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山区学校地理综合题教学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地理综合题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地理综合题得分率,如何提升地理学习的综合能力仍然是一个难题。下面从审题剖析,构建地理要素——成因——材料知识系统 ,将综合题分解、细化等方面来降低地理综合题的教学难度。
  关键词 综合题 审题剖析 知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地理高考平均得分率偏低,综合题得分率更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审题方面存在误审、漏审的问题;(2)理论知识与题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或者表达不清楚;(3)因缺乏基本地理理论知识,或地理原理不全面而出现漏答;(4)答题模板生搬硬套答题不准;(5)答题观点重复,效率低。我认为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地理基础薄弱。山区学校,义务基础教育阶段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学生缺乏基本的学科素养。表现为:基本概念不知道、不理解;没有形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地理思维缺位;(2)对地理学科的认知存在偏差。都认为地理属于文科,背背就行。现实是——背不下,用不了。地理属于一个综合性强的学科,要综合作用其他科的基础知识,同时又要孰知本学科知识;(3)畏难情绪的感染。在政史地中,地理又被认为是较偏理的学科。文理分科后,文科生望洋兴叹,望而却步;(4)综合题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
  本人工作5年多,在学校学校的循环教学的制度下,经历了系统的完整的地理的教学。期间,不断在反思,总结了一些提高综合题的方法。现在简单的整理一下。
  首先、要对题目中的每一小问进行剖析。
  题目中一般都由地域,事物,设问词构成。(1)对题目中的出现的区域位置在材料中标注出,或者在脑中标注出。在地理中区域是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的,区域不准确,答案也就难以准确了。区域内的要素也会不一样。区域定位不准,过大或过小都影响答案准确率。因此,首先要划对区域。(2)对题目设问的事物或者事物过程进行标注,并在材料中找出与之相关的,词、段或图。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设问事物的属性。方便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事物属性或事物过程一一对应。避免多答,漏答或错答,同时也能节省时間。(3)标注设问词。 设问词一般有:分析…原因,分析…区位,简述…影响。一般这些设问都可以总结出一定答题知识、规律或者答题方向。我们称之为答题模板。模板可以给学生指明答题的方向,避免学生不知所以,难以下手。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让学生依据设问——答问——答题模板,熟记必备的地理知识,地理学习方法。
  第二,构建地理要素——成因——材料知识系统。
  比如农业的区位条件,气候条件中的降水这一要素。降水量受水汽、冷却、凝结核等因素的影响。水汽、冷确、凝结核等要素,在图文材料中表现为气压带、风带、海陆位置、风与地形的关系等。再比如:农业中的热量这一要素,与海拔、纬度、坡向、冬季风影响程度相关。在做题时一边回忆这些要素,一边在图文材料中寻找做题的线索。一步一步强化做题思路、习惯,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这些要素要及时系统的归纳,形成地理的知识系统与答题系统。同时,通过不断的强化,形成地理思维。如下表所示:
  原因类要素——成因——材料知识系统
  第三,将综合题分解到每一章或者每一个知识板块中。
  在高一、高二就要强化综合题的训练,并且是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在学到《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时,就可以挖掘或改编,与热量相关的农业综合题。这样做的目的强化理论知识,同时又可以理论结合实际,还可以为学习农业的区位条件打下基础。在实际的学时中,学生能懂得热量对农作物的重要性。但,很难说清楚特定区域热量多寡的理论依据。再者,从章节开始训练,能给予学生比较多的训练量和时间。到了高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综合题就比较有把握了。
  参考文献
  [1] 晏桥梁.地理综合题的几种常见错误剖析——以学生日常检测训练为例[J].新课程,2018(18).
  [2] 邹凯东.依据因果关系解答地理综合题[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2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