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发扬,初中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时,也对初中语文学科所涉及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和探索,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这些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更好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也推动学生获得全面、综合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是具有人文情怀的学科,担负着用优美母语感悟真善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任重而道远。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将语文教学目标直指考试与分数过于功利化,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的功能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因此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还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爱国情感,实充分发挥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一、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
  1、歌词记忆法。
  我国传统的唐诗宋词内涵丰富,有些已经被编写成歌曲。例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老师可以以王菲的歌曲《水调歌头》进行教学导入,不但诗词原句没变,而且被编写成的歌曲还十分动听。学习娱乐两不误,参透传统文化的美感,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自然掌握诗词大意,连背诵都显得特别轻松,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提高古诗词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产生继续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
  2、拓展传统文化阅读。
  语文学习质量与学生的阅读量成正比,比如教材中的篇目,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才编写成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如果学生能够用心感受教材中的传统素材,而不是将它当做是一项任务去完成,相信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会更加轻松顺畅。当然,除在课内必要的古诗文讲授与赏析外,教师还要定期向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的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实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夯实学生的文学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提升教师文化修养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提升语文教师的自我文学素养也是其中的重要切入点。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教师作为重要的载体和方式,教师的文学素养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吸收和接收具有重要的作用,故此,在初中语文的传统文化的渗透中要提高教师的自我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前,可以利用休闲时间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大量的吸收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其知识储备为传统文化的教学奠定基础。此外,在初中语文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可以找出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改正,进而不断提升传统文化的教学水平,并让教师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教学,故此,提升初中语文的自我文化素养,让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于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着重要作用。
  三、对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进行重点提升,使其树立起榜样的作用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其自身专业素质是非常重要,这里的专业素质并不仅仅指教师的教学能力或者是文化素养,同时也包括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对于一名教师而言,自身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4] 。首先,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情感。教师在展开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情境的构建当中,可并且教师还要充分体现出自身对于文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
  其次,教师应该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强化。实质性的教学引导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要充分能体现出引导人的作用,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并且扩宽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四、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途径得到有效的拓展
  現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其教育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教师可以与本年级语文组的组长以及校领导进行商量,不定期举行一些形式多样化的语文教学互动,以宣传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美好,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基于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学校方面可以组织展开一些德育活动,从而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营造更加理想的氛围。
  五、充分挖掘教材,贯穿传统文化知识教学
  教材作为老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也要依靠书本教材开展教学,学生对各项知识内容加以了解和掌握也是仰赖于课本教材。因此,老师需要对初中语文书本教材进行充分利用,对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加以挖掘和充分利用,将之贯穿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丰富学生文化知识。老师也可以结合教材汇编原则,按照主题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既能够强化学生理解,又能够丰富和提升学生文化内涵。
  六、营造氛围营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潜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感受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感知能力。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接触语文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朗读的功效,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知文本内涵。比如,在学习李清照的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读,通过朗读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去感受李清照诗词中的那些愁苦的情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能够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从而增强情感的真实性。除了让学生自我朗读感知丰富文本,透过作者优美的词句去体验感情之外,教师也要注重教学语言的文化性,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通过教学语言塑造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将学生拉入到优美的、丰富的文化情境中,增强课堂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结语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阐述展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多体现在传统文学艺术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也要求老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良好氛围、阅读经典文化作品,促使学生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推动学生取得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芸凡.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26+33.
  [2] 于红兰.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5):55-56.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县平桥乡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0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