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小衔接工作不仅仅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它需要幼儿园、学校、家庭共同协作,共同帮助幼儿发展各个方面的素质,才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适应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浅谈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小衔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90-02
  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是单方面就能做好的,需要调动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幼儿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在抓好智力开发的同时,应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打好基础,搞好衔接,绝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即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健康成长,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一、培养幼儿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首先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合作,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从而渴望上小学,最后愉快、自信地跨进小学。我们可以带孩子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了解小学学习活动,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进而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其次,做好生活习惯改变的心理准备。儿童在家庭或在幼儿园里,生活的时间性不强,儿童的脑子里缺乏时间概念;而进入小学,儿童首先要适应打铃上课,上课要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要注意听讲,不许随便说话,上课时不能随便去厕所等等。如果在入小学前缺乏这种训练,儿童就会表现出上课坐不住,没有放学肚子饿,课还没上完就借口要去上厕所等等家长针对孩子的情况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生活,早睡早起,遵守作息常规保证充足睡眠,遵守幼儿园常规,物品放置顺序化、固定化,用完即收回原处等等。
  二、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
  此时,作为一名教师,我都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我经常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们说:“乐乐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孩子们产生了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三、培养幼儿自学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大班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为此,进人大班后,就得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有意注意,要特别制作了丰富的、新颖有趣的教具,活动中彩洗染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们,使幼儿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控能力。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和坐势正确,一开始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然后又通过练习书定自己名字等活动巩固幼儿养成的习惯,平时,认真观察孩子们发现个别幼儿的不良姿势,及时纠正。
  另外,老师要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因此,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常规,激发幼儿乐意担任值日生的热情,让值日的幼儿提醒同伴遵守常规。
  四、满足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
  第一,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突变”现象大班末期要适当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增加看图书、手工等安静活动,尽量减少游戏、读写等直观方法,多进行口头教学,如猜谜语、找错等,促使幼儿思维由直观向抽象过渡。第二,使生活环境布置逐渐向小学靠近大班末期的作息制度可适当更改,如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延长上课时间,每周逐渐增加上课或智力活动次数。环境尽量小学化,改变课桌的安放,以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另外,还可开展一些与小学学习有关的常规训练,如自己背书包上学、不迟到、生病要请假等。第二,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为了幼儿能适应上学后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大班末期,要从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过渡到幼儿体质的锻炼,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体育竞技的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如晨练时进行空气浴等。
  结束语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我国,幼儿园的教育是以游戏為主要形式,学校教育则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并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为了孩子能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自由呼吸,在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所以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余远祺.幼小衔接期儿童心理特征分析及自信心培养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8年12期.
  [2]钱晓玲,李文慧.幼小衔接与人生的衔接——谈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新理念[J].林区教学,2014年11期.
  [3]谢桦.幼小衔接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基于厦门市湖里区幼小衔接现状开展的实践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12期.
  备注:此文是关于《幼儿园幼小衔接大班幼儿心理准备的研究》课题的论文,立项编号:smxxqjy-20180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1151.htm