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聂家庄泥塑:老手艺塑出新年味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艺术造型上,聂家庄泥塑大胆夸张,注重表情写意,力求简约概括,与天津“泥人张”注重写真的艺术手法大异其趣。在色彩运用上,聂家庄泥塑追求鲜明醒目而又柔和动人的色彩,用色少而精,以桃红和大绿的基本色调为主,把动物和人的精神衬托得恰到好处,又不失浓郁的民间情调。
  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高密聂家庄的泥塑艺人们就已经在忙着赶制金猪生肖泥塑了。聂家庄泥塑是高密三绝之一,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就在聂家庄代代相传。每逢春节,聂家庄的泥塑手艺人们都会忙得不亦乐乎。通过他们的巧手,一件件活灵活现、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被创作出来,给新春佳节增添了一分欢乐与喜庆的气氛。
  古老手艺有历史
  聂家庄泥塑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春节等节庆日有着密切关系。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庄泥塑的创始人叫聂福来,于明代万历年间从河北泊镇迁至聂家庄。为了谋生,聂福来用当地的泥巴做外皮,中间装上火药,制作出一种名为“锅子花”的焰火,“锅子花”的外形由于像极了一个反扣的锅底,因此得名。这种“锅子花”就是聂家庄泥塑的前身。每当春节或正月十五晚上,人们就燃放“锅子花”来烘托节日气氛。后来装火药的泥坯被塑成娃娃形,焰火放过之后,泥坯还能拿来当玩具或装饰品。
  清代康熙年间,“锅子花”开始转型,向纯粹的家庭观赏用品和儿童玩具发展,在外皮装饰上,也从无色变为有色。但这一时期的泥玩具,基本上都不会动、不会叫、不会逗趣。到了嘉庆年间,聂家庄泥塑才进入成熟期,逐渐由静态发展到会动、会叫、会逗趣的“活”态,出现了叫虎、叫狮、叫鸡等泥塑作品。应该说,此时的聂家庄泥塑已能够称得上艺术品了。
  过去,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泥塑,一段广为流传的民谣是这样说的:“聂家庄,朝南門,家家户户捏泥人。”聂家庄泥塑在当时的兴旺景象,于此可见一斑。随着时代的发展,聂家庄泥塑逐渐失去了作为玩具的意义,主要用于收藏和摆设。2012年,聂家庄泥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保护传承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目前,聂家庄400多户人家,会制作泥塑的只剩下了四五十家,艺人也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其中,聂希蔚是当代聂家庄泥塑的代表性人物。他从事泥塑制作50多年,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泥塑作品造型优美、色彩鲜艳,很受人喜爱。聂希蔚因此被评为“中国民间杰出文化传承人”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指尖上的艺术品
  将一块再普通不过的泥巴塑造成一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泥塑艺人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这里头的学问还真不小。据了解,聂家庄泥塑的制作步骤主要有取土、和泥、制模、磕坯、修坯、按哨、粘接、涂粉、着色、贴毛10道工序。泥塑艺人们就地取材,将当地的黄黏土晾干、砸碎过筛后,按黏土和沙性土2比1的比例进行调土。调好的土经过一两天的水泡、踩细后,就可以进入接下来的阶段。一件聂家庄泥塑,从头至尾,全部为手工制作,整个过程无不凝结了泥塑艺人的汗水和智慧。
  通过这10道工序制作出的聂家庄泥塑,在全国各地的泥塑当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在艺术造型上,聂家庄泥塑大胆夸张,注重表情写意,力求简约概括,与天津“泥人张”注重写真的艺术手法大异其趣。在色彩运用上,聂家庄泥塑追求鲜明醒目而又柔和动人的色彩,用色少而精,以桃红和大绿的基本色调为主,把动物和人的精神衬托得恰到好处,又不失浓郁的民间情调。此外,聂家庄泥塑还吸收了扑灰年画“明油”和“涮画”的技法,加强了泥塑作品色彩的亮度和晕化效果。
  聂家庄泥塑的作品题材十分广泛,有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武松打虎;有“躺躺孩”“坐孩”“叭哒孩”;有老虎、对狮、鸣鸡、摇猴等等。无论是创作题材的选择,还是造型、色彩的运用,聂家庄泥塑都受到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深刻影响。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表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鸟兽鱼虫等,都可以在聂家庄泥塑中找到。
  每件泥塑作品,也都有其特定的寓意。“拴娃娃”的造型活像一尊小小的弥勒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好福相”;“麒麟送子”寄托的是人们早添贵子的美好愿望;各种型号的对狮,既是节日的装饰品,又被当作吉祥物来看待。新春佳节里,寓意美好的聂家庄泥塑,让节日的气氛愈加浓厚。
  犹忆童年“泥叫虎”
  “小孩小孩你别哭,你爹去了登州府,花啦棒、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这句民谣,说的是聂家庄泥塑的典型代表“泥叫虎”。这“咕嘎咕嘎”的声音,就是从“泥叫虎”身上发出的。之所以会叫,是因为这个泥老虎身上装了发声器。
  “泥叫虎”的发声器位于“腰部”。其“腰部”是由牛皮连接的,内部带芦苇哨,一挤压就会呜呜作响。安装哨子是“泥叫虎”制作流程中比较精密的一道工序,其原材料为芦苇秆。制作时,需用快刀将芦苇秆削成45度角,再插上纸片,哨子就做好了。虽然看似简单,但在插纸片这个环节上,如果角度掌握不好,哨子就不响。
  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这就是常见的“泥叫虎”形象。既威风凛凛,又娇艳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啸声发出。一物在手,平添无限乐趣。
  每逢春节和正月十五,“泥叫虎”就会热销,尤其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孩童来说,“泥叫虎”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是他们儿时最好的玩伴之一。如今,很多老玩具逐渐淡出历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像“泥叫虎”这样的老玩具,已不常见,但每当春节来临,就会唤起许多人童年的回忆。那份浓厚的年味,历久难忘。
  聂家庄泥塑400多年的历史,是泥塑艺人对技艺钻研与探索的历史,是手工艺人对传统文化坚守的历史。在讲求效率、效益的工业时代,手工制作的物品大多无法与机器生产的产品相比,但在手工制品那里,却能让人找到一种文化的深沉积淀和对过往的美好回忆。
  编辑/魏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5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