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允价值应用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风险影响因素中,企业领导管理层始终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将公允价值真正应用到企业会计部门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当前会计部门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其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也逐渐显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就针对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做相应的汇总,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应用;思考
  一、引言
  公允价值是在2006年的会计准则中被应用为一项新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属性完全符合市场运作规律。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会计采取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加合理的企业财务处理方式,为企业选择最优的决策,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会计人员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控制。尽管如此,企业依旧存在着会计准则与实际会计环境不匹配的现象,也就要求我们的会计人员积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错误事项,从而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更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积极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来对会计账务进行处理,更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成果,在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方式,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公允价值理解不到位
  在这个异常强调会计财务工作的现代化社会,每个公司的财务会计部门都是企业的重要核心力量,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收集公司财务数据,给企业管理层提供分析结果,从而促进管理者制定合理的决策。而许多企业都没有重视企业建立的会计部门,更不要说会重视会计部门实行的公允价值模式,企业管理层没有重视公允价值对企业会计部门的影响,就会导致企业完全构建了一个形同虚设的会计部门,这样的财务会计部门对企业的整体管理环境来说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就使企业财务会计处理过程存在极其严重的风险,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会计系统,使企业缺乏优良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而且由于企业管理层没有对企业的财务部门的公允价值建立起足够的重视,在企业的会计提出针对企业发展的解决意见时,可能无法对企业管理者引起足够的吸引力,最终使企业不信任财务会计部门,导致企业财务部门在企业环境中没有足够的地位,没法运用公允价值对企业进行资金上或利润分配层面的操控。
   2.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差
  对于一个企业的会计部门来说,总体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部门,其中财务会计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审核,而管理会计则是在进行基础核算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控制现如今的企业财务,对未来的企业活动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也就是所谓的通过解析过去财务,控制现在资本,统筹规划未来投资,最终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一份更优质的企业发展计划。而由于公司管理層在构建企业会计部门时,没有选择合理的招聘方式,致使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差,无法胜任企业会计的职务,没有专门的财务会计人员也就没法运用公允模式对企业进行计量。
   3.企业内外部监控不足
  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每个企业都要注意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部门的信息准确性。一个企业的监督体系都包括企业内部监督和企业外部监督。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的会计准则和会计规则的制定速度相对落后,不能够建立起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完善的会计准则和会计规则,这样的现象就会使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依旧按照原来的工作方法来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再就是企业的外部监督不严格,企业外部监督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审计工作,但是由于事务所的监管不够严格,就导致了审计人员对会计财务报告及附注的报出没有任何的阻拦和审核,没有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严重的“人情审计”,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出具假的或者是美化过后的报告及附注,这样必然会使管理会计人员在分析公司财务,并提出以后的解决意见时会有差错存在。
   4.缺乏数据收集,分析方式
  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企业的数据收集及分析工作,如若没有合理方法,那么会计部门的建立也如同虚设,使整个财务部门工作流程繁琐,工作效率低下,不仅不会对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还会影响整体的企业环境。使企业整体环境处于缺乏动力的状态,没有新的会计电算化模式来对数据进行统计,没有新的模板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也就无法对公允价值进行正确的处理。
  三、完善公允价值在应用中的对策
   1.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对公允价值的理解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到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重视程度,重视程度越高对企业的发展越是有利。企业应首先是提高企业的管理层对公允价值的理解,不能仅仅对企业的销售部门,成本控制部门等进行管控,还要加强对财务会计部门的管控,使财务部门加大对会计公允价值的研究。当管理层的公允价值计量意识提高以后,才能带动企业会计部门的全体员工都强化公允价值计量意识。给管理者贡献出自己合理的意见,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其次是积极地构建起合理的会计部门,建立起专业性的会计部门以后才有利于会计部门的员工进行合理工作,才能够更加方便地推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才有条件进行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工作,将会计部门分析结果反馈给领导管理层,管理者依据会计部门提出的建议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相应调整,做出最为合理的投资行为。让会计部门在整个企业信息链条中能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价值,使企业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加强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会计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也会逐渐增多,如何在这个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就需要我们会计人员有极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应更加注重公允价值计量在企业工作中的应用。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公允价值计量较难收集和整理,尤其是现如今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对公允价值会计处理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制约,所以,如何打造日益完善下的会计团队,就成为了所有企业重点思考的问题。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强化:   首先企业应先着重提高现有的会计部门员工的专业素养,对现有会计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工作,让这些人员自身能力能够不断完善,提高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和应用,提高会计职员对已获得的财务资料的分析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资本运作实力,对这些员工进行定期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到每个员工存在的漏洞,进行点对点培训,单独解决每个员工的不足,让他们的综合能力都有质的提高,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应考核,淘汰完全不合格的员工。其次,吸收一些新鲜的血液,招聘时严格要求,招聘那些能够对公允价值有深刻理解的人员,招聘那些能够科学合理的解释和完成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职业判断对的人员,并随之对财务管理会计部门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测试,只有测试通过的员工才有资格进行面试,然后要再经过多轮面试,确保企业员工的确是有专业胜任能力。
   3.增强企业内外部监督工作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当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会计制度以后,还要加强企业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只有内外部监督都能够发挥效用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稳定,相关的内外部监督体系建立起来以后才能夠对企业的政策和执行进行监督,这就要求企业首先依据相关国家规定,建立切实有效的内部监控制度和内部控制规定,然后建立专门的监控部门,让内部控制真正落到企业实处,而不是建立了一个形同虚设一般,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监督部门。假若真的出现了财务信息处理错误或财务信息泄露,就要对出错的会计信息人员进行适当的处罚,并对部门全体人员进行相应的连带处罚。其次是对外部监控进行监督,强化外部监督能力,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方式进行严格控制,实时关注事务所的审计进度,严禁出现“人情审计”现象,当事务所出具了审计报告及附注时,及时向企业相关利益者和其他想要了解该企业经营状况的人员公布,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最后是提出了社会大众对公司进行管理监督的提议,就是企业利益人发现企业提供的会计报告及附注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时,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应,让有关部门对本公司的账目进行再次审核,这样就能够对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进行相应的真实披露。
   4.优化数据整理,分析和整合工作
  由于现代化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社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财务信息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这就要求企业对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有效处理。首先应更新计算机及计算机控制程序,从硬件方面先适应大数据发展过程中需要应对的数据冗杂的现象。其次,强化企业会计部门信息安全,对会计部门的防火系统按时更新,保证企业信息安全。最后要建立起财务数据共享服务中心,将企业的财务部门也慢慢由财务核算部门向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转变,让会计人员更好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自己的意见,为实现企业的繁荣而努力。
  四、结束语
  在我国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生活中,由于公允价值是时时刻刻都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所以该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对企业存在着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其次财务会计要不断发展个人素质,随后企业应不断优化企业财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力,最后是要建立起能够监督整个企业财务资金流动的内外部监管体系。统筹人和企业的能力,合理判断公允价值,采取积极的财务政策对企业信息进行调整,不断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包括财务问题,成本问题在内的各项问题,最终实现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仲崇璟.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分析[J].时代金融,2018(24):137+145.
   [2]汪静.公允价值应用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2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93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