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仍然主要是以专科层次为主体,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高职毕业的执业药师,其知识与技能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为公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药学服务业务的要求。开展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模式试点改革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改革要获得成功,其关键就是厘清试点专业发展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挖掘高职、本科各自的办学优势,形成适应高本衔接的药学专业发展特色,重构高职、本科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打造专兼结合、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
  [关    键   词]  药学专业;高职本科;协同育人;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064-02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急需大批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懂岗位实际操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主要以专科层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以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例,其培养的专科层次毕业生大多是从事药学服务、药品调剂、药品生产、使用、检验,药品营销等涉药领域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知识与技能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为公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药学服务业务的要求。为破解这一难题,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药学专业于2014年开始,与广东药科大学联合开展了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模式改革试点,开始了药学专业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尝试,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一、专业发展思路与目标是试点成功的基础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明确专业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专业建设的基础。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专业要取得成功,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专业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因此,做好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精心谋划专业发展,理清建设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在试点之初,学校与广东药科大学反复磋商,求同存异,明确试点专业以学生职业发展核心目标——培养药师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升为根本,充分借助国家以及广东省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和有利条件,有效整合和发掘中职、高职、本科等各自的优势,在充分分析药师技能和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形成阶梯式的职业能力标准,协同探讨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打通学生成才之路,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不同层面的教学资源随着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良性互动和交流,实现广东中职、高职和本科资源的有效互动与交流,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二、专业发展特色是试点工作的目标
   专业办学特色,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是开展专业建设孜孜以求的目标,是高等学校评判专业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试点实践中,我校和广东药科大学从实际出发,从高职本科协同育人的总体要求出发,主动适应区域内医药行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锐意进取,挖掘两校办学优势,形成药学专业本科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两校积极探索,采用协同育人的创新人才培养“2+2”模式,既依托广东药学院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优势,又结合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重点专业——药学专业的特色,联合构建具有协同培养特色的四年制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试点专业实施分段式培养,前两年,广东药科大学借助其药学专业基础稳实的优势,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创新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药学专业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治学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后两年,学生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完成相关药学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我院采用医院见习、医药企业见习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兼顾,并推行“双导师制”(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切实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动手、能思辨、能管理、能创新的与社会涉药行业用人需求紧密对接的“四能”新人,课程设置目标是培养未来的执业药师。
   三、课程体系构建是试点工作的关键
   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工作的开展,无疑将培养出既融合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突出学生技能的培养,又融合本科教育的学科性,突出学生理论基础的培养,培养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懂岗位实际操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试点成功的关键。考虑到职业教育药学本科专业未来就业方向主要是医院药师和医药系统的执业药师岗位,所以,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提高学生与药品相关的能力,包括药品生产能力、药品质量检测能力、药品的营销能力、药品的应用能力。学生作为药学专业的主体,在明确药品制剂特点、质量要求与保障的基础上,结合病患的生理与病理状况推荐适合的药品,使药品应用更安全、更有效。
   为此在课程的建设规划上,试点专业需要打破以前传统药学专业以化学为基础的课程体系,逐步实现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课程体系,重点关注机体本身以及环境、药品对生物体的影响。同时结合服务的人群是病患,提升学生的医药人文素质,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在实施好现有药品制备、质控、法规相关课程建设与教学以外,重点构建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课程体系。试点专业重点开发了整合医学相关课程,开发心理、社会等相关课程,形成以人体系统为主线的知识重构体系,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常见病诊断学基础有机结合在一起,实施模块化教学,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人体系统为主线的药物治疗系统,有机结合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试点专业结合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把基本素养平台课程和职业素养平台课程划分为五类课程:基本素质平台课程、职业素质平台课程、職业素养课程、医药企业药师职业技能实训课程和医院药师职业技能实训课程。    四、教学模式改革是试点成功的催化剂
   教学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院校开展课堂教学关注极高的一项改革,也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改革要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即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个意义上,教学模式改革成为试点改革成功的催化剂。
   在试点过程中,两校十分注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除了灵活运用现在非常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在线开放教学外,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对核心知识的重构能力,着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营造学习分享的良好氛围,我们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如,我们通过组织举办“朋辈学习课程大赛”,选取专业核心课程的一个章节,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构与讲述,力求个性与特色。这就要求学生对课程知识要充分掌握,积极准备相关课件,编写教学脚本、开展教学互动。比赛全程录像,获奖作品在各班播放,让学生在朋辈的影响下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大赛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陈述能力,让教师更清晰地把握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与知识接受情况,从而很好地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评价。
   五、师资队伍建设是试点成功的保障
   师资队伍是确保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药学专业达到预期目标组织者和践行者,而其“双师”结构的质量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为了这一目标,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优化内部师资结构,另一方面聘请能工巧匠。(1)建设师资队伍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两校间协同创新体制,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辅助主体;通过与广东药科大学共建设协同育人试点专业,开展标准化的协同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开展培训项目标准化建设,使人才培养有保证,有提升。(2)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通过试点建设引进1~2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并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提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整体水平。(3)建立和完善专任教师轮训制度。试点开展以来,选派多位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访问访学或学历学位进修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新进教师安排传帮带的老教师,提升新教师教学水平;为骨干教师为社会提供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提升其研发能力。(4)出台“双师”素质提升激励制度。根据两校现有的关于“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采取激励措施,同时要求专业教师每年需有两个月累计时间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取得本专业实际工作职业资格证、行业特许资格证书或技师以上技能等级证书,每位专业教师需有一位企业专业骨干联系人,以此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5)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文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与企业共引共享高层次人才,按一定的专兼比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人才、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技能水平高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增加兼职教师的数量与提升质量。
   六、结语
   中国不缺药学人员,从事药品研究开发人才也不少,缺的是为大众用药服务的药师。人才培养必须摒弃“因为执业药师短缺,就放低标准通过”的方式和原则,有数量而没有质量,势必造成药师队伍的参差不齐的现象,降低民众对药师队伍的信任感。药学专业高职本科协同育人试点改革,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成效明显的路径。试点工作要取得成功,就是要明确试点专业发展目标与定位,打造专业特色、优化人才的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两个办学主体的联动性、一贯性、互补性,扎实、有序、不急不躁地提高我国药学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珺.“3+2”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模式探究[J].时代教育, 2016(8).
   [2]张凯,张燕丽.高本协同育人改革的实施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以广东省高本协同育人试点项目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2).
   [3]沈向阳,邓玉艳,罗玉和.本科: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8(1).
   [4]和喜梅.高等药学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分析与探索[J].学园(教育科研),2012(21).
   [5]刘樟生.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的思考[J].饮食保健,2017(7).
  編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