由该国政府制定,影响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2]。这就要求会计人才熟悉各国的会计制度,知晓中外准则差异,在会计执业过程中能协调会计制度差异,合规合法开展业务。
  (三)呼唤会计人才突破语言文化差异的执业障碍
  在“一带一路”65个沿线国家中官方语言就有50余种,加上超过200多种的非官方语言,涵盖了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等九大语系,整体涉及面非常广。宗教信仰更是多元化,包括作为东南亚、南亚地区传统信仰的佛教、伊斯兰教,中亚地区也基本以伊斯兰教作为传统信仰,东欧国家主要信仰的基督教,以及印度的印度教等等。沿线国家语言多样、宗教信仰各不相同,给国家地区之间互联互通带来了很多障碍。面对复杂的语言文化环境,仅仅利用好英语作为国际化通用的语言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具有双语、多语的个人语言能力的会计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要有和平包容的心态,促进不同宗教文化交融,这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计人才能力框架构建
  “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计人才不仅要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还必须具备高远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精通国际会计制度。因此,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国际化”的培养原则。本文从基础知识、职业技能、涉外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四个模块,构建了“一带一路”下会计人才的能力架构图(如下页图所示):
  (一)基础知识模块
  首先,财会专业知识依旧是财会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坚实基础。面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更为烦琐的经济实务,管理会计的知识能够帮助企业对日常经营业务进行细致的规划和控制,拥有管理知识的会计人才能提供较为准确的决策信息,助力企业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增强了环境会计知识的重要性。仅仅拥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会计人才培养应从“专才型”教育转向“通识型”教育,强调会计人才的全面发展。涉外复杂多变的环境,需要财会人员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心理学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会计人员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计人才需要去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首先就必须具备个人语言能力,根据“小语种+会计”的培养目标,学习沿线国家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语言,包括被14个沿线国家设立为官方语言的阿拉伯语,作为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的俄语、西班牙语等,以及區域性使用人数较多的泰语等多种语言。同时,深入了解各个国家历史文化、宗教风俗、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为跨国执业打下基础。
  (二)职业技能模块
  会计人员首先要具有职业判断力,针对复杂变化的情况作出专业判断,有能力去解决可能会遇到的不同经济形势下的突发问题。逻辑分析能力是职业技能的基础,拥有较强的逻辑性思考问题能力,会以更加清晰的视角去决策判断。而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帮助会计人员有组织、有条理地去协调沟通日常实务中的投资合作、项目管理等。同时,在人才培养中要重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会计人才应该肩负起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发展的重任。
  (三)涉外能力模块
  一是要有快速学习的能力。面对语言、经济、文化各方面多样化的知识,会计人员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去消化掉。涉外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仅有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是不够的,还要在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整个文化体系知识的基础上,去深层次地理解和包容,学会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他国人士交流。国际经济环境、世界发展态势在不断变化中,会计的职能也在随之变化,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领导决策能力、抗压能力都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计人才不可或缺的。
  (四)研究创新能力
  研究创新能力同样非常重要,原因在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计行业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多的业务创新。会计作为商业语言,一方面要适应经济形势,另一方面会计的创新也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会计创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而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关注的内容。研究创新能力必将成为未来会计人才的主导能力要素之一。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综合素质人才的参与,首先就要求高校课程体系的多元化。目前的课程设计太过于集中在单一的会计专业上,不够适应“国际化、商务型、创新型”的培养目标。高校应该依托学校特色,按照科学性、多样化的课程设置要求来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设计与调整[3]。实现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设计,可以将整体的课程内容分成四大模块,包括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专题教育模块以及实践教育模块(见下页表)。
  一是通识教育模块。通识知识是人们判断、思考的基础,也可以体现出个人的综合素养。例如哲学、社会学等人文艺术科学类课程,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汉字与书法等国学课程,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发展会计的中国特色。再者,信息化时代要求会计人才具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能力,信息检索类课程能帮助会计人才及时发现信息,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因此,应增加“综合性、宏观性”的通识教育课程,打破专业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能适应不同领域综合发展的会计人才。
  二是专业教育模块。一要突出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提高其在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二要增加与本专业相近的如金融、资产评估、保险学、市场营销等课程,扩展专业的知识面,增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性,使得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得以保障。三要增设会计分支课程,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新兴会计分支相互关联又得到独立的发展,有利于会计更加细化的研究。四要多开设案例研究、论文写作等学术综合类课程,加深会计理论研究,培养研究创新的综合能力。五要开设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在国际跨国公司屡次出现的财务舞弊的现象让人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作为个人职业素养的一部分,职业道德培养起到推动会计人才建设的关键作用。
  三是专题教育模块。可增设“一带一路”专题课程,主要包括开设俄语、西班牙、泰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课程,提升语言知识水平;开设沿线国家历史文化课程,各国会计准则、财税法律制度的对比课程,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沿线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发展情况[4];开设跨境电子商务、商务礼仪等国际贸易课程,亚投行、丝路基金国际贸易正走向无国界贸易,跨境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多边经贸合作模式的互惠互利,同时商务礼仪知识有利于提升个人形象和竞争力,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当今会计人才必须要具备的重要能力。
  四是实践教育模块。会计是一门强实践性的学科,应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际应用的能力,应开设沙盘模拟、基础会计模拟等实践课程,培养会计人才的职业判断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技能。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会计本科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大学教育与执业资格认证的协同
  尝试将国内高校专业课程与执业资格认证考试结合起来,与国际会计师协会合作办学,开设ACCA、CIMA、CGA等方向专业。在专业教育模块中引入国际执业资格课程(见上表),采用执业考试要求的原版教材,聘请国外专家学者开展部分课程的教学讲座,鼓励并组织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执业资格认证考试,使得学生能够在完成学校专业课程的同时具备会计执业能力,实现高端国际会计人才的岗位对接。
  (二)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协同
  1.基础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鼓励学生成立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社团,引发学生对“一带一路”知识的兴趣爱好,让社团成为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组织具有针对性的特色训练营,如抗压能力训练营、创新创业训练营等等。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性质的学科竞赛,如EPR模拟实训大賽、CIMA管理会计案例大赛等。学校可设立相应的学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领导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造力。
  2.沿线国家交流项目。充分利用“一带一路”高校智库联盟,组织学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加短期访学交流、海外实习、国际义工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建立健全多边交流机制,通过访学项目,积极“走出去”增长见识,对各国风土民俗、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学校为其提供相应的经费资助。
  3.与“一带一路”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围绕“一带一路”的相关产业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境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基于企业项目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后进入实习基地,熟悉不同的职业环境,培养与企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国际化会计人才。
  (三)“一带一路”下会计本科的教学协同
  1.培养“一带一路”会计师资。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设立“一带一路”专项资金,委派高校教师前往沿线国家研修、交流,完善出国访学考评机制;引进国外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讲座,举办国际会议,谈一谈“一带一路”战略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对未来人才的期望;与当地语言类高校合作,实行学分互换,构建“小语种+会计”的教学平台。
  2.创新教学方法。与信息化、大数据相结合,通过搭建网络平台,整合教育资源数据,提高课程内容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运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财务会计等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式综合学习能力[5];要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优势,模拟职业环境,注重对学生操作细节的指导,不断总结在实践操作中的经验。
  3.完善课程评价。改变以授课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丰富评价内容和方式,将学生参与过程、学习态度纳入评价内容中,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同时,对教师在网上实施匿名评价,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训练、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对课程进行合理客观评价,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于洪鉴,孔晨,陈艳.论“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国会计变革[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31(3):93—101.
  [2]曾峻,伍中信.“一带一路”战略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沿途各国现状及我国的策略研究[J].财会通讯,2017(22):11—16.
  [3]方文彬,王玉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8(2):98—102.
  [4]宋慧悦,胡本源,郭芮佳.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会计准则等效机制探索[J].财务与会计,2016(17):48—49.
  [5]吴艾莉,王开田.“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6(22):54—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0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