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关键词:兴趣 热爱 幽默
  兴趣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倾向,即了解和掌握事物,参与活动,并具有积极的情感色彩。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是学生介绍的指南,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它将“我想学”改为“我想学”,使学生的学习从沉重的负担变成愉快的享受。这就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教学兴趣。从教学实践出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制作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只有教师的讲解才能使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尤其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概念教学及几何知识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太深奥的语言概念和较抽象的空间几何,会令学生摸不着头脑。老师一味口头讲解,也只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模糊印象,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多,也会让他们产生厌恶的感觉,这时谈不上有兴趣,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学习。多媒体课件可以模拟和演绎学生的特点,将其融入形象、生动、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减少学生的认知困难。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1]
  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生活中小朋友们玩滑梯的现象。提问:你能用“角”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观察后反馈:第三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大,第一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小。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和白板的优势,使学生清楚地了解量角器的排列特点。直观演示测角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发学习兴趣,使其热爱学习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相当重要,教师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好学生在给予表扬的同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困生应多给予鼓励和帮助,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通过态度、表情和行为传递给他们。鼓励学生多信任老师。学生的兴趣才得以培养。数学老师一般接触学生的机会比较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应该找到更多的机会与学生接触,例如在下面的课程中与学生交谈。通常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和值得信赖的,那么教师的学科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爱护每一个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三、幽默的运用能引起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它学得更好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教师应始终重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人兴趣和求知欲。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把课堂当作传统知识的场所。而且要把课堂视为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激发智慧的场所。把幽默融入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课堂气氛,它也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建构。例如,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过于安静。老师们俯身倾听,把手放在耳朵后面。这种幽默的教育手法,进进出出。带给学生知识与理智的艺术。
  此外,教師还应借此机会表扬和鼓励学生,并评估他们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如在提问性语言中,常以"谁来试一试"、"谁还有更好的"等激励性语言来创设良好氛围激发求知欲望,而在评价性语言中,往往说"好!真不错"、"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你这个想法很了不起!”,“进步很大,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很有道理”、“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尽管这些陈述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它们能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刺激他们不断进步,并取得进步。
  结语
  在教学中,“兴趣”贯穿于学习,“鼓励”是评价。只有把知识与兴趣结合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当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时,他们不再感到无聊,而是“享受无穷的乐趣”,并且会积极、积极、快乐地学习。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科书、现实和学生的需要出发。正确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开发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丽娟.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223-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